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宣纸 一幅画卷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t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宣纸,是一种有着中国烙印的传统技艺载体,习艺难,生产苦、脏、累。位于泾县乌溪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让技艺永续传承,对在校生进行人才培养,推动宣纸技艺的薪火相传。手艺人们还开发出三丈三的大纸,更尝试拓展宣纸用途,运用到现代家居生活、文创产品衍生领域。
  在阶段性打造的中国宣纸文化园,不仅有古法生产技艺制作宣纸的流程展示,还能体验纸、墨、笔、砚等文房四宝的制作技艺。规划的宣纸古籍印刷、宣纸博物馆、书画长廊、文房四宝与书画市场、江南民俗园等,让一张薄薄的宣纸,在現代的文房四宝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探尋日本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呼唤差异性和多样性,人才的培养亦注重创造性和差异性,然而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压制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影响了基础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为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设计合理的作业,让学困生在作业中体会快乐、学有所得是文章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学困生;作业;分层设计;分类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
赴一场灯影之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曾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盛赞北宋开封城内火树银光,人流如织的上元观灯。  观灯,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上元灯会更是精彩绝伦。“上元”,指的是上元节,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每到上元节期间,各家各户,街道两侧花灯无数。大家一改往常夜晚熄灯休息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拿出平日里
从观察者到记录者,再到实践者,这是《中华手工》走过的第13年。  为什么开始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坚持下去。而在坚持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又找到了为什么开始的答案。  恰巧这个答案,与国家战略不谋而合,即振兴传统工艺。  2015年12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6年3月,“振兴传统工艺”正式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
店名:拾一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西街11区37号楼2层  电话:18610048184  空间,常指四方上下的客观形式,与时间相对;而茶,如今已然成为时间的代名词。位于北京北三环中路和平西桥地铁站旁,便有一个将二者完美结合的茶空间——拾一区,一个以茶为主线的艺术平台,品茗、赏器、读诗、绘画、学手艺……亦称艺术与手创店。  这里有450平方米,十足的开阔之地。  几个大房间被巧妙地规划设计,随
“央”在重庆话里,有敷衍着过的意思。蒋宇当年给自己取这个网名时,也没想到以后的日子,不仅都得靠“央”,还“央”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在重庆的媒体圈,提起“蒋宇”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得想一想。但如果说到“央央央皮”,大多数人都会当即点头:“哎呀,这人我知道啊。”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蒋宇”与“央央”这同一个人的两个名字就像是连体双胞胎,虽然有着相同的生活轨迹,但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蒋宇,是
竹,生长能力强,短短几年便漫山遍野,面对浩瀚竹海,如何利用是关键。  如今,人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快消品,大家已经习惯被工业化产品包围,很少有人能静下来,留意手艺,关注精神……古人咏叹的竹之气节,在日常生活里渐渐淡去。  2010年5月,本刊曾经做过一期关于竹的专题,转眼便是五年时间。在这五年里,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师、手艺人、企业同竹子一样,噌噌地成长着。他们认识到竹的可塑性,也看到竹子的快速再生能力
见到陆驰时,不禁感叹上天对她的眷顾:不仅长得好看,还有一副好嗓子。作为清华美院玻璃艺术专业首位硕士毕业生,她一向低调,只有新作面世时,才会引来阵阵惊叹。  透明好似情人  2007年,陆驰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进修归国并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玻璃艺术工作室。在古法玻璃和吹制玻璃之间,她选择了前者。“虽然古法玻璃没有吹制玻璃那样变幻莫测,但可以让我细细品味创作过程与细节的快乐。”和吹制玻璃相比,古法玻璃的
在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之前,编织正成为风靡年轻女性的新时尚。在她们中间,编织达人艾塔显得与众不同,她不仅技艺过人,还开了一家名叫“艾塔手工小屋”的编织教室,与一帮志同道合的“织娘”分享着编织的乐趣。  掀开用各种编织小件串成的门帘走进屋里,各种毛线编织品带来的温暖感瞬间包裹住了全身。门口的学员作品展示区挂着不同款式的毛衣、包包和围巾,桌子上、窗台上摆着一个个精巧可爱的编织玩偶,就连灯饰和杯垫也全是手
似水流年,又一年。  不惊觉,我们14岁了。从最初的孤独行走,到如今的伙伴无数,我们正在见证:手工艺行业发展进入了最好的时代。  不管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美好生活”,马云、雷军齐齐倡导的新零售,还是这两年受到极大关注的工匠精神、民艺复兴、非遗传承,还有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甚至人工智能……这些热词多少都与手艺有关或为手艺的未来提出了思考,以及可探索的方向。  有人會担忧,人工智能时代,手艺人会被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