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繁荣发展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的调查与对策建议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ffan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近年来在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研究、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如认识不够到位,哲学社会科学还没有被放在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得到足够重视,应用对策研究力度不够,服务社会、服务决策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减弱,新兴学科发展缓慢,人才流失严重,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这些困难与问题,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可通过设立人大代表议案专家咨询委员会、省政协委员提案专家咨询委员会、项目专家论证制等措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研究体制改革、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学科建设和阵地建设、增加经费投入等措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使社科界真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其他文献
本文以约翰·齐曼的为解读蓝本,通过对书中关于科学的比喻--"地图"这一关键概念的分析,梳理了齐曼所阐述的科学社会性的基本观点.在这本著作中,齐曼认为科学是一种独特的社会
尽管后现代性是否是一个与当代中国思想事实相关的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 ,当代传媒却急不可耐地率先给自己贴上了后现代的标签——后现代的诸多特点在传媒娱乐板块已日益昭显。
目的了解山东省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特点,为自杀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内随机选取四县三市的7家综合医院急诊科或内科为调查点,收集2003年1~9月同意被调查的自杀未遂者
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伦理文化传统 ,问题在于如何辨识和确认这种传统。伦理道德不过是人类应对现实生存中遭遇的人—天、人—己、义—利诸矛盾的对策选择以及由此生
我们根据对于中西哲学各自的特质是否有清楚的认识和对于中国哲学之适应现代生活是否有自信心而将中西哲学的对话划分为四种范式 :无清楚认识而自信、无清楚认识而不自信、有
长期以来,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一个基本立场和观点,其实,道德并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是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发挥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在基于相似性的迁移研究中,表面特征和结构特征在类比提取过程中的作用是研究者关注的中心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的研究者在故事类比通达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有关表面特
课的教学应以"对话式"教学取代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实现教与学双向互动;应在课堂上虚拟社会实践"情境",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再生人"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现象,古往今来都有不少关于"再生人"的记录,但是这样一个现象,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无论在科学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再生人"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本文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 ,论述了货币的双重社会作用、对不同时期货币的不同社会批判和伦理反思 ,并论及了货币和社会互动的发展趋势。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