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青春搏明天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是场没有观众的狂欢,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故事中的小丑,在横梁前犹豫着———得到的究竟是掌声、欢呼,还是狼狈的谢幕?不努力怎么知道。
  你我自诞生起,就是一张张白纸。有的人被裝订成书册,岁月如歌,谱下诗行,撰写下悲喜如花;有的人被色彩渲染成画,笔墨丹青,浓抹薄涂,或是泼墨山水,或是工笔写意,灿若群星;有的人活成了临摹,有的人被雕刻成镂空的纸塑,精巧绝伦,一样的动人,却不知灵魂何在?
  你是如何,我又怎样。
  一任时光风雨,执笔或刀。
  落下回忆。
  我们如今所做的一切事都将成为回忆,成为经年后尘封在心底的一段过往。或许你现在正为某件事而悲伤愤怒,但未来,定可以释怀,当作一次笑谈,随意从刻骨铭心中取出,丢入平常。欢笑会被封存,苦痛亦会。我们如今经历的一切,都将成为暮年的谈资。若是安于平凡,随波逐流,便只能是一本文笔不佳的书,一幅信手涂鸦的画,一张随意而成的剪纸,有何意义呢?
  如果可以,我愿意搏上青春,换一生昂扬。我愿意跳过那道横梁,无论成败。我愿意通宵拼搏,只为在明天到来之际,伸个懒腰,说上一声“真好”。
  愿我清风满袖。
  愿我能用青春,换来不悔。
  愿天气晴朗,日光和煦。
其他文献
老话说:男孩亲妈妈,女孩亲爸爸,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而我一直与爸爸不怎么亲,反倒有点儿怕他。爸爸个子不高,但五官周正且有特点:眉毛短而浓重,生气时会皱在一起。最令我惧怕的还是他那深如潭水的眼睛,那是一种纯正的、不带一点儿杂质的黑。生气时的目光比平常还要深邃,简直叫你不敢直视,生怕被吞进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爸爸的“严父”形象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对我很严厉,甚至可称之为严苛(即使爸爸的说教大多是对的,
事件回放<<<<  近来,青海省格尔木市的315国道部分路段成了“网红公路”,许多游客驻足并在公路中間拍照,甚至有当地导游将此地列为“必去景点”。拍出来的照片虽酷炫,安全隐患却不少。据青海省交警总队介绍,自2018年至今,因在315国道上拍照引发了8起交通事故。  时事鲜评  拍照要紧,还是生命要紧?这居然成了问题。更荒谬的是,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从大学生铁轨上摆拍逼停火车,到小夫妻
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让我认识了你———一位柔婉、从容、优雅,钟情于文字、执着于建筑的才女。照片中的你笑靥如花,身着素白长裙,如出水芙蓉般清纯,乌黑的云鬓和清澈的双眼令人难以忘怀。你既是“优雅闲隐的弱女子”,又是“风浪尖上的女强人”。缥缈的爱情  你在倫敦与徐志摩邂逅,曾有过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你们在星辉斑斓里长谈,在康桥柔波上泛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段爱情就像天边的彩虹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这可是个大话题。好文章的标准有很多,每个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是,如果把“新颖”二字列入标准,每个人都会很赞同。  今天,我们就以两首“咏柳”诗为例,谈谈写作中“出新”的问题。  柳树在中国算是特别常见的树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大量种植,在古诗中也是常被提及的植物。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传统。因为“柳”与“留”谐音,故用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才能深入理解
“嘎吱——”  随着一个急刹车,我的身体控制不住地向前倾斜,胸口撞在了自行车的把手上,疼得我龇牙咧嘴。但我顾不上疼,急忙从口袋里拿出那张10元纸币,不错眼珠地盯着店面招牌上的“丰味寿司”几个大字。我觉得,我的眼睛一定在冒绿光!  我小心翼翼地摊开10元纸币,不禁露出幸福的微笑——终于有零花钱买小吃了!这家“丰味寿司”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去学校的必经之路上。平时上下学,这里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人气
【舞曲·下】  C小调2/4拍  十六分音符的断奏再次推动篇章的延续,而后由拨奏引领你回到最初的节拍。流浪者們哪,拾起原本的梦想,怀揣新生的希望,准备好,收拾行囊,你们很快将再次启程。  我与那位大排档老板,算得上老相识了。本来以为两年前的除夕会是我们人生中唯一的交集,不成想,我们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白天,我有时会去他的餐馆里坐坐,有时点几串烤串,有时什么也不要,只是坐在靠窗的那个老位子上
李白、苏轼这两位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璀璨光辉的大文豪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将李白的《静夜思》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较,会擦出无数火花。  这两篇诗词都以“月”为题材,又都表达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文字明白如话又意境悠远,情感同样深切真挚、打动人心,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古人最爱借月亮表达自身情感,李白更是如此,他在诗中借明月抒情,大气又直白。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
夏天的四九城热闹得很。  伴随着清晨时分的燥热,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被激烈的蝉鸣唤醒。北京的蝉出现得格外早,生命力也格外顽强。五月底,它们就争先恐后地爬上柳梢,一夜间便占领了这座城,每日引吭高歌。而最后退场却要等到八月,秋风一起,它们便悄悄消失了。  蝉的聒噪和张扬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可是到了半夜,另外一種小东西就悄悄地跑出来,在石头下面、墙壁缝隙中,安安静静地唱着只属于自己的小夜曲。  这就是蛐蛐儿。
英格麗·褒曼一生扮演得最多的角色是法兰西圣女贞德。在欧美各国,褒曼先后用五种语言饰演贞德一角。后来,当她到贞德的故乡访问并沿着贞德的足迹旅行时,人们不是来看明星,而是把她当作圣女贞德来欢迎。那炽热的民族情感令她动容。  为了演好贞德,褒曼翻阅了几乎所有文献资料,遍读了有关贞德的著作和剧本。在美国演出时,萧伯纳曾把自己的剧本《圣女贞德》寄给褒曼,但她没有采用。她认为萧伯纳把贞德写成了一个机警的、好斗
在文章中如何塑造人物?如果这是一道简答题,并不难回答。  塑造某个人物形象,可以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法,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其中,直接描写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神态(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间接描写体现在环境的渲染、其他人物的旁衬或反衬等方面。  但是,只了解这些抽象的描写方法,并不意味着真正掌握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本领。如果想把塑造的人物形象落实在写作中,还是要扎扎实实地阅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