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哈尔滨市阿城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分析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蔬菜;无公害;生产现状;发展对策;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18-01
近年来,随着城乡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运而生。哈尔滨市阿城区是全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也是该市夏秋蔬菜供应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成为阿城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
1 阿城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阿城区位于张广才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基本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东部山区峰峦叠翠,西部平原坦荡如砥,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宽阔,适宜发展蔬菜生产。阿城区于1990年开始绿色食品开发;1995年金都牌大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启动“阿城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4年全区通过了省级区域环境评价;2005年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2006年国家农业部将该区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的试点单位;2007年黑龙江省确立阿城区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0年承担部中心“蔬菜标准化模式研究”项目;2011年被农业部列为蔬菜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蔬菜226个,认证有机蔬菜产品14个,全区蔬菜面积全部实现了无公害化生产,并且全区的“阿城大蒜”、“阿城大白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到2011年底,全区标准化蔬菜播种面积达6 666.67 hm2,总产量40万t。品种有30多个,包括黄瓜、番茄、豆角、甘蓝、茄子、辣椒、西葫芦、豇豆、花椰菜、大蒜、毛葱、大白菜等,形成了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各类蔬菜生产基地,如阿什河南、白城大蒜复种秋白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双丰双兰村甘蓝无公害生产基地、新利新农村大棚番茄、香瓜无公害生产基地、杨树西发村西葫芦无公害生产基地等。阿城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成为哈尔滨市无公害夏秋菜的主产区和黑龙江省“北菜南运”的重点生产基地。阿城蔬菜已远销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前景广阔。
2 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民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意识还不够强
推行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一些农民所认识,一些农民对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还不了解,蔬菜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有些农民还停留在粗放生产上[1]。
2.2 生产规模小,总量明显不足
土地分户小块承包,种植户分散条块种植,生产经营单位小,没有形成连片种植规模,因为达不到一定规模,在当地很难形成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难以形成规模发展。
2.3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影响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2.4 市场机制不健全
目前,阿城区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准入”、“分区销售”等市场约束机制,优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混区经营,达不到“优质优价”,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2-3]。
2.5 蔬菜废弃物缺乏加工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阿城区蔬菜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常常产生数量惊人的菜叶,萎蔫、半烂、虫噬、重伤、病斑、畸形、滞销蔬菜等大量丢弃,已成为污染农业生产、生活的“一大公害”。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宣传普及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增强农民对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认识,提高生产者市场竞争意识。组建专业性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菜农的“市场、竞争、经营”意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经营集中土地等生产资料,扩大生产经营单位,缩小生产劳力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形成整体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益[4]。
3.2 政府健全帮扶体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组建多个生产技术领先、产品市场潜力大的蔬菜深加工项目,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阿城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区、专卖店,逐步达到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
3.3 创新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
废弃菜叶富含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丰富。通过建造处理池和直接菜叶还田,创新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增加蔬菜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5]。
4 参考文献
[1] 段廷兰.做强做优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吴滩镇为例探寻产业富民之路[J].科学咨询,2012(5):34-35.
[2] 刘松虎,朱庆松,梁本国.信阳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3):31-32.
[3] 我省对14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进行审查[J].吉林农业,2012(5):6.
[4] 徐岩.凤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蔬菜,2012(6):35-36.
[5] 谢玉佳.农户蔬菜生产经营行为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
关键词 蔬菜;无公害;生产现状;发展对策;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18-01
近年来,随着城乡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运而生。哈尔滨市阿城区是全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也是该市夏秋蔬菜供应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成为阿城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
1 阿城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阿城区位于张广才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基本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东部山区峰峦叠翠,西部平原坦荡如砥,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宽阔,适宜发展蔬菜生产。阿城区于1990年开始绿色食品开发;1995年金都牌大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启动“阿城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4年全区通过了省级区域环境评价;2005年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2006年国家农业部将该区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的试点单位;2007年黑龙江省确立阿城区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0年承担部中心“蔬菜标准化模式研究”项目;2011年被农业部列为蔬菜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蔬菜226个,认证有机蔬菜产品14个,全区蔬菜面积全部实现了无公害化生产,并且全区的“阿城大蒜”、“阿城大白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到2011年底,全区标准化蔬菜播种面积达6 666.67 hm2,总产量40万t。品种有30多个,包括黄瓜、番茄、豆角、甘蓝、茄子、辣椒、西葫芦、豇豆、花椰菜、大蒜、毛葱、大白菜等,形成了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各类蔬菜生产基地,如阿什河南、白城大蒜复种秋白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双丰双兰村甘蓝无公害生产基地、新利新农村大棚番茄、香瓜无公害生产基地、杨树西发村西葫芦无公害生产基地等。阿城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成为哈尔滨市无公害夏秋菜的主产区和黑龙江省“北菜南运”的重点生产基地。阿城蔬菜已远销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前景广阔。
2 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民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意识还不够强
推行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一些农民所认识,一些农民对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还不了解,蔬菜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有些农民还停留在粗放生产上[1]。
2.2 生产规模小,总量明显不足
土地分户小块承包,种植户分散条块种植,生产经营单位小,没有形成连片种植规模,因为达不到一定规模,在当地很难形成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难以形成规模发展。
2.3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影响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2.4 市场机制不健全
目前,阿城区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准入”、“分区销售”等市场约束机制,优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混区经营,达不到“优质优价”,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2-3]。
2.5 蔬菜废弃物缺乏加工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阿城区蔬菜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常常产生数量惊人的菜叶,萎蔫、半烂、虫噬、重伤、病斑、畸形、滞销蔬菜等大量丢弃,已成为污染农业生产、生活的“一大公害”。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宣传普及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增强农民对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认识,提高生产者市场竞争意识。组建专业性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菜农的“市场、竞争、经营”意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经营集中土地等生产资料,扩大生产经营单位,缩小生产劳力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形成整体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益[4]。
3.2 政府健全帮扶体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组建多个生产技术领先、产品市场潜力大的蔬菜深加工项目,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阿城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区、专卖店,逐步达到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
3.3 创新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
废弃菜叶富含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营养丰富。通过建造处理池和直接菜叶还田,创新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增加蔬菜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5]。
4 参考文献
[1] 段廷兰.做强做优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吴滩镇为例探寻产业富民之路[J].科学咨询,2012(5):34-35.
[2] 刘松虎,朱庆松,梁本国.信阳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3):31-32.
[3] 我省对14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进行审查[J].吉林农业,2012(5):6.
[4] 徐岩.凤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蔬菜,2012(6):35-36.
[5] 谢玉佳.农户蔬菜生产经营行为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