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树木栽培技术关键点分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需要切实开展好营林造林工作。这就要求林业技术人员把握好林木种植的要点,进而充分发挥出林木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的功效。从林木栽培技术要点入手,讨论了树木栽培前的准备工作,阐述了林木栽培要点,分析了我国林木栽培发展方向,希望继续促进林业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树木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2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3.3       文献标志码:B
  1   林木栽培技术要点
  一是,在种植林木前期需要在林区开挖沟槽,确保深度合理,之后根据林木的高度、胸径、根系发育等情况进行合理种植,制订灌溉和排水方案;二是,不同林木的抗旱和抗寒能力也存在差异,需要做好相关保护措施,比如冬季需要对林木供水灌溉,避免苗木冻伤;三是,在林木不同生长阶段也需要合理施肥,以此来提升林木的生长水平;四是,在整个林木栽培环节,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都需要做好详细记录,进而不断完善林木栽培手段[1]。
  2   树木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2.1   选种与催芽
  我国林木种类繁多,并且不同植被的生存条件存在差异,要求切实做好品种选择工作,这是保证林木成活率的关键。一方面要求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分析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林木品种选择,比如邻近黄土高原地区所种植的树种应具有树冠浓密、根系发达、根蘖性强、蒸发量小等特点;另一方面需要全面分析林业结构,制订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种植方案,对植被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在催芽过程中,针对果皮坚硬的种子,如刺槐、皂角一般采用热水催芽法,水温80~90 ℃,热水和种子的比例为2∶1,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干瘪种子和未发生膨胀的种子捞出之后放在筐篓中,用草帘覆盖2~3 d。
  2.2   改良林地
  在林木栽培的过程中,林木的生长环境至关重要,因此林业技术人员需要改良林地环境,为林木提供良好繁育空间,此过程应合理调整土壤结构,全面分析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化学元素,之后可采取人工调节以及药物调节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升林木的抗病害能力,最终提高其成活率[2]。以樟子松为例,适宜生长在轻盐碱或无盐碱的沙壤土上,如果在沙化地区种植,需要分析植被群落的结构,同时需要考虑地形,比如有刺槐、侧柏、臭椿等乔木沙棘、花椒等灌木种植在阳坡;油松、山杏等种植在阴坡,不同林木的种植密度也存在差异,比如刺槐营造薪炭林以及水土保持林,保留苗木4 950 株/hm2。此外,由于甘肃地区的气候较干旱,选择好地块后还要采取抗旱、防洪措施,种植后的种子需要合理灌溉、清除地表杂草。
  2.3   优化林区环境
  在甘肃地区最佳的整地时间是9—11月,整地工作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切实保证植被成活率,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将根系控制在40~50 cm,然后施加土壤改良剂或者生物质碳,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改良,提升蓄水能力;另一方面,使用生物质炭能够平衡土壤中氮元素、磷元素,防止养分流失,以满足林木生长的需求。
  2.4   林木移植
  在林木栽培技术中,林木移植是重要的技术措施,通过该方法可以为林木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保证其成活率。不论是幼苗还是成年林木,在移植期间都需要保证根系的完整性。此外,在移植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林木的生长习性、温度以及降水等条件,制订出科学的移植方案。在林木起苗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根系造成损害,所以需要切实做好保护措施,比如萌芽力较强的刺槐在栽植前要进行截干、去梢。
  2.5   林木运输
  其一,使用草绳固定林木的树干和根部;其二,根据树体大小合理摆放林木;其三,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麻绳固定,避免颠簸导致外表受到损伤;其四,运输时间在清晨或夜间,以避免高温导致水分散失过多,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定时洒水或做好遮阴处理。
  3   林木栽培要点
  3.1   开挖种植穴
  培育树苗前期需要确定林木的种植深度,然后开挖种植穴,根据林木根系情况确定种植穴的大小,一般深度为50 cm,并且要确保底部带有15 cm厚的松软土层。之后需要竖直放置树苗,轻轻向上提拉,确保其根系充分舒展,然后对土壤施肥,需施加腐熟的粪肥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回填表土、踏实。比如樟子松栽植深度一般不小于40 cm,以增強其抗旱能力。
  3.2   合理浇水
  林木栽培通常集中在春季,这是由于该时段冰雪消融,土壤水分较大,能够满足根系所需的水分。幼苗生长期需要制订科学的浇水计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浇水,如果降水较多则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影响根系吸收氧气。要科学灌溉,需要全面分析植被的生长习性,比如夏季一般在清晨浇水,浇水后可避免气候温度过高致使植被枯萎。此外,为了避免根系水分的蒸发散失,需要采取覆盖地膜的处理方式。
  3.3   科学施肥
  春季和夏季是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林业技术人员合理施加氮肥,而秋季侧重补充磷肥与钾肥,进入冬季需要合理施加有机肥。目前林区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施肥方法,一是环状沟施肥法;二是挖穴施肥法。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良好施肥效果,其中环状沟施肥法施肥效率更高。
  3.4   适当修剪   不同的林木开花期、生长期都存在差异性,所以修剪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林业技术人员结合林木的品种和生长习性确定不同的修剪方式,比如部分林木顶端优势明显,在修剪过程中需要确保林木主干的绝对生长优势;喜光树种要通过修剪张开枝条角度,可设计为开心树形,进而提升林区的通风和采光效果,促进花芽发育。此外,由于不同树种的耐修剪能力存在差异,需要得到重视,比如大叶黄杨等植被的生长能力强、修剪性能好,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修剪措施。如果树势较强,在修剪过程中可以采取轻剪的方法,保留更多花芽,促进短枝生长,以此缓和树势。道旁树在修剪过程中要重视造型,增强其美观性。
  3.5   清除杂草
  在林木培育过程中大量杂草生长会与目标树争夺养分和水分,严重影响树势,还会为大量细菌的滋生提供环境,导致病虫害出现,所以需要林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林间除草工作。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在杂草刚生长的时段采取人工除草措施;其二,使用药剂除草,应使用草甘膦18~30 kg/hm2,兑水配制成600~900倍液,然后喷洒在地表,可以起到化学除草效果;其三,需要调整幼苗种植时间,通过提前或者延后种植幼苗与杂草生长旺盛期错开,让林木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3.6   缠干
  在林木生长期间如果遇到大风导致树枝、树干侧弯甚至折断,会严重影响林木的成活率,所以林业技术人员要根据林区气候特征合理保护树枝、树干,进而提升植被的抗风能力。此外,甘肃地区冬季气温偏低,为了避免植被冻伤和冻死,可利用草绳缠绕林木的树干和分枝,提升其抗寒能力,减少水分蒸腾。
  3.7   病虫害防治
  其一,在树干距离地表1~1.5 m的部位涂白,可以有效破壞天牛产卵的环境;其二,通过打洞的方式,将呋喃丹等药剂注入树根,随着树根吸收药物,逐渐将药剂输送到树枝和叶片部位,害虫吸食后就会中毒死亡,针对蚜虫、介壳虫可以起到有效防治效果;其三,需要在树干涂抹粘虫胶,通过该方式可以消灭松毛虫等在树干上攀爬的害虫;其四,需要在栽培前期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由于害虫生长和繁殖速度较快、破坏性较强,因此在林木栽培初期需要做好观察工作,合理应用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控措施;其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林区病虫害防控工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监控,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害,避免对林业经济造成损失;其六,在林区多元化种植模式下,需要根据苗木的长势和抵御虫害的能力分区种植,可以把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的苗木转移到其他地方种植,也可以在周围种植抵抗力更强的树种。
  4   我国林木栽培发展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林木培育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地方林业部门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让从事林业种植的人员转变传统的栽培思想,积极引进嫁接、扦插、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如今,在林木的种植中开始采用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主要体现在种植的树种更加丰富,规划的区域更加合理等方面。此外,在林业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对新型的栽培技术加以利用可以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为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结束语
  甘肃省受温带季风气候以及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整体气候较干旱,林木栽培可以发挥涵养水源与防风固沙的作用。为了提升林木栽种水平,需要做好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把握林木栽培要点,提高林木品质,发挥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 1 ] 赵红霞.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22(11):157,160.
  [ 2 ] 王剑峰.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11(7):126.
其他文献
摘 要:合理控制生姜的种植密度是保障生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密度的不同会对生姜生长的株幅、单株根状茎质量、株高、主茎叶片数以及株行间的透光通风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生姜种植密度差异对种植效果影响的研究,可以有效探索出最大限度提高生姜种植质量和产量的途径。通过分析生姜的特点及种植要求,对不同密度下生姜种植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了部分提高生姜种植产量及质量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不同密
摘 要:通过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展开研究,阐述了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现状和作用,然后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论述,主要包括选种和处理、苗圃的选择和管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旨在将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及先进的农业技术。玉米是农业种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地广泛种植。目前,玉米的产量虽然很高,但是受制于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始终达不到最为理想的状态。分析玉米的超高产育种理论及实践,利用科学的育种方法及先进的实践理念,提升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农户增加收入,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助力。  关键词:玉米种植;超高产育种;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
摘 要: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业体系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但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整体架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分析了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确保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实际效用。  关键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3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923.4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大米为云南省的主粮类别,水稻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回顾云南省稻种业发展历程,介绍了云南省稻品种变迁史,论述了发展新时代云南省稻种子产业,促进种子行业健康发展的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云南省;稻种业;变迁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29-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摘 要:近些年以来,国家对于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业资源丰富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当地的环境。所以,人们开始对林业造林技术以及林业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基于此,将结合实际经验,对林业造林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林业造林;林业保护;主要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25-02
摘 要:毛竹作为一种经济型竹种,在近年来受到经济的影响,浙江毛竹价格有所下降,毛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有所降低,因此提升毛竹笋竹两用林的生产力,培育更大径竹材成为毛竹笋竹两用林经营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首先简述了毛竹笋竹两用林,其次分析了造林、栽植、林地管护、病虫害防治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种植中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产品对农药的依赖,改善农产品自身品质并且改变生态环境,在农业种植中积极推广生物技术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对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作出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思考生物技术为农业种植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
摘 要:林业工程建设作为培育森林资源的重要主体,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林业工程建设水平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结合干旱地区实际情况,对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予以分析探讨,旨在有效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水平,并将林业工程调节气候、改善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优势充分发挥,以促进林木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