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毒素与抗人T细胞CD5单抗偶联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质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mordica charantia种子中分离出的两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Momordin 1及Momordin 2),在无细胞体系中对蛋白质合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它们抑制蛋白质合成50%所需浓度(IC50)分别达到1.4×10-10mol/L和1.5×10-10mol/L。但对完整细胞的毒性很低(IC50>10-6mol/L)。它们与抗人T细胞单抗H65(抗CD5)偶联制成两种单链免疫毒素(H65—MOR1和H65—MOR2),对靶细胞Molt—4有较强细胞毒作用,IC50分别为8.0×10-9mol/L和6.0×10-9mol/L,但对非靶细胞Daudi则无毒性。此外,H65—MOR2对经有丝分裂原刺激的人血T细胞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对DNA的IC50为4.5×10-9mol/L。克隆培养试验表明,在浓度为10-8mol/L时,H65—MOR2可杀死3.3log(>99.9%)的Molt—4细胞而对骨髓中造血祖细胞的生长无影响。用无关抗体抗尿激酶单抗N34与Momordin 2制成的免疫毒素对Molt—4细胞和T细胞均无明显细胞毒性。这些结果提示、这类免疫毒素在骨髓移植及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病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DNA片段,利用30种针对HLA—DR不同等位基因DNA的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检测了255例随机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的HLA—DR亚型的基因频率,并与日本人HLA—DR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该检测方法用血量少,特异性强,SSO作为一种分型制剂可长期使用,从而为临床上应用此技术检测与疾病相关的HLA—DR抗原提供了依据。
本文对67例湖南籍汉族人DR亚区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先用类特异性放大引物扩增所有的DRB基因,SSO探针杂交后分为DR1—DRB1,DR2—DRB1,DR4—DRB1,DR52—DRB3,DR52相关的DRB1组。然后,每组用一对组特异性放大引物扩增,SSO杂交后能确定55个DR等位基因(包括类特异放大后杂交确定的DRB1*07,09,1001,DRB4*0101,DRB5*0101,0102
期刊
期刊
采用PCR方法分析了27名正常中国人基因组中α1型干扰素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表明,迄今所报道的3种IFN—α1等位基因可以分为两类,两者在氨基酸水平上表现在第158位的差异,一类为 "L" 类(158Leu),它包括IFN—α1a和IFN—α1b;另一类为 "V" 类(158Val),它包括IFN—α1c,占所测样品的59.3%,提示至少在部分中国正常人基因组中 "V" 类IFN—α1等位基因占有
本文对中国人DR9纯合细胞SMY—23A在细胞学分析的基础上作了DRB基因第二外显子核苷酸顺序分析。结果表明,SMY—23A在细胞学上与国外DR9纯合分型细胞有很大差别,即不显示相应的Dw23特异性。但在所检测的DRB1、DRB4和DRB7核苷酸顺序中,未发现独特结构。提示更广泛分析的必要性。
补体第二成份(C2)的缺乏为至今发现的最常见的补体缺乏情况。美国白人资料表明,C2基因的不表达(C2Q0)总在特异的MHC—扩展单体型中。在我们检测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家系的MHC—扩展单体型过程中,在23个家系72名成员中共检出3个C2Q0个体。在其6条染色体上,未发现完全相同的MHC—扩展单体型。与C2Q0连锁最紧密的为BfS(5/6),次为C4B2(3/6)、HLA—A11(K2/5)与H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