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原因。

方法

对32例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AMI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AMI误诊原因。

结果

32例AMI误诊患者,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0例,心血管系统疾病6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耳鼻喉科疾病1例,脑血管疾病4例,免疫系统疾病4例,内分泌系统疾病1例,肩周炎1例。

结论

对不典型AMI患者的诊断要遵循循证医学,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正确地诊断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随机为Ⅰ组36例和Ⅱ组36例,Ⅰ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Ⅱ组采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两组均治疗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g与HBeAb转换率。结果两组治疗后6个月、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呼吸的影响,探讨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行剖宫产产妇14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丙泊酚、苏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胎儿取出后再用常规药;观察组采用罗派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及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取出后采集脐动脉血样行血气分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PHI分为PHI组(42例)及非PHI组(107例),全部患者入院即行CT检查,非PHI患者在首次CT后4~8 h进行常规首次CT复查,PHI组由于临床症状恶化,提前CT复查。观察两组首次CT与复查CT时颅内血肿量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首次CT表现,入院时症状体征及生化指
目的研究鼻腔脱污治疗对长期留置鼻胃管老年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留置鼻胃管老年患者89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留置鼻胃管鼻腔脱污组和留置鼻胃管常规组。观察两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肺部感染、咽炎、鼻窦炎发生率。结果留置鼻胃管鼻腔脱污组与留置鼻胃管常规组痰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3.043%(6例)与39.535%(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9,P=0.004)。留置鼻胃管
目的观察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5例(161只眼)DR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FFA检查,分析DR各期分布情况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分布情况,探讨糖尿病性黄斑病变(DM)与DR各期的关系。结果DR各期分布特征Ⅰ、Ⅱ、Ⅲ、Ⅳ、Ⅴ、Ⅵ期比例分别为14.29%、44.72%、34.78%、3.11%、3.11%。161只眼视网膜病变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和巴曲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χ2=11.274,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