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职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进一步解释了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列举了职校一些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并分析了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从而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职校学生;管理工作;关键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否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职校学生工作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高素质、高技能、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这就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挑战,也给职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作为辅导员的基本要求
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我国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功底,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而要坚持这个标准,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其次,辅导员工作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这就需要辅导员做到“三心”:第一,细心。现在职校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90年代,在蜜罐中长大,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打击。进入职校后,新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些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这就需要辅导员独具慧眼,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对带新生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第二,爱心。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第三,耐心。与学生谈心和走访学生寝室,这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辅导员来帮助解答,学习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等等,这就需要辅导员要非常有耐心,仔细聆听,一一解答。
其三,辅导员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一, 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辅导员是教师,就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教育者思想道德越高尚,思想教育就越有说服力。要以德服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人。第二, 辅导员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辅导员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主体,基础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而辅导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理论素养,为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三, 辅导员要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需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在工作中很迫切,也很必要。现在的职校学生或多或少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存在一些偏差,作为辅导员或班主任,我们要多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更多的解决自身和学生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第四, 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具备创新精神。辅导员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要大胆创新,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要敢于否定旧的经验,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要敢于否定常规,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制度等。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开辟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三、严峻的现实及形成原因的分析
纸上谈兵何其容易,但是真正要开展实际的工作却有相当大的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辅导员和班主任已经做到了上述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应该做到的一切,但他们还是没有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的原因。这一切与当代职业院校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关。
职业院校现状:首先,当今职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工作体系复杂,工作内容繁杂,学生管理者无法避免每日陷于事务堆里,导致他们很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判断力等一抓到底,也很难有精力研究一些学生的工作规律、学生工作经验教训、当代职校学生的思想动态等问题,从而使管理表面化,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有些学生工作者、管理者、教育者的色彩太浓,致使很难形成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我们总是把学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归结为思想问题,并针对单个问题面向所有的同学进行训导,随着时间的延续,学生与辅导员的矛盾和对立日益增加,学生管理者即使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也很难使学生满意。再次,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网络在校园的迅速发展,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突出全面性、层次性和现代性。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者要具有更广泛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现实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被送出去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教育管理者业务水平不能跟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
怎样改变这些不好的现状呢?要改变这些现状,首要问题就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和改进对职校学生管理工作认识。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只依靠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合力,才能收到实效。再就是要加强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如要优化选留机制,广纳贤才,保证新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对现任辅导员,学校也应该积极鼓励并为其创造条件进修相关课程。
四、改革措施
认识了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我再次把班主任的工作做了重新的审视和反思,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才是干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一个好的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前面所提到几个条件,而且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争取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辅导员工作应提倡引导,应由管理转变为引导。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辅导员的角色应更多的是引导者,包括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发展性引导等。辅导员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有所启发、有所引导的话,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关爱和公正的师生关系。 其次,辅导员应提倡为学生服务,由管理转化为服务。辅导员起着管理的作用,他们处于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第一线,和学生保持着比较固定的直接联系。学校的每一项要求、每一次活动安排基本上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并布置到学生当中的。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服务为主,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尽一切力量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方面予以帮助引导,如帮助贫困生解决勤工助学、申请贷款的问题;组织大型课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注意了解倾听同学们对学校工作不足之处的批评建议,对于合理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学校反映。总之,要从全局着想,从点滴处着手,保障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
再次,辅导员工作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以人性化的操作来凝聚人心。职校学生工作传统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有时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以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
最后,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下转68页)(上接66页)体能动性。做学生管理工作,内因是决定因素,在工作中既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教育主体作用。一是培养学生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消除对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依赖思想,使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二是要增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在学风、校风建设,学校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五、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增加自身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无论多么艰巨的社会条件下,都不会出现教育不好的学生。所有的努力与付出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也是我们工作和奋斗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定在不断学习新型学生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大与学生理解和沟通的力度,把自己的工作再做细、做深。我相信,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教育、管理、引导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看到成效和回报。
【参考文献】
[1] 吴武典. 学校心理辅导原理[M].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 陈露晓. 高校学生管理手册[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润德. 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探索[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职校学生;管理工作;关键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否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职校学生工作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高素质、高技能、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这就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挑战,也给职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作为辅导员的基本要求
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我国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功底,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而要坚持这个标准,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其次,辅导员工作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这就需要辅导员做到“三心”:第一,细心。现在职校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90年代,在蜜罐中长大,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打击。进入职校后,新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些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这就需要辅导员独具慧眼,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对带新生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第二,爱心。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第三,耐心。与学生谈心和走访学生寝室,这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辅导员来帮助解答,学习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等等,这就需要辅导员要非常有耐心,仔细聆听,一一解答。
其三,辅导员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一, 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辅导员是教师,就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教育者思想道德越高尚,思想教育就越有说服力。要以德服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人。第二, 辅导员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辅导员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主体,基础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而辅导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理论素养,为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三, 辅导员要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需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在工作中很迫切,也很必要。现在的职校学生或多或少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存在一些偏差,作为辅导员或班主任,我们要多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更多的解决自身和学生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第四, 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具备创新精神。辅导员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要大胆创新,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要敢于否定旧的经验,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要敢于否定常规,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制度等。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开辟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三、严峻的现实及形成原因的分析
纸上谈兵何其容易,但是真正要开展实际的工作却有相当大的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辅导员和班主任已经做到了上述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应该做到的一切,但他们还是没有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的原因。这一切与当代职业院校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关。
职业院校现状:首先,当今职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工作体系复杂,工作内容繁杂,学生管理者无法避免每日陷于事务堆里,导致他们很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判断力等一抓到底,也很难有精力研究一些学生的工作规律、学生工作经验教训、当代职校学生的思想动态等问题,从而使管理表面化,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有些学生工作者、管理者、教育者的色彩太浓,致使很难形成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我们总是把学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归结为思想问题,并针对单个问题面向所有的同学进行训导,随着时间的延续,学生与辅导员的矛盾和对立日益增加,学生管理者即使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也很难使学生满意。再次,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网络在校园的迅速发展,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突出全面性、层次性和现代性。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者要具有更广泛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现实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被送出去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教育管理者业务水平不能跟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
怎样改变这些不好的现状呢?要改变这些现状,首要问题就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和改进对职校学生管理工作认识。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只依靠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合力,才能收到实效。再就是要加强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如要优化选留机制,广纳贤才,保证新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对现任辅导员,学校也应该积极鼓励并为其创造条件进修相关课程。
四、改革措施
认识了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我再次把班主任的工作做了重新的审视和反思,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才是干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一个好的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前面所提到几个条件,而且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争取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辅导员工作应提倡引导,应由管理转变为引导。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辅导员的角色应更多的是引导者,包括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发展性引导等。辅导员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有所启发、有所引导的话,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关爱和公正的师生关系。 其次,辅导员应提倡为学生服务,由管理转化为服务。辅导员起着管理的作用,他们处于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第一线,和学生保持着比较固定的直接联系。学校的每一项要求、每一次活动安排基本上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并布置到学生当中的。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服务为主,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尽一切力量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方面予以帮助引导,如帮助贫困生解决勤工助学、申请贷款的问题;组织大型课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注意了解倾听同学们对学校工作不足之处的批评建议,对于合理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学校反映。总之,要从全局着想,从点滴处着手,保障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
再次,辅导员工作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以人性化的操作来凝聚人心。职校学生工作传统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有时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以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
最后,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下转68页)(上接66页)体能动性。做学生管理工作,内因是决定因素,在工作中既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教育主体作用。一是培养学生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消除对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依赖思想,使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二是要增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在学风、校风建设,学校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五、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增加自身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无论多么艰巨的社会条件下,都不会出现教育不好的学生。所有的努力与付出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也是我们工作和奋斗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定在不断学习新型学生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大与学生理解和沟通的力度,把自己的工作再做细、做深。我相信,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教育、管理、引导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看到成效和回报。
【参考文献】
[1] 吴武典. 学校心理辅导原理[M].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 陈露晓. 高校学生管理手册[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润德. 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探索[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