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九月,一场围绕产业政策的“学术讨论”稍显意外地成为社会焦点。许多以往并不关心经济政策的人士也纷纷加入战团,选边加入讨论。
  张维迎和林毅夫的观点交锋,缘起于几年前经济学家杨小凯追思会上引发的讨论。目前来看,讨论已远超产业政策本身,更是一种对政府该不该干预市场、如何干预市场的观念之争。
  把这种公共议题摆上台面很有必要。在寻找中国经济新动力、探索保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窗口期,需要人们由产业政策的梳理来从不同角度审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不过,当有人以此争论“事关中国未来走向”加以诠释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了一丝不安。
  产业政策,指政府对特定产业所采取的政策干预。这种干预,一般以特定的行政与监管方式出现,而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形式的补贴更是产业政策一种典型特征。
  实际上,各市场主体对“产业政策”都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远的不说,仅在过去几年里,包括有稀土、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等等,都因产业政策的直接干预而让行业发展曲线变化巨大。一言以蔽之,产业政策之于产业的“助涨助跌”感挥之不去。
  就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而言,产业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看来,过去多年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多依靠的是市场开放,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使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各种创新动力。而因为产业政策实施不当引发的资源浪费和竞争机制扭曲案例却俯拾即是。
  因此,确实需要各方坐下来认真检视产业政策的得失,讨论其应以何面目和形式出现、实施乃至退出。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这场交锋中鲜有国内主流经济学家发声——尽管对这种“学术话题”最有发言权和评价能力的正是这些专业同行。
  从他们的“审慎态度”亦可感知,就事论事的讨论并不充分。我们看到的讨论很多情况下被蒙上一层奇怪的色彩,它似乎超越了理论,成为两种观念的博弈。而纵观舆论,对此问题的反馈更以两位学者平素所持价值倾向为依据,对学术分歧进行了某种刻意夸大。这都不是对产业政策之于中国经济影响的严肃讨论。
  这种情形,对解决中国经济当下乃至未来的严峻问题没有好处,也会让人们陷入认识分裂的怪圈。
  是的,没有人否认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少“后发”经济体的历史经验给了我们许多例证。但同样,过分强调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强调政府而非企业主体在推动创新方面的巨大能力也不具有说服力。
  因此,我们期待更多专业的声音,对产业政策的得失进行货真价实的评价分析,期待更多不以攸关利益为背景的真诚讨论。唯有此,才是学界之幸,中国经济之幸。
其他文献
营商环境有多重要?很多时候,它就是你生意甚至生活的全部.最近再次听到许多营商环境的信息.信息之间冲突感很强一比如,李克强总理在短短一周之内接连三次提到要“优化营商环境
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创建了越南共产党,最后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在越南现代历史中是具有时代性的人物,他带领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并将马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教育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现代化教学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有更严格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块知识,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要为学生的概念学习搭建支架,从而起到不断优化概念教学的目的。
当代的高职教育必须适应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大环境,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工学结合的相关问题并建立了工学结合的基本理论
近年来,毒茶叶、毒奶粉、有毒蔬菜、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相继曝光。下乡包地种地,成为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新时尚。如今有种所谓的“CSA农场”正在悄然走热。而位于武汉孝昌县丰
对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直存在多种解读,其中有很多富有争议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一种对"意识形态"概念作层次解读的思路,将意识形态理论层解为:意识形态一般、
会计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在市场经济转型期会计人的价值观受到严峻考验,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队伍迫切需要职业道德教育,以规范会计行业秩序。笔者认为,要学会计先学做人。
新年伊始,欢快的节日气氛却掩不住人们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丝丝忧虑。严峻形势容不得太多乐观和松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6五大任务可以看出,人们需要做好准备过一段苦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论述了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知识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知识及知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