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熟度是影响烟叶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掌握好各部位烟叶的成熟度是提高我国烟叶品质的关键措施。以鲜烟叶淀粉含量变化为依据,根据鲜叶淀粉含量达最大值前或后采收天数作为界定不同部位成熟时期,描述烟叶田间外观特征,并结合烟叶产、质量效果,确定各部位最佳成熟采收的田间特征标准。
关键词烤烟;部位;成熟度;田间;外观特征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39-02
影响烟叶品质的因素很多,其中成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而,掌握好各部位烟叶的成熟度是提高我国烟叶品质的关键措施[1]。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中,有着极为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和组织结构变化[2]。其中,烟叶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含量随烟叶的成熟而逐渐积累,到成熟时达到最高点,然后再向衰老发展,逐渐分解,含量降低。因而,可以认为淀粉的合成过程即烟叶的成熟过程,其含量最高时恰恰是生理生化方向的转折点。由此推知,鲜烟叶淀粉含量最高时即烟叶进入成熟期[2]。试验以鲜烟叶淀粉含量变化为依据,以鲜叶淀粉含量达最大值前或后采收天数界定不同部位成熟时期,然后描述烟叶田间外观特征,并结合烟叶产、质量效果,确定各部位最佳成熟采收田间特征标准。
1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烟叶分3个部位,每个部位分3个时期采样。下部叶:处理1,淀粉含量最大前3d采收;处理2,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处理3,淀粉含量最大后3d采收;中部叶:处理4,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处理5,淀粉含量最大延迟6d采收;处理6,淀粉含量最大延迟9d采收;上部叶:处理7,淀粉含量最大延迟6d采收;处理8,淀粉含量最大延迟9d采收;处理9,淀粉含量最大延迟12d采收。
1.2预试验
提前10d种植3行,并提前采样化验淀粉含量变化,推断各部位烟叶淀粉含量达到最大的时期。
1.3烟叶处理
采用半叶法处理。即把1片叶从中间剪开,1/2拿到小电箱进行烘烤,作为烟叶产质量分析;1/2立即高温杀死,以做烟叶淀粉含量化验。
1.4淀粉化验方法
让烟叶在酸的作用下水解转化成单糖,然后利用单糖的还原性,对菲林氏溶液作用产生氧化铜,再以硫酸高铁溶解氧化铜,使之氧化,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来滴定生成Fe2+,从而算出氧化铜生成量,再通过汉蒙德表查出与铜量相当的葡萄糖量,最后计算出淀粉含量。
1.5烟叶田间外观特征调查
主要调查烟叶、主支脉的颜色,叶尖叶缘变化,成熟斑多少等。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鲜烟淀粉含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下部叶淀粉含量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平均每天下降1.14%;中部叶淀粉含量达到高峰后下降速度较慢,平均每天下降0.55%;上部叶淀粉含量达到高峰后下降速度最慢,平均每天下降0.28%。因此,下部叶不耐熟,上部叶较耐熟,中部叶居中。这主要是下部叶通风透气条件差,光合作用弱所致[1]。
2.4不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
从表3可以看出,下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前3d或最大时采收,此时烟叶还原糖含量较高,烟叶糖碱比、氮碱比较协调;中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后延迟6d采收,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较协调;上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后延迟12d采收,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较协调。中上部叶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糖含量增加,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降低。
从表4评吸结果可以看出,下部叶以处理2最好,中部叶以处理5好,上部叶以处理9最好。
2.6不同处理田间外观特征描述
下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前3d采收,叶尖、叶缘呈淡黄绿色,主脉两侧及叶基部呈绿色,叶面以绿色为主。在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叶尖、叶缘5~6cm呈淡黄色,叶面呈黄绿色为主,主脉1/3变白,叶基部呈绿色。在淀粉含量最大后延迟3d采收,叶尖、叶缘1~5cm处变白成枯焦,主、支脉全白,整个叶面呈黄或淡黄白色,叶基部变黄绿色。
中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叶面1/3呈黄色,主脉两侧及叶基部呈淡绿色,叶尖、叶缘呈黄色,主脉1/3变白,有少量成熟斑出现。在淀粉含量最大后6d采收,整个叶面1/2以上呈黄色,叶尖5~6cm呈淡黄白色或全白,有较多成熟斑,主脉2/3变白,叶面开始出现似赤星病斑点。在淀粉含量最大后9d采收,叶尖呈淡白色甚至枯焦,叶面淀粉斑开始分解枯焦坏死,整个叶面呈淡黄色,主、支脉全白。
上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后6d采收,叶面1/4呈淡黄色,叶面有少量成熟斑,叶尖、叶缘呈淡黄色,叶基部呈绿色,主脉1/3变白。在淀粉含量最大后9d采收,叶面2/3呈淡黄色,叶尖3~5cm变淡黄色,甚至枯焦,叶面有较多成熟斑,并开始分解变黄白色,主脉全白,叶面有少量似赤星病斑出现,叶基部呈黄绿色。在淀粉含量最大后12d采收,整个叶面呈黄色,叶尖、叶缘3~5cm枯焦勾尾,有较多淀粉斑,并开始分解、枯焦、坏死或呈黄中透白现象,主支脉变白发亮,叶面有较多似赤星病斑出现,叶基部呈黄色。
3结论
从兼顾烟叶产、质量出发,下部叶宜在淀粉含量达最大前3d到最大时采收,此时,表现为叶尖3~5cm开始转黄,叶面仍以淡绿色为主,即尚熟到适熟采收。中部叶宜在淀粉含量最大时延迟6d采收,此时表现为整个叶面1/2以上呈黄色,叶尖5~6cm呈黄白色,叶基部呈淡绿色,主脉2/3全白,叶面有明显的成熟黄斑,同时有少量似赤星病斑出现,即成熟采收。上部叶宜在淀粉含量最大时延迟12d采收,此时表现为整个叶面呈黄色,叶尖、叶缘3~5cm枯焦勾尾,叶面有大量的成熟斑出现并开始分解,呈黄中透白,主支脉全白发亮,叶基部呈黄色,即充分成熟采收。
4参考文献
[1] 贾琪光,宫长荣. 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成熟度关系的研究[J].烟草科技,1988(6):40.
[2] 贾琪光,宫长荣.烤烟调制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0.
关键词烤烟;部位;成熟度;田间;外观特征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39-02
影响烟叶品质的因素很多,其中成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而,掌握好各部位烟叶的成熟度是提高我国烟叶品质的关键措施[1]。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中,有着极为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和组织结构变化[2]。其中,烟叶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含量随烟叶的成熟而逐渐积累,到成熟时达到最高点,然后再向衰老发展,逐渐分解,含量降低。因而,可以认为淀粉的合成过程即烟叶的成熟过程,其含量最高时恰恰是生理生化方向的转折点。由此推知,鲜烟叶淀粉含量最高时即烟叶进入成熟期[2]。试验以鲜烟叶淀粉含量变化为依据,以鲜叶淀粉含量达最大值前或后采收天数界定不同部位成熟时期,然后描述烟叶田间外观特征,并结合烟叶产、质量效果,确定各部位最佳成熟采收田间特征标准。
1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烟叶分3个部位,每个部位分3个时期采样。下部叶:处理1,淀粉含量最大前3d采收;处理2,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处理3,淀粉含量最大后3d采收;中部叶:处理4,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处理5,淀粉含量最大延迟6d采收;处理6,淀粉含量最大延迟9d采收;上部叶:处理7,淀粉含量最大延迟6d采收;处理8,淀粉含量最大延迟9d采收;处理9,淀粉含量最大延迟12d采收。
1.2预试验
提前10d种植3行,并提前采样化验淀粉含量变化,推断各部位烟叶淀粉含量达到最大的时期。
1.3烟叶处理
采用半叶法处理。即把1片叶从中间剪开,1/2拿到小电箱进行烘烤,作为烟叶产质量分析;1/2立即高温杀死,以做烟叶淀粉含量化验。
1.4淀粉化验方法
让烟叶在酸的作用下水解转化成单糖,然后利用单糖的还原性,对菲林氏溶液作用产生氧化铜,再以硫酸高铁溶解氧化铜,使之氧化,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来滴定生成Fe2+,从而算出氧化铜生成量,再通过汉蒙德表查出与铜量相当的葡萄糖量,最后计算出淀粉含量。
1.5烟叶田间外观特征调查
主要调查烟叶、主支脉的颜色,叶尖叶缘变化,成熟斑多少等。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鲜烟淀粉含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下部叶淀粉含量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平均每天下降1.14%;中部叶淀粉含量达到高峰后下降速度较慢,平均每天下降0.55%;上部叶淀粉含量达到高峰后下降速度最慢,平均每天下降0.28%。因此,下部叶不耐熟,上部叶较耐熟,中部叶居中。这主要是下部叶通风透气条件差,光合作用弱所致[1]。

2.4不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
从表3可以看出,下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前3d或最大时采收,此时烟叶还原糖含量较高,烟叶糖碱比、氮碱比较协调;中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后延迟6d采收,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较协调;上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后延迟12d采收,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较协调。中上部叶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糖含量增加,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降低。

从表4评吸结果可以看出,下部叶以处理2最好,中部叶以处理5好,上部叶以处理9最好。
2.6不同处理田间外观特征描述
下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前3d采收,叶尖、叶缘呈淡黄绿色,主脉两侧及叶基部呈绿色,叶面以绿色为主。在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叶尖、叶缘5~6cm呈淡黄色,叶面呈黄绿色为主,主脉1/3变白,叶基部呈绿色。在淀粉含量最大后延迟3d采收,叶尖、叶缘1~5cm处变白成枯焦,主、支脉全白,整个叶面呈黄或淡黄白色,叶基部变黄绿色。
中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时采收,叶面1/3呈黄色,主脉两侧及叶基部呈淡绿色,叶尖、叶缘呈黄色,主脉1/3变白,有少量成熟斑出现。在淀粉含量最大后6d采收,整个叶面1/2以上呈黄色,叶尖5~6cm呈淡黄白色或全白,有较多成熟斑,主脉2/3变白,叶面开始出现似赤星病斑点。在淀粉含量最大后9d采收,叶尖呈淡白色甚至枯焦,叶面淀粉斑开始分解枯焦坏死,整个叶面呈淡黄色,主、支脉全白。
上部叶:在淀粉含量最大后6d采收,叶面1/4呈淡黄色,叶面有少量成熟斑,叶尖、叶缘呈淡黄色,叶基部呈绿色,主脉1/3变白。在淀粉含量最大后9d采收,叶面2/3呈淡黄色,叶尖3~5cm变淡黄色,甚至枯焦,叶面有较多成熟斑,并开始分解变黄白色,主脉全白,叶面有少量似赤星病斑出现,叶基部呈黄绿色。在淀粉含量最大后12d采收,整个叶面呈黄色,叶尖、叶缘3~5cm枯焦勾尾,有较多淀粉斑,并开始分解、枯焦、坏死或呈黄中透白现象,主支脉变白发亮,叶面有较多似赤星病斑出现,叶基部呈黄色。
3结论
从兼顾烟叶产、质量出发,下部叶宜在淀粉含量达最大前3d到最大时采收,此时,表现为叶尖3~5cm开始转黄,叶面仍以淡绿色为主,即尚熟到适熟采收。中部叶宜在淀粉含量最大时延迟6d采收,此时表现为整个叶面1/2以上呈黄色,叶尖5~6cm呈黄白色,叶基部呈淡绿色,主脉2/3全白,叶面有明显的成熟黄斑,同时有少量似赤星病斑出现,即成熟采收。上部叶宜在淀粉含量最大时延迟12d采收,此时表现为整个叶面呈黄色,叶尖、叶缘3~5cm枯焦勾尾,叶面有大量的成熟斑出现并开始分解,呈黄中透白,主支脉全白发亮,叶基部呈黄色,即充分成熟采收。
4参考文献
[1] 贾琪光,宫长荣. 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成熟度关系的研究[J].烟草科技,1988(6):40.
[2] 贾琪光,宫长荣.烤烟调制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