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中风偏瘫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療基础上实施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中风偏瘫;中药;针灸
  中风偏瘫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本研究分析中风偏瘫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7岁,平均(64.91±5.85)岁。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3~78岁,平均(65.21±5.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风偏瘫诊断;为中风恢复期;了解本研究详情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对本研究用药存在过敏反应;针灸选穴位置皮肤存在破损、溃疡、感染等情况;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控制脑水肿、降脂降糖、溶栓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配合针灸治疗。(1)中药治疗,基础药方:白术与当归尾15 g、赤芍12 g、红花10 g、川芎10 g、桃仁10 g与地龙10 g、陈皮9 g、炙甘草6 g。结合症状与证型加减药物,气虚患者,增加黄芪20 g与党参15 g;肝肾亏虚患者,增加山茱萸15 g与熟地15 g;痰湿脾虚患者,增加茯苓15 g、菖蒲10 g与半夏9 g;痰热患者,增加瓜蒌15 g与枳实10 g;多痰患者,增加法夏10 g与天竺黄6 g;肢体疼痛患者,增加鸡血藤15 g;对于言语不利患者,增加石菖蒲15 g与远志12 g;口舌歪斜患者,增加全蝎1 g与僵蚕9 g;血瘀患者,增加莪术10 g与三棱10 g。水煎服,每天1剂,分别于早、晚服用1次。(2)针灸治疗。参考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主穴为百会穴,平刺进针;辅穴选取曲池穴、合谷穴、肩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外关穴、太冲穴、伏兔穴、手三里穴与阳陵泉穴;若患者存在言语不利及饮水呛咳,则增加金津穴、风池穴廉泉穴与玉液穴;若患者存在口舌歪斜,则增加地仓穴、翳风穴与颊车穴,平补平泻法,垂直进针,得气感后留针半小时,连续15 d后停止3 d。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症状及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为显效;症状及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为好转;症状及运动功能没有变化或加重,为无效。(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低则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3.14±4.92)分,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9.21±6.52)分。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3,P<0.05)。
  3讨论
  中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半身不遂、昏迷、口眼歪斜等症状,偏瘫是常见的后遗症,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极大,甚至会残疾。本研究中药方剂中,当归尾可起活血作用,地龙可起活络通经的作用,红花、川芎、赤芍、桃仁等可起化瘀活血的作用,黄芪可起补中益气、健脾胃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活血、益气通络作用;同时,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灸治疗,可健脾活血、通络醒脑,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使偏瘫肢体恢复[1];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中风偏瘫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普虹丽.针灸与中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世界复合医学,2020,6(10):129-1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400名流动儿童,将2019年1月~12月行常规管理模式的200名儿童设为对比组,将2020年1~12月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200名儿童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五苗接种全覆盖率为100.00%、荨麻疹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5.50%,高于对比组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指导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社区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27例,社区康复指导),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率、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效率及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加强口头沟通,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观察组给予社区康复指导。(1)血糖监测:以患者就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应用营养个体化供给方案在母婴体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1~12月收录的86例孕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产科营养管理)、实验组(43例,产科营养个体化管理),对比两组产妇与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值、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及巨大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体质量增加值、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联合氟泡沫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将牙科收治的100例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联合氟泡沫,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发龋齿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与患儿家属交流,讲解龋齿相关知识与预防措施;(2)指导患儿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福辛普利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托尔治疗,福辛普利组给予美洛托尔+福辛普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期平均能量损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福辛普利组左室舒张期平均能量损耗大于对照组,左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为(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伊伐布雷定联合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参照组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研究组添加伊伐布雷定治疗。对比两组运动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肌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低于参照组,最大运动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  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對照组行普通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研究组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术后疼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就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呈良好状态,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  1.2 临床方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肝阳上亢型焦虑状态所致头晕头痛实施虎杖叶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肝阳上亢所致头晕、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研究组实施虎杖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焦虑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以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