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前贤畏后生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随先生解释“文人相轻”,认为文人相轻皆由自尊来,而以理智判断之,又不得不有所“怕”,所谓“后生可畏”也。欧阳修说“东坡可畏”,有东坡在,“三十年不复说我矣”!东坡又怕黄山谷(庭坚)。“盖山谷在诗的天才上不低于东坡,而功力过之,故东坡有效山谷体。”顾先生说。黄山谷又怕谁呢,怕陈后山(师道),后山作品虽少,但“在小范围中超过山谷”,因此,山谷又说:“陈三真不可及!”
  晚清以至民国,“不觉前贤畏后生”者大有人在。光绪奋发自强,欲广求人才。一日,光绪问翁同龢:“卿与康有为相比以为如何?”翁曰:“康之才胜臣百倍。”翁既有自谦也有雅量。廖季平所著《公羊论》,与其师王湘绮《春秋公羊传笺》陈义多有不合处,湘绮对季平说:“睹君此作,吾愧弗如。”王氏当然有自谦的资本。素爱臧否人物的叶德辉曾说:“清末有四人讲‘公羊’,王壬秋、廖季平、康有为和我。我们各有各的‘公羊’,内容绝不一样。”
  这话若让康有为说,绝不会是这样。康氏向来自视甚高,睥睨众人。康氏号长素,盖谓其学问长于素王孔子也。甲午会试题为,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康文的结语写道:“夫孔子大矣,孰知万世之后复有大于孔子者哉?”阅卷者咋舌弃去。1891年,康有为在众高足簇拥下,移居广州,正式挂牌讲学,是为万木草堂。康氏自封为“素王”,但他当时仅仅是个童生,他的头号门徒梁启超却是个新科举人,正所谓“秀才老师,举人学生”。1893年,做了20年童生的康有为最后一次提着考篮,与一群10余岁的嘻嘻哈哈的小年轻一起进入广州考棚,拼却老命,终于中举。两年后,又在北京会试中了进士,正如郑板桥所言:“如今脱得青衫去,一洗当年满面羞!”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康氏常发怪异之论。据鲁迅记载,康周游11国,一直到达巴尔干,终有所悟——外国常有“弑君”之乱,皆因宫墙太矮!1895年,康有为开始着手制订一系列新的计划,包括拟定在巴西建立一个“新中国”的方案。他认为巴西地广人稀,是中国移民的理想去处。史家蔡尚思说:“康有为的短处是太主观,太武断,太附会。”康有为有一方印,刊句云:“维新百日,出亡十三年,游三十二国,行四十万里路。”《蛰存斋笔记》云:“如此印章得未曾有,可谓清季有数人才矣。”
  梁启超也是位卓异的人物,史家许倬云曾说:“像任公那样天赋超群的人,近百年来,恐怕难找了。”任公在戊戌变法时期,基本上还是一个康有为思想的鼓吹者,“无一字不出于南海”。流亡日本后,他开始广泛涉猎各学科,汲取世界最新知识,自构思想体系,逐渐在思想上、政治上超越了其师康有为。“康梁”的顺序变成了“梁康”。特别是与孙中山接触后,梁启超渐渐转变保皇思想,由改良而渐变为激进。1899年夏秋之间,梁启超甚至致信其师康有为,劝其放弃保皇思想,信中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康有为得信后极为愤怒,指示梁启超马上离开日本前往夏威夷,到那里从事保皇会活动。此时,梁启超已不再是万木草堂的总学长,虽有时碍于师命而不得不听从于康有为,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梁启超已渐渐成为改良主义知识分子中最有号召力的领导者。特别是他手中那支笔,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声望的舆论家,他的文名甚至使康有为黯然失色。1902年,本着“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的想法,梁启超公开发表文章,認为教不必保,也不可保,从今以后,只有努力保国而已。
  师徒二人再度碰面,是在1917年张勋复辟之时。梁启超得知张勋复辟的消息,当即发表通电反对,电中指出:“此次首造逆谋之人,非贪黩无厌之武夫,即大言不惭之书生。”武夫是指张勋,书生就是指他的老师康有为。同时,他还亲入段祺瑞军中,参赞戎机。梁启超在反袁称帝和反对张勋复辟中均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两次“再造共和”的大功臣。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事败后,杜门忏悔,渐入颓唐。晚年有句云:“穷老无事,江山定居。天地既闭,松菊犹存。杜陵避乱则堂筑浣花,司马放还则园称独乐。将筑园林,与木石俱。”
  梁启超一生多变,尝自言:“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康有为则一生不变,顽固至死。人曰:“康有为太有成见,梁启超太无成见。”
其他文献
林冲戴枷图\戴敦邦\纸本水墨  《水浒传》里最美丽的文字,是写林冲的雪。林冲的雪,“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的雪,“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林冲的雪,“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的雪,“远远望见枕溪靠湖一个酒店,被雪漫漫地压着”。  林冲的世界一直在下雪。林冲的雪,让我们觉得,这世界这么苦。可是,唉,这世界还这么美。  我们的心里装了那么多苦,哪
期刊
作为一名销售员,有时已经把能介绍的优缺点全部给客户分析了,对方看起来也很心动,但最后却说要再考虑一下。这时,要怎么说才能让对方下定决心购买呢?  常见的说法:“这台榨汁机,今天是我们促销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没有这个价格了!”  更好的说法:“这台榨汁机您今天买回去后,如果有任何不滿意,七天之内随时可以反悔,拿回来退。”  为什么这样说更好?  所谓犹豫不决,就是“差一步就会同意”,也就是你的推销最接
期刊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名曰《美食家》。坏了,这一来自己也被当成“美食家”了,人们当众介绍:“这位就是美食家陆某……”其实,此家非彼家,我起码算是个作家。不过,我听到“美食家陆某”时也微笑点头,坦然受之,并有提升一级之感。因为当作家并不难,只需要一张纸与一支笔。纸张好坏不论,笔也随处可取。当美食家可不一样了。一是要有相应的财富和机遇,吃得到、吃得起;二是要有十分灵敏的味觉,食而知其味;三是要懂得一点烹
期刊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圆形和三角形,哪个让人感觉更有力量?”  请大家凭第一感觉立刻作答。虽然是靠模糊的直觉进行选择,但我想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三角形吧。看到圆形而感觉有力量的人,恐怕只是极少一部分性格比较怪异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直线比曲线更能表现出力量感。  直线和力量感關系密切,证据就是大多数商务正装,尤其是男装,都是直线型的。领带、西装、长袖衬衫等,都是以直线为基础线条而设计的。  直线
期刊
我们已经太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者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都会有所差别。  但变化范围有限,出
期刊
現居澳大利亚,从事绘画、设计工作的老挝艺术家福斯替芬,将脑海中幻想的场景,通过PS 技术展示给观众。虽然照片的内容充斥着荒诞的意味,却增加了趣味性,使人的思绪徘徊于现实与想象之间。
期刊
春天的美  在漫长的人类绘画史上,曾有过许多描绘春天的作品。然而,还没有哪一幅作品能与这幅波提切利的《春》相媲美,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在这幅画里,波提切利不仅把众多的人物都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且还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给予他们恰当的动作。他就像是一位优秀的舞台总导演。  乍一看,这幅画确实会使人认为画的是一幕舞台上的戏剧。戏的布景是一片金色微暗的小树林,它也是画面
期刊
青春暂停键  张进曾是媒体人,2011年患抑郁症后,生活重心发生转变。在一年治疗康复后,他写了本有关抑郁症诊治的书——《渡过》,并开办公众号进行科普,几年下来,聚集了一批读者和患者。  社群会定期聚集康复者、医生和咨询师,举办线上家长学堂。张进逐渐发现,很多实际问题还需要面对面解决,尤其是当亲子关系需修复、社交恐惧待克服时。青少年抗抑郁的背后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2018年12月30日
期刊
一  父亲黑泽明不擅长买礼物,甚至连长年生活在一起的母亲的“三围”都不知道。一次,他给母亲买了一套能塞得下两個人的衣服,母亲一句抱怨都没有,反而穿着它,对我们说:“大家快来看看这件能塞下两三个人的衣服。”她边说边跳起舞,真是一个乐观的母亲。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  父亲是奥黛丽·赫本的狂热粉丝。母亲就在紧身短裤上配一件毛衣,将头发梳成小男孩的样子,模仿赫本喜欢的纪梵希设计的衣服穿搭。  大翻领流行的
期刊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奇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  照例,如此珍贵的礼物都会经由礼部查验,然后才呈至大内。这座芝山的敬献者,是陕西鄠县(今鄠邑区)的平民王金。此人敬献芝山之前的行迹,已泯不可考,但由于这次敬献,他立刻成了名动朝野的人物。  在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