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药物识别系统提高病区识别口服药物效率的评价

来源 :现代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我院利用Access数据库设计的自主开发的药物识别系统在口服药品识别方面的应用。方法根据距离住院药房的远近选取3个目标病区(分别为最近、中等及最远),每组随机选取20名医护人员分别使用药物识别系统及传统方法模拟病区进行识别测试,记录完成时间。各目标病区各参加人员用两种方法分别测试3次,计算平均值。结果使用传统方法完成识别的平均时间分别为:最近距离病区(292±105)s,中等距离病区(370±105)s,最远距离病区(458±87)s。使用药物识别系统识别药物的平均时
其他文献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在钢基体上制备了钽薄膜,研究了溅射气压和电流对钽膜相结构、表面形貌、硬度以及耐磨性的影响。XRD结果表明:钽膜主要由α(体心立方结构)+β(四方体结构)混合相组
现在正值春季,此时,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很容易才巴困。据科学家研究显示.由于气温开始回升,人们皮肤的血管和毛细血管也逐渐扩张.血流量逐渐增大,代谢增强,供应大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使用Ti-AI-Zr合金靶和Cr靶,在W18Cr4V高速钢基体上沉积(Ti,Al,Zr,Cr)N多组元氮化物膜。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薄膜的成分、结构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同时也是灾害大省、突发公共事件大省,应急医学防治和救援任务十分繁重,但现有应急医学救援体系仍比较脆弱,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
本文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及能量过滤磁控溅射技术,以玻璃为衬底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和纳米TiO2/ITO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构建了病毒传播模型,并对SIR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并对无标度网络的生成算法、传播算法和3种传播机制进行了程序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生成的无
摘 要:现阶段,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工具之一,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此,不断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本文首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述,进而分析了推动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技术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技术创新;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