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异丙酚预先给药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以1×106/ml的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200 μl/孔)和transwell小室(100 μl/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脂肪乳对照组(I 组)加入10%脂肪乳4 μg/ml;异丙酚组(P组)加入异丙酚4
【机 构】
:
110001,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异丙酚预先给药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以1×106/ml的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200 μl/孔)和transwell小室(100 μl/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脂肪乳对照组(I 组)加入10%脂肪乳4 μg/ml;异丙酚组(P组)加入异丙酚4μg/ml;LPS组(L组):加入LPS 10μg/ml;LPS+脂肪乳组(L+I组)加入10%脂肪乳4 μg/ml及LPS 10μg/ml;LPS+异丙酚组(L+P组)加入异丙酚4μg/ml 及LPS 10 μg/ml.于加入LPS前30 min加入脂肪乳或异丙酚,药物的浓度均为终浓度.加入LPS后6 h,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EGF浓度;测定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结果 与C组比较,L组、L+I组和L+P组VEGF 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中VEGF浓度和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P<0.05),而I组和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L组比较,L+P组VEGF mRNA表达下凋,上清液中VEGF浓度和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降低(P<0.05),L+I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清液中VEGF浓度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呈正相关(r=0.833,P<0.05).结论 异丙酚预先给药可抑制LPS诱导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其机制与下调VEGF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肝BRL-3A细胞缝隙连接功能及顺铂诱导肝BRL-3A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实验Ⅰ: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肝BRL-3A细胞接种于12孔板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脂肪乳组(10μg/ml,Ⅰ组)、油酸酰胺组(25 μmol/L,O组)和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1组(1.5 μg/ml)、P2组(2.8μg/ml)、P3组(4.1μg/ml)].采
目的 探讨二氮嚓预先给药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p5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以1×106/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100μl/孔)或培养皿(2 ml/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二氮嗪预先给药组(DZ组)、二氮嗪预先给药+线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和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病人60例,年龄38~ 69岁,体重45 ~ 67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随后以0.5 μg·kg-1 ·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和速率
目的 评价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在肾缺血后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40只,体重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35):假手术组(S组)仅开腹,游离双侧肾脏,分离双侧肾蒂不夹闭;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双侧肾蒂缺血45min,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夹闭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10s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前鞘内注射不同剂量吗啡复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年龄19 ~ 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20),采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Ⅰ组和Ⅱ组术前鞘内分别注射吗啡0.5 mg+芬太尼15 μg、吗啡0.2 mg+芬太尼25 μg.术后48 h内VAS评分≥3时静脉注射吗啡0.05 mg/kg进行补救镇痛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异丙酚对新生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S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7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7组(n=8):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1-3组)分别用含异丙酚4、8、12μg/ml的培养基换液处理,继续培养;不同浓度脂肪乳组(F1-3组)分别用含与P1-3组药物等浓度、等容量的脂肪乳培养基换液处理,继续培养.孵育24 h时倒置相差显微镜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拟行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的胸背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48例,性别不限,年龄56~84岁,体重48~83 kg病程<30 d.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用药:0.75%罗哌卡因10ml+确炎舒松A 20 mg+2%亚甲蓝2ml,用0.9%生理盐水配制成20ml.采用便携超声仪和高频直线探头(6~13 MHz)或腹部扇形探头(2~5 MHz),采
目的 比较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人脐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1.0×106个/ml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2 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随机分为7组(n=15):正常对照组(C组)、1.0 ng/ml芬太尼组(F1组)、5.0 ng/ml芬太尼组(F5组)、0.1 ng/ml舒芬太尼组(S1组)、0.5 ng/ml舒芬太尼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方法 成功植入微透析系统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 ml,15 min后吸入2%异氟醚;切口痛组(IP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2 ml,15 min后制备切口痛模型;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30 μg/kg,15 min后制备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肓、对照、临床研究,择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0例,年龄18~64岁,体重50~ 100 kg,ASA分级Ⅰ~Ⅳ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100):对照组(C组)和氨甲环酸组(T组).麻醉诱导后T组静脉输注氨甲环酸负荷量10 mg/kg(输注时间20min),然后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