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当今世界交际使用率较高的一种语言,学好英语应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在四项技能中排在首位,而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协调发展,而且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进行听力教学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激发兴趣;互动学习
英语是当今世界交际使用率较高的一种语言,学好英语应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在四项技能中排在首位,而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协调发展,而且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听力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并且同时锻炼学生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训练过程。那么应当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呢?
一、进行心理疏导,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构建的内驱力。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焦虑”是最大的障碍,惟恐听不懂、做不对,影响听力测试成绩。学生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平常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持之以恒。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二、创设学英语的良好环境
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给学生创造更多听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听懂所听材料。在英语课堂中,除了问候、指示、纠正错误、表扬等基本课堂用语外,还要用英语简单地解释词汇含义及其用法、句型结构、语法现象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词汇、句子、习惯表达法等来组织英语教学,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无形中提高了听力水平。另外课上也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例如:每节课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上讲台作值日汇报,报告内容由浅入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的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上要求学生在每天的某一段时间内,人人讲英语。人人讲英语可造成一个环境,形成一种气氛,学生在此环境气氛中受熏陶。每个学生都会有收获、有进步。但做到这一点对初中学生来说很难,因此在实施这一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监督,多带头,多表扬。
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正确、拼写正确。如,在培养学生准确发音时,注意辨别长、短元音,容易读错的清辅音和浊辅音,如:sheep/ship,full/for,cup/car等;还要注意辨别那些发音十分相近的词,如knows/news,great/grade等。此外,对容易混淆的词和短语应注意让学生辨析清楚,如few、a few、stop to do sth,stop doing sth.等,还应注意加强学生对数字、年、月、日、电话号码、汽车牌号等的朗读方法。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接受能力要远远高于表达能力,足够量的语言被输入后,会在大脑的记忆里留下固定模式,一旦有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现象出现,储存的信息就会被激活,并立即作出反应,从而加快了思维速度。平时应要求学生熟悉《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口语功能项,特别是问候、介绍、告别、感谢和应答祝愿、请求帮助、就餐、看病、日期等重点项目;注意中英文化的差异,如Thank you、I’m sorry、Please.和Excuse me比中国用得广泛得多;而年龄、薪水、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往往是日常禁忌的话题。通过量的积累,学生在训练听力时就会得心应手。
四、练习时注重精听和泛听的结合
精听与泛听是两种不同程度的听力类型,且各有侧重,各具利弊。精听指仔细听取所有信息,不仅包括大概内容还包括一些细节,这样可以较准确地获取大量信息,虽然考试不会面面俱到,但这样逐句反复听有利于全方面了解一篇文章的完整性。但耗时耗力容易产生疲倦。适当选择精听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习惯外国人讲话的发音和语调在语流中的变化,听熟部分基本词、常用词和常用句型。泛听在于通过大量的听力实践来提高听的能力,快速获取内容大意。目的是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更快地提高听觉反应能力。
五、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习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实现有效听力教学的关键。生生互动可以分为合作性互动和竞争性互动两种方式,运用到听力教学可以采用对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辩论法、竞赛法等。在对话听力训练中,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熟悉日常功能语句的表达,并通过扮演对话中的人物角色加以强化,从而提升基本的日常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对于篇章听力理解,其内容往往是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常识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篇章的主体脉络,引导学生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是不同观点交锋的辩论形式。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等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设计,打破沉闷枯燥的听力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六、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听的效果
听力理解即根据声音来建立意义,理解的过程就是建立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联想、良好的记忆、逻辑推理是必不可少的,听音辨音、听音悟义可以加强感知能力,只有在头脑中形成较强的语言感受和感知能力,听觉才能从复杂的音差中进行准确的识别、判断,从而获取相关的信息。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技巧训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指连续、弱读、失去爆破、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则侧重听力内容的检查、预测、取舍等技巧。如,在听力测试中经常会有关于数字的试题。对这类题型而言,通常遇到的情况是关于“十几”和“几十”的区分,这时就要掌握好技巧,根据听力内容对其进行排查与取舍。
总而言之,英语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因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尤为关键,其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两个大方面来入手,一方面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听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讲究技巧,使英语听力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激发兴趣;互动学习
英语是当今世界交际使用率较高的一种语言,学好英语应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在四项技能中排在首位,而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协调发展,而且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听力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并且同时锻炼学生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训练过程。那么应当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呢?
一、进行心理疏导,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构建的内驱力。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焦虑”是最大的障碍,惟恐听不懂、做不对,影响听力测试成绩。学生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平常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持之以恒。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二、创设学英语的良好环境
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给学生创造更多听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听懂所听材料。在英语课堂中,除了问候、指示、纠正错误、表扬等基本课堂用语外,还要用英语简单地解释词汇含义及其用法、句型结构、语法现象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词汇、句子、习惯表达法等来组织英语教学,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无形中提高了听力水平。另外课上也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例如:每节课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上讲台作值日汇报,报告内容由浅入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的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上要求学生在每天的某一段时间内,人人讲英语。人人讲英语可造成一个环境,形成一种气氛,学生在此环境气氛中受熏陶。每个学生都会有收获、有进步。但做到这一点对初中学生来说很难,因此在实施这一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监督,多带头,多表扬。
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正确、拼写正确。如,在培养学生准确发音时,注意辨别长、短元音,容易读错的清辅音和浊辅音,如:sheep/ship,full/for,cup/car等;还要注意辨别那些发音十分相近的词,如knows/news,great/grade等。此外,对容易混淆的词和短语应注意让学生辨析清楚,如few、a few、stop to do sth,stop doing sth.等,还应注意加强学生对数字、年、月、日、电话号码、汽车牌号等的朗读方法。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接受能力要远远高于表达能力,足够量的语言被输入后,会在大脑的记忆里留下固定模式,一旦有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现象出现,储存的信息就会被激活,并立即作出反应,从而加快了思维速度。平时应要求学生熟悉《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口语功能项,特别是问候、介绍、告别、感谢和应答祝愿、请求帮助、就餐、看病、日期等重点项目;注意中英文化的差异,如Thank you、I’m sorry、Please.和Excuse me比中国用得广泛得多;而年龄、薪水、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往往是日常禁忌的话题。通过量的积累,学生在训练听力时就会得心应手。
四、练习时注重精听和泛听的结合
精听与泛听是两种不同程度的听力类型,且各有侧重,各具利弊。精听指仔细听取所有信息,不仅包括大概内容还包括一些细节,这样可以较准确地获取大量信息,虽然考试不会面面俱到,但这样逐句反复听有利于全方面了解一篇文章的完整性。但耗时耗力容易产生疲倦。适当选择精听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习惯外国人讲话的发音和语调在语流中的变化,听熟部分基本词、常用词和常用句型。泛听在于通过大量的听力实践来提高听的能力,快速获取内容大意。目的是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更快地提高听觉反应能力。
五、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习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实现有效听力教学的关键。生生互动可以分为合作性互动和竞争性互动两种方式,运用到听力教学可以采用对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辩论法、竞赛法等。在对话听力训练中,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熟悉日常功能语句的表达,并通过扮演对话中的人物角色加以强化,从而提升基本的日常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对于篇章听力理解,其内容往往是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常识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篇章的主体脉络,引导学生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是不同观点交锋的辩论形式。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等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设计,打破沉闷枯燥的听力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六、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听的效果
听力理解即根据声音来建立意义,理解的过程就是建立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联想、良好的记忆、逻辑推理是必不可少的,听音辨音、听音悟义可以加强感知能力,只有在头脑中形成较强的语言感受和感知能力,听觉才能从复杂的音差中进行准确的识别、判断,从而获取相关的信息。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技巧训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指连续、弱读、失去爆破、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则侧重听力内容的检查、预测、取舍等技巧。如,在听力测试中经常会有关于数字的试题。对这类题型而言,通常遇到的情况是关于“十几”和“几十”的区分,这时就要掌握好技巧,根据听力内容对其进行排查与取舍。
总而言之,英语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因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尤为关键,其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两个大方面来入手,一方面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听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讲究技巧,使英语听力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