高等植物外周捕光天线LHCⅡ中的超快光动力学过程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飞秒抽运 探测技术及时间分辨荧光 (TRPL)等光谱技术对高等植物LHCⅡ中的超快光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其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实验上观察了LHCⅡ中色素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由飞秒动力学发现 ,单体内Chlb到邻近的Chla之间的能量传递在 2 0 0~ 30 0fs的时间尺度 ,Chla激子带间的能量弛豫发生在几百飞秒 ,不同单体Chla分子间能量分布过程在几个皮秒。而时间分辨荧光和飞秒动力学过程中上百皮秒的慢过程归属于不同聚集体间的能量平衡过程或分子构象变化
其他文献
通过环形传输线方法(CTLM),电流-电压(I-V)曲线、光学透过率、表面形貌等手段,研究了Ni层厚度和Ni层的高温退火对Ni/ITO与p型氮化镓接触特性的影响,探讨了Ni/ITO-p-GaN欧姆接
通过分子组装的方法,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调节控制反应物铜银前驱体的反应配比,设计合成了1,8—二异氰—萜烷(L)的异金属铜银配位聚合物{[CuxAg1-x(L)2][BF4]}n(x=1.0,0.95,0.78,0.52,0.19
报道了Gd3+离子在GdB306基质中的光子级联发射特性.用Hitachi M85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Gd3+6GJ能态的位置和Gd3+离子的光子级联发射光谱,Gd3+离子的第一个光子发射为6GJ→6P
以Ru(bpy)3^2+作为发光材料研制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分别以水溶性聚乙烯基氯化铵(PAA)和聚苯乙烯基磺酸钠(PSSTS)作为母体材料,研究了聚阴阳离子对器件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器件
研究强、弱耦合情形下,库仑场中束缚磁极化子的性质.采用改进的线性组合算符方法研究束缚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和有效质量的温度依赖性,对RbCl晶体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强
YAGG:Tb微米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在投影电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FED等新型平板显示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图像清晰度有密切关系的是荧光粉的粒径大小,粒径越小分辨率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它不仅具有较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而且还避免了氟化物基质的缺点.其组分为58.52%PbF2-34.43%CeO2-3%A12O3-0.05%Er2O3-4%Yb2O3,其中CeO2为玻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纳米硅镶嵌结构的a-SiNx:H薄膜,在3.75 eV的激光激发下,室温下发射1~3个高强度的可见荧光.在相同的沉积温度下(900℃),选择不同的SiH2Cl2和NH3气体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