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myaa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以求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产科2001——20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产期检查,提高产科医师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
  剖宫产术定义是妊娠28周后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能存活的胎儿(体重>1000g)及其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的产科手术,不包括人工流产的经腹或引导切开子宫颈前唇与子宫取出无能力的胎儿(体重<500g=及其附属物的子宫切开术(小剖宫产术),也不包括子宫破裂或原发与继发腹腔妊娠的剖宫产术[1]。近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对我院产科2001——20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以求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择我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6732例妇女,其中剖宫产2363例,10年平均剖宫产率35.1%。
  1.2方法对资料中剖宫产率及部分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3讨论
  3.1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3.1.1无手术指征的社会因素根据上述数据表现,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为患方因素。首先产妇对分娩缺乏心理准备,恐惧疼痛。或者有些产妇在阴道试产过程中,伴着一次强过一次的宫缩痛使其失去分娩的信心,最终选择剖宫产。其次产妇及家属不愿让胎儿承受丝毫的风险,再加上对医学知识的缺乏,认为剖宫产快速安全。再者还有一些产妇及家属择定吉日吉时出生而想方设法要求剖宫产。另一方面为医院因素。首先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逐年增多,一旦产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医生担心因坚持阴道分娩发生意外,引发纠纷难以承担后果,继而使医生对产妇及家属的要求采取纵容或妥协的态度,迫于压力放宽手术指征。再者由于产科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医生对分娩过程承受压力太大,如果医生在术中确也发现一部分术前未能发现的可以导致母儿危险的异常情况,这又增加了医生日后工作中的思想负担,一旦沟通困难即不敢坚持动员经阴试产,也明显增加了剖宫产率[2]。另外,经阴道分娩率下降,削弱了年轻医生产程观察、难产识别、试产技术及产程中对产妇全面支持的能力,减少了助产技术的实践机会,更缺乏对合并症的处理能力,导致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3]
  3.1.2其他剖宫产指征中隐藏的社会因素根据上述数据结果,因为疤痕子宫、胎儿窘迫、臀位选择剖宫产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在这些人中每个都是必须实施剖宫产术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实在这些剖宫产指征的背后也隐藏着社会因素。分析如下:①疤痕子宫: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若B超提示子宫下段最薄处厚度≥4cm,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存在且无新的剖宫产指征,无头盆不称,可先行阴道试产。但是由于产妇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拒絕阴道试产。再者医生过分强调子宫破裂的风险,致产妇不敢阴道分娩。可见这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因素。②胎儿窘迫:由于产前各项检查的完善,一时的胎心率变化或羊水轻、中度粪染,或单纯的胎心监护异常,本可予进一步性OCT检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但产妇及家属恐继续等待,危及胎儿安全,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这中间也存在着社会因素。③臀位:对于骨盆正常、胎儿估计体重<3500g、顶径≤92mm、完全臀先露者,可在严密监测下行阴道分娩。但因为阴道分娩中存在脐带脱垂、后出胎头困难、胎臂上举等危险,产妇及家属多不愿承担试产的风险,医生也顾虑试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承受责任而放宽了剖宫产指征。因此也夹杂着社会因素。
  3.2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通过以上分析,手术指征的普遍放宽造成了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其中社会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所以为求降低剖宫产率,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产前宣教和围生保健,正规孕期常规产检,让产妇了解阴道分娩的益处,树立阴道分娩的信心,消除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心理,做好阴道分娩的心理准备。再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疤痕子宫、胎儿窘迫、臀位的产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产妇合理沟通,在严密监测下先行阴道试产。最后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助产技术。总之将此贯彻于日常工作中,按诊疗常规处理,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鹏,金志军.腹膜外剖宫产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65.
  [2]黄晓霞,林晓华,王佐.5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4):247-249.
  [3]杨雪峰,程雪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研究[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45-46.
  [4]郑采微,余作黔.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催产素催引产初探,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4(3):194.
其他文献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发生在广西平果ML 3.0级地震震中附近的震群进行重新定位,得到78次地震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震中集中分布于排泥库附近的西南侧,方向呈北西向,震源深度约6km。
【摘要】在现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事业的不断完善和發展也成了必然。医疗事业的完善不仅包括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应重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对放射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及如何避免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放射科;护理工作;危险因素;解决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7-01  在医院各科室的管理中放射科
少儿图书馆工作千头万绪,而培养少儿图书馆意识则是诸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图书馆自身环境、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景式的分析,试图为少儿图书馆发展把脉问诊,推动少儿图书
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我院工作两年以上的女性护理人员48人,将其按盲目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4人与对照组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红外遥感资料对青海地区中强地震以及系列震群进行研究。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地震热红外时空演化图分析知,异常总体特征为出现—最大—消失的过程,异常都出现在震中附近区域,地震热红外异常形态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地震热红外异常时序曲线基本上很好地对应了地震的发生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