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探析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xt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辅导员必须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多种信息化工具,形成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教育管理方式。其中,要坚持保护隐私原则、辅助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积极引导原则等,从而发扬信息化的优点,规避信息化手段的弊端。
  关键词:信息化 导员 工作方式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照的光”,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领域亦不例外。高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管理信息化。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辅导员工作的信息化,是推进高校信息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将主要关注辅导员工作信息化的问题。
  1 辅导员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
  1.1 辅导员工作信息化,是社会变迁的需要
  信息化浪潮剧烈地影响着传统的高等教育,新的教学工具、工作手段不断涌现,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化工具。门户网站、人人网、飞信(群)、QQ(群)、电子邮件、MSN、ppt等工具已经进入大学管理和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之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辅导员不能转变工作方式,使用这些信息化的工具,就会被边缘化。这些信息化工具应当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手段。
  1.2 辅导员工作信息化,是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我国大学入学率呈逐年递增之势,辅导员对应的学生数量不断扩大,1名辅导员往往对应数百名学生。管理领域的“一对多”关系,客观上要求一种新的工具,能够协助辅导员进行信息传达、沟通交流。飞信、电子邮件等信息化工具的众多特点决定了它是优化辅导员职能的最好选择之一。通过飞信、QQ、电子邮箱、博客、网站等手段,辅导员可以实现对学生状况的实时审视和互动参与,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由于上述客观形势的需要,大学辅导员不得不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利用一系列信息化工作手段,改进教育管理工作。
  2 信息化工具的职能与特点
  辅导员之所以要利用多种信息化工具,是因为它们具有多样化的职能,这些职能可以优化或者补充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不足,提高教育管理效果。这里主要探讨信息化工具的四种职能。
  2.1 信息化工具的职能
  第一,存储职能。通过QQ、飞信、网页等信息化工具,大量的交流记录会被永久地、全面地保存下来,这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课堂教学职能。ppt、视频、网页等信息化工具,具有内容丰富、生动、直观,可重复使用、效率高等特点,应用于辅导员的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信息传递职能。传统的辅导员管理网络基本上是“辅导员——班干部——学生”的三维结构,作为辅导员组织管理的主渠道,具有信息传输速度慢,覆盖范围窄,反馈不及时等特点,而信息化工具的引入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通过飞信、电子邮箱、QQ群等工具,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覆盖范围可以极大地放大,并且可以实现及时的信息反馈,这对于重要事项的通知和重大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班级教育管理职能。学分制条件下,大学里“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情况普遍存在,传统行政班级的概念极度弱化,从而班集体的教育管理职能也有弱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构建新型的电子载体,承担班集体教育管理的职能,显得格外迫切。而飞信群、QQ群、班级网站、博客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可以成为一种虚拟但却稳定的班集体,是一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的良好形式。
  第五,探讨问题与发现问题。飞信群、QQ群、班级网站的在线特点,可以使多人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些问题展开探讨,班级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跟帖”,“拍砖”,发表不同意见,这必然会增强班级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辅导员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从学生QQ、或飞信上方的“心情短语”中发现某些学生最近的动向。
  2.2 信息化的特点
  令人担心的是,信息化工具在优化、补充辅导员工作的同时,它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也会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2.2.1 传输速度高、覆盖范围广。
  这在增强辅导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容易使错误的思想、观点、信息在大范围内传播,造成极坏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在班级管理中造成混乱,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
  2.2.2 公开化程度高,参与人员广。
  在众多信息化工具面前,人们获得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网民。网民是一律平等的。“在这个独立的电脑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觀点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抑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这在吸引最大多数人员参与的同时,也容易造成隐私的泄露,“权威”的缺失。这需要辅导员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信息化媒介。
  2.2.3 职能多元化。
  信息化工具具有传输信息、教育管理、问题探讨等多种职能,这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但是却容易造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疏离,造成学生集体观念的淡漠以及实际交往活动的减少。同时,信息化的多元职能取代了部分由人本身去执行的活动,使得人们的记忆、书写、计算等职能退化。这对于辅导员工作是个不小的冲击。
  3 辅导员使用信息化工具的原则
  鉴于信息化工具“双刃剑”似的作用,我们应当正确的对待它,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辅导员在使用信息化工具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3.1 保护隐私原则
  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有些是当事人不希望被他人知晓的。这就需要辅导员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信息化工具。适合公开交流的,可以选择QQ群、网站、博客等媒介,不适合公开交流的,可以选择电子邮件等比较隐蔽的交流工具。
  3.2 辅助性原则
  “因特网并不能与人沟通,人与人之间才存在沟通,因特网只不过是沟通的媒介,即使是最好的因特网系统本身也不能确保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化工具不是万能的,它无法取代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况且现实中很多事物不能被信息化。这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工作手段,切忌过度依赖信息化工具,与现实生活越来越疏远,和真实情况越来越脱节。辅导员仍然需要走进宿舍,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多方面的真实情况。
  3.3 综合性原则
  QQ、MSN、飞信、电子邮箱等工具要结合起来,综合利用,从而避免因技术问题造成的信息传递的迟钝与遗漏。另外,有些工具可以有效保护隐私,而其他的却具有极强的公开性。因此,需要将多种信息化工具结合起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质量。
  3.4 积极引导原则
  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不易控制的特点,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辅导员需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控制,避免不负责任的言论出现在学生中间,也避免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信息传输到学生中去。总之,要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辅导员应当成为各种信息的把关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路政管理的内涵,分析了路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摘要:土地整理不仅是目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发展宏观经济和提高社会效益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关键词:土地整理 宣传    0 引言  我国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编写的《中国土地整理十年成就回眸》大型画册即将问世,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所取得的成就的回顾,不仅可以展现我国实施土地整理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还可以使我们的事业
本论文以事实、案例为基础展开疑难问题的研究分析和反思,以全新视角有创见地挖掘育人的“教育辩证智慧”,凝聚思维和智慧,以亲和力走进教育的“田野”,以凝聚力走进学生的“心田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温度对发电性能的影响很大.通过自行开发的1 kW PEMFC的温度控制实验,对其温度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温度控制的模型.
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有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专业提升受限、缺乏整体格局等。基于易班平台,提出通过完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