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课堂历来被视为枯燥无味的课堂,不仅学生不喜欢,就连上课的教师也觉得无可奈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做文章,因此,我们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课堂魅力四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教师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紧盯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讲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时,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导入新课时,插入当地苹果烂市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苹果丰收后卖不出去烂市”这一现象背后掩盖的问题以及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得出结论,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经过观看-思考-分析的过程,使学生从生活中得出了结论,又带着结论返回了生活,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把课堂知识学习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思想政治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增强了政治课的吸引力、诱惑力,又使高中学生充满了兴趣。
  三、高效课堂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要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其次,课堂要像相声演员那样设计些“包袱”,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如果仅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听觉、视觉上的疲劳,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再次,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具体实施,如讨论式、图表式、比较式、归纳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辨论会、座谈会等多种课堂形式都可以被我们使用。在我校现有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挂图、录音机、录像等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学生在一种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体念知识。从而达到一种高效课堂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当前社会我们不再说哪个老师教得如何而是说学生学得如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在课堂上學生才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要教学生如何去学。好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生生互动式学习的学习方法很好,由于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因此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去体念和感悟。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的智慧》林崇德 开明出版社
  [4]《教育学》傅道春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曾有人问: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
期刊
钢琴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是乐器之王。学习它有利于培养人的情操和内涵,促进人的左右脑共同发育,调剂生活让人适度放松。但是要弹奏好一首乐曲,必须要在弹奏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演奏者对音高节奏、调式等方面反应的灵敏程度。对于作品来说是指演奏者通过演奏传达给听者,及对作曲家作品的再现,让听众进入作品的境界,从而达到共鸣。因此,好的音乐感觉是作品的深刻表现,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感觉,单凭高超
期刊
摘要:据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初中数学教材的研究,结合自己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高中數学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知识点被删除或被“弱化”(即:被降低要求),而“十字相乘法”就是《初中数学课标》及教材被“只字未提”的内容之一,然而,“十字相乘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相当广泛,由此,“十字相乘法”的教学弥补问题就突显出来,本文试图结合高中教学实践,就初高中数学知识之“十字相乘法”的教
期刊
摘要:要转变传统教学,须根据实际情况,导入变讲述为实验,激发兴趣;教学转文字为插图,直观明了;授课化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变通;探究换教师教为学生做,深入挖掘。物理科新课改教学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的特殊功能,倡导质疑讨论的学习方法,在实践素质教育中,创造教学新奇迹。  关键词:新课改 大气压强 动手实验 教材       传统物理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參与不多,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动手实验机
期刊
节约,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节约教育也一直是全社会所重视的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是每一位生物教师的责任。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节约教育,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的。  一、利合课堂教学渗透节约教育  (一)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介绍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知道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
期刊
数学家波利亚说:“解题是人类最富有特征的一种智力活动。”也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但纯粹的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进行解题效果并不佳,容易出现思维受阻现象,甚至一筹莫展,误入歧途。如果能把问题迁移到另一个形似的已熟悉的问题上来解决。为寻求解题途径另辟天地。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主要靠联想。联想是探索解题途径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
期刊
摘要:教师的教案,一向成为管理者例行检查评估的依据。然而,传统的教案呈现方式,却俨然成了教师的繁重负担,于是有的应付检查的教案便应运而生。其低效、高耗,大家也心知肚明,却难以实行革命性的改变。我们放胆探索多年,确信:教案写在教科书中实用可行。  关键词:实用有效、个性化、专业成长       教案是背课的文本呈现,它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预设。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参透、借鉴相关文本而生成教学智慧的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人发展,在近年来的各类竞赛、考试中逐步淡化了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考查,出现了不少联系“热点时事”,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联系生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和以科技为背景的综合试题。面对目前的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
期刊
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许多新题型的试题。如开放性问题,联系实际的問题,探究性问题,综合性的问题等;下面精选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展现这方面的风采,并对开放性试题作简要的解析。
期刊
摘要: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1、指导观察2、引导想象3、鼓励求异4、诱发灵感  关键词:创造思维引导,实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他们能够顺利地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