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与辩证法:误解的澄清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古老传统,辩证法本是一种有助于揭示真理的论辩艺术或逻辑方法,但自康德开始,这种辩证法受到质疑与批评,伴随批评而发生的近代辩证法与启蒙的结合使辩证法成了一种获得或占有惟一真理的逻辑,对话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追求真理而进行的平等交谈被启蒙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所取代。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在马克思以前,辩证法存在于思维、言语、逻辑、对话领域中,思维、言语、逻辑、对话是辩证法的存在根基。 Dialectics, as an ancient tradition, is an art or logic method of argumentation that helps to reveal the truth. However, since the Kant, this dialectic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criticized.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dialectics and enlightenment that accompanied criticism led dialectics into The logic of obtaining or possessing a single truth, equal dialogue based on the pursuit of truth between two or more parties to the dialogue, is replaced by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lightened subject and the other. However, in general, before Marx, dialectics existed in the fields of thinking, speech, logic and dialogue. Thinking, speech, logic and dialogue were the foundations of dialectics.
其他文献
江泽民民族问题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涵义、定位、原因、特点、性质、原则、制度、出路、关键、关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江泽民民族问题理论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治理腐败与民主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防治腐败的根本方法,也为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思路.
“以人为本”、使人成其为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活动的归宿。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研究最终求得人的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看成人的类本质.
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规范化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提高
1895年8月5日,被朋友们称为“将军”的恩格斯永远地离开了他和马克思两个人共同开创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在离开之前的那些日子里,尽管从不对斗争的艰巨性作过分乐观的估计,
词源上的“后现代”涉及诗学、建筑、历史和文化理论等多个领域 ,其确切语义相当模糊。我们在撷取哈桑、霍克海默、阿多诺和利奥塔等人的“后现代”之思的基础上 ,又以福柯、
协调是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处理复杂问题、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表现在经济建设、统一战线工作、外交工作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党内关系等工作中
当前各种“风险景象”的出现 ,彰显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的迹象。由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来临 ,使各种“风险”问题日益突出。西方学者在阐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它与生俱来的实践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便作为"改造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运动进入现代社会和政治领
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总结世界政党兴衰经验,阐述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思路作出了新概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