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随文练笔 提升写作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nv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现实生活,使其能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倾吐真情实感。然而,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上,许多教师往往觉得这是一项难以明显见到成效的难题,都不大愿谈及。而学生“为作文而作文” 的偏颇认识,也大大削减了他们写作的热情,使得他们的创造力得不到有效体现。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说明读和写好比是蜜蜂的采花与酿蜜,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确实,语文教材其实就是一个个例子,教师要做的就是凭借这些例子,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升阅读与作文的双向技能。由此可见,借助教材中合适的作文因素去引导学生进行练笔,是一条有效的路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恰当地进行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特色处仿写临摹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仿写练习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是学生通向自主作文的阶梯与扶手。仿写的种类有许多,包括模仿结构、模仿写法、模仿语言等。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筛万选的经典之作。在解读的过程中,这些文章不仅给我们以美的艺术享受,更是暗藏着许多值得咀嚼和练习的“真金”,教师可以以此用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莫高窟》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对于壁画上的飞天,作者采用排比的手法,将各种各样飞天的风姿描写得淋漓尽致。(“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对这一段文字,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解读探究、声色朗读的基础上,就可以将其中排比手法的运用落实到写作上。当然,在仿写训练时,教师千万不要让学生空洞地去练写,不然写出来的内容是没有多少营养与价值的,而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可知可感的有效情境。如针对这一课作者运用排比手法对飞天形态的描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广场上的喷泉表演,引导学生仔细地去欣赏、观察,让他们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进行有血有肉的具有真实内容的练写。这样的训练才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留白处想象填补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不仅在美术、音乐中常被使用,有时还被一些作家应用到写作上来。文章中恰如其分的留白,能给予读者以无限的想象,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特效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为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难得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张开想象的 翅膀,尝试着去填补、诠释空白,深化文本的内涵,让文章变得更加充实而饱满。
  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中的课文《爱之链》是一篇内容短小但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作者对文章的结尾处理得非常巧妙,在故事情节继续开展中突然急锋收笔,言尽而意无穷,大有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之效,为读者创设了一个思绪飘飞、任尔遐想的广阔空间。这样的课文为学生的练笔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作者的这一留白处理,引导学生尽情想象,去填补和延续故事情节。如在这一课的教学行将结束时,我引导学生以“乔伊醒来之后……”为开头,来想象接下来或许会发生的情景,让他们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由于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解读,并且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感知,所以,大家都非常乐于去写。他们写出来的文字生动而流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三、共鸣处直抒胸臆
  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感知和享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更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使其情感得到陶冶与升华。英国有句古语:“感情是心灵的翅膀。”人的内心往往会随着情感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思绪。苏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篇,这些文章饱蘸着人世间深深的亲情,让人读来禁不住潸然泪下。《第一次抱母亲》就是一篇流露浓浓母子亲情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意去捕捉文章中情感的蓄积点,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去触碰、感受、酝酿和升华,直至使自己得以共鸣,满腔情感喷薄而出;然后再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印象中自己的母亲最为辛苦的一幕。情感的闸门一打开,学生就回忆起自己母亲的点点滴滴。于是,一个个蘸着浓浓母子情的文字,也就娓娓道来。
  四、精美处详描细述
  小学语文课本不仅文章意蕴深厚,而且编者在编排的过程中,在相应的文字旁边,还附上了精美的插图。这些图画形象直观,给学生感知文本、解读文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这一宝贵资源还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描写农家现实生活的一首小词,诗句内容浅显易懂。清新秀丽、恬静质朴的环境描写,加之形象的人物刻画,勾勒出一幅平静祥和的农家生活图。在课文的编排上,编者还附上了一幅与诗句内容相贴近的插图,十分入眼。对这一珍贵的教学资源,在与学生对诗词进行充分的解读之后,我引导他们仔细地去观察,抓住画面中主要的景物,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描述。同时,在叙述的过程中诱发他们再加以想象,以使得画面变得更丰满、更生动、更立体。
  随文练笔不仅是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需要,更是一堂优质语文阅读课的显著标识之一。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深化了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写作水平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有效提升。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提升词汇量是外语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丰富的词汇和正确的词汇搭配使用是英语写作顺利实施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词汇量提升策略、词汇内涵、词汇写作修辞
小学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知识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如果采取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优秀生“喂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笔者在此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几个组进行差异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一、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分层提
多元智能论为当前外语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将该理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对多种智能的开发利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模式,促进语言的有效习得,同时促进学生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查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农村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介绍家乡的“名片”  风景名胜是家乡的名片,也是小学生的习作材料。语文老师要把这些名片带进课堂,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家乡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关联最为密切的环节,加强对高校体育社会价值转换途经的研究,是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实现有机共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构建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第五册开始,在保持一定量的选读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随着年段升高,略读的量也逐步增大。
本文利用待定系数法推导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y"+py'+qy=Aeαx的特解的一般公式,并把待定系法与推出的公式进行比较,得出新推出的结论是最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