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诊断与治疗30例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我科各种急性脑血管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例78例,总结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拟定治疗对策。结果:等容性低钠血症20例,原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低容性低钠血症58例,原因主要为脑耗盐综合征。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低钠血症其发生机理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脑耗盐综合征以及呕吐、大量出汗、发热、饮食不当、大剂量脱水、水电解质不平衡等有关,针对其病因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脑耗盐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2-0092-01
  脑血管病急性期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6.5%[1]。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和癫痫发作,过去认为主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临床表现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但近期研究表明,利钠肽分泌增多的脑耗盐综合征发生率高于SIADH,在SAH患者中尤为明显。二者虽均表现为低钠血症,但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
  1 临床资料
  1.1 SLADH组 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58-74岁,平均70.8±6.8岁;经头颅CT诊断,脑出血10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5例,丘脑3例,脑干2例。出血量<30ml的3例,30-50ml的5例,>50ml的2例。脑梗死部位为基底节3例,丘脑3例,大面积脑叶梗死2例。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3例。
  1.2 CSWS组 12例,均为男性,年龄66-84岁,平均70.1±8.9岁,脑出血4例,脑梗死8例。脑室内出血2例,丘脑出血2例,出血量均<50ml。脑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例,丘脑1例,脑干梗死1例,大面积脑叶梗死3例。
  2 结果
  SIADH组 18例经适当补钠,限水治疗500-1000ml/h,适当给予地塞米松5-7d,13例纠正低钠,5例病情恶化死亡。CSWS组12例经治疗,计算补液、补钠量平均6-12g/d,4例大面积脑梗死、昏迷,最大补钠量40-50g/d。除2例死亡外,10例经治疗7-10d,复查实验室各项检查正常。
  3 讨论
  3.1 等容性低钠血症
  机制:为水潴留而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总体钠并不缺失,形成原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SIADH)。SIADH是由于在疾病的影响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对血浆渗透压不敏感或下丘脑-垂体轴丧失低渗血容量的反馈抑制而异常兴奋,导致下丘脑过度释ADH,从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造成水的排泄障碍,血液稀释,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而体内并非真正缺钠。
  诊断:SLADH诊断标准采用2003年Palmer提出的7条[2],本组病例有18例基本符合此诊断标准。此外,水负荷试验也是SIADH的诊断方法之一。当患者快速饮水(20ml/kg)至1500ml后,4h内排尿量达不到饮水量的65%,或5h内排尿量达不到饮水量的80%,此时可诊断为SIADH,但需除外肾上腺或肾功能不全。水负荷试验虽被认为是SIADH的决定性诊断依据,但对血钠<124 mmol/L,并有低钠血症症状的患者是非常危险的。测量血和尿ADH水平是另一辅助诊断方法,然而ADH并非SIADH的特异性指标,因为影响ADH释放的因素很多,如低血容量、正压通气、疼痛、应激反应、恶心及呕吐等,均可刺激ADH分泌增加,对ADH水平的评估应当慎重。
  治疗:SIADH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限制水摄入,每日液体摄入量应控制在800~1000 ml,造成水的负平衡,2~3d后血钠水平回升,轻症患者限制水摄入便可奏效。重症患者可补充ACTH,肌内注射2次/d,每次25U,以纠正ADH和ACTH水平的失衡;目前研究最多的是ADHV2受体拮抗剂,为治疗SIADH开辟了新的领域。
  3.2 低容性低钠血症
  机制:失钠的同时也失水,形成原因主要为脑耗盐综合征(CSWC)。CSWC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
  诊断: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Uygun等提出的6条,本组12例符合此标准。
  治疗:主要是补充钠与水,纠正低血钠与低血容量,改善脑灌注压与脑供血供氧,同时注意补钾及纠正酸碱平衡。血钠>125mmol/L补等渗盐水,血钠<125mmol/L补高渗盐水,补钠量参照以下公式计算:补钠量=(125mmol/L-实测血清钠)×0.6(女性0.5)×体重(kg)或(142mmol/L-实测血清钠)×0.2×体重(kg)。补钠速度过快易发生脑桥脱髓鞘病变,其表现为隐匿性四肢软瘫、意识改变、脑神经异常及假性延髓性麻痹等。每天血钠升高幅度不应超过12mmol/L,有学者建议补钠早期每天血钠升高幅度<8-10mmol/L;盐皮质激素有较强促进肾脏钠再吸收和水潴留的作用,在配合纠正低钠血症时,可口服氟氢可的松0.1-0.2mg/d,分2次服用或静脉注射醋酸氟氢松0.2mg/d,使用时要注意肺水肿、低钾和高血压等并发症。
  4 SIADH与CSWS的鉴别
  曾有将CSWS误诊为SIADH而限制液体摄入量,从而加重神经系统损害、导致不良后果的报道。因此,正确区分SIADH与CSWS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强调的是,细胞外液容量是唯一区别SIADH与CSWS的可靠指标。体重测量与中心静脉压检测相结合的判断方法简单有效。此外,应用核素稀释法测定血容量(血容量<35ml/kg或全血容量<60ml/kg),可帮助判断CSWS。其他实验室检查还有红细胞比容、血尿素氮和尿钠测定。实验室条件有限时,可采取试验性治疗。
  总之,已明确脑血管病并发的低钠血症大多是CSWS所致,其与SIADH的主要区别是血容量降低。血容量判定以中心静脉压(上腔静脉)结果最为准确、便捷和实用。SIADH和CSWS的主要治疗除补钠外,前者以限水为主,后者则以补水为主。在纠正低钠血症时,需特别注意每日或每小时血钠的提升速度,以避免脑桥中央和脑桥外脱髓鞘病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丰平.急性脑卒中并发低钠血症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3,3:107-108.
  [2]谭方伦,李昌臣,颅脑外伤与低钠血症[J].医师进修杂志,20(8):394-395.
其他文献
“今天太冷了!”“简直冻死人了”……这是最近一个月来,人们最常谈论的话题。  “人们怕冷一则缘于气温骤降,二则缘于身体的御寒能力越来越差了。”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德泉认为,现代人怕冷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首先,是因为人们晒太阳少,体内阳气不足。一般来说,老年人最容易怕冷,这是因为他们体内血液循环较差,阳气不足。许多中青年人,尤其是女性,大多属于阳虚体质,因此更易怕冷,气温稍有下降,她
桩基础是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其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土建中均广泛应用,仅我国年均用桩量就有百万根以上,费用约占工程总造价的25%。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
那段林阴道上,只要是晴朗的早晨,就能看到一对老年夫妇。妻子在丈夫的搀扶下来回地散着步,因为她偏瘫了,得由丈夫搀扶着才能行走。丈夫搀扶着偏瘫的妻子在这段林阴道上散步,已持之以恒地坚持了10年多,妻子也由先前每行走一步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到如今只由丈夫轻轻地搀扶着就能顺利地前行了。搀扶人生,使他们共同闯过了生活中的重重困境,不断地实现着美好的人生。  1996年春天,刚过完60岁生日的妻子不幸患了脑血
河南省卫生厅、省教育厅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对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工作。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河南即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兰考县等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