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凯相关论文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只是以两种产品两国贸易为实例,给多种产品或多个国家贸易的比较禀赋优势说留下思索空间。反对比较优势学说的......
[摘要] 虚拟经济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融合的特点,这是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使迂回生产链条不断延长的结果,从而虚拟经济的供求是市场深化......
20 0 2年 3月 2 5日 ,1 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教授在莫纳什大学进行访问 ,他在演讲中大力赞扬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超......
杨小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澳大利亚籍华人,他以创立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巨大成就,曾经在2002年和2003年两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被......
有人说,他推断出了中国经济改革史,甚至有人说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设计师”,但他说,这个荣誉属于邓小平,自己只是一个意外的英雄 ......
突然听到蔡定剑去世,顿时感到挫折和悲伤。很像多年前听到杨小凯去世那样。事先都知道他们患病,而且将不久于人世,但是真的噩耗来......
我是杨曦光(杨小凯)先生的第一个学生,而且是一个特殊的学生。 1975年7月,我19岁的那一年,因言论和文字问题被作为“现行反......
在近两年世界经济的低迷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可是,就在中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歌舞升平之中,澳大利亚莫纳斯大学的杨小凯教授却......
经济学家们与资本的关系如此紧密,如何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非常独立的判断和深入的研究?除非他们个个都“出淤泥而不染”
How can ......
杨小凯教授是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
一、问题的提出:从林毅夫、张维迎、杨小凯之争说起适逢习李新政,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再一次摆在每一位关心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
第一次看到杨小凯的照片,只觉得邻家大叔般的亲切,而绝对不会将他和经济学家这样的词条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是一位配得上“伟大......
本文在对杨小凯的景气循环成因论分析和拓展的基础之上,认为经济危机是由分工带来的信息回馈不畅而引起对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所导致......
林毅夫(CCER):今天我们以无限的哀痛追悼我们的老朋友,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创办人之一,超边际分析的发明者,国际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
杨小凯(以下简称杨),是与张五常齐名的华人经济学大师,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1997年以出版......
【正】至今,中国思想界所讨论的很多问题仍然在他奠定的概念平台上推进杰出学者杨小凯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个年头。他对经济学的学......
就企业的产生与剩余控制权问题,与杨小凯同志商榷.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消费者-生产者统一模型,运用超边际分析,较好地解......
杨小凯、黄有光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统一的假定出发,构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新理论以专业化与分工为基础,引进外生交易费用、内......
【正】一、问题后发劣势目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据杨小凯介绍,这一概念最初由经济学家沃森提出,其英文原名"Curse To The Late Come......
杨小凯教授和林毅夫教授之间关于经济增长与宪政的关系的争论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的看法是,经济增长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目标......
一、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的回顾与概括《后发劣势》是杨小凯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经济学会上的一篇发言稿,其表述方式......
1981年冬天,我为了解决全国钢材最优分配的课题在国家计委信息中心上机.每到半夜时分,当我离开机房的时候,总看见还有一个人在那里......
杨小凯经济学论述分工的产生只重视人的主观选择,忽视人的客观决定;人的专业技术知识只看到内生,无视外生;对经济人的分析只强调初级分......
在2004、2006年第一、二届评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中湖南人杨小凯、邹恒甫、陈志武入选,其中邹恒甫蝉联两届,他在宏......
一经济增长动力的归类与梳理围绕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从亚当·斯密的“物、分工、效率”到卢卡斯的“人力资本”,从熊彼特的“......
<正>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在8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以研究内生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增长理论。到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研究思......
刚刚过去的九月,一场围绕产业政策的“学术讨论”稍显意外地成为社会焦点。许多以往并不关心经济政策的人士也纷纷加入战团,选边加入......
卓炯运用斯密定理成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论证了经济改革市场取向的基本思路。舒尔茨运用斯密定理提出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马克思和杨小凯都系统考察了分工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相比之下,杨小凯的分工概念更具微观拓展性质,或许因此其模型体......
<正>主流框架中的分工与货币:从遗忘到回归在经济学的"古典传统"中,分工与专业化问题无疑具有基础性质,由此出发,经济学可以梳理经......
在世纪之交的10年期间,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体系跨越马歇尔的新古典主义,复活了斯密古典......
<正>林毅夫和张维迎在杨小凯逝世十周年追思会上展开了一场学术争论。本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因他们争论的是"政府如何作为"的......
【正】 《技术经济》1983年第4期刊载了武汉大学杨小凯、汤敏二同志撰写的《荷花牌洗衣机需求函数Gompertz曲线,费用函数及需求价......
作者综述了分工的一般理论,对斯密、马克思、杨格、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思想进行了归纳,对什么是分工、分工的起源、分工的作用以及分......
<正>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好几种有关经济控制论的著作和译著。就中,杨小凯所著的《经济控制论初步》,是别具特色的一种。“经济控制......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独创了超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并运用这一新的分析方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全新......
<正>本书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