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秀的意志品质是构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要素之一,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教学 意志品质
优秀的意志品质是构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要素之一,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青少年良好个性的重要内容,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
一、意志及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意志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行动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不同,构成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合称为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定性。
1、独立性就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獨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独立性不同于武断。武断表现为置周围人们的意见于不顾,而一意孤行。独立性是和理智地分析吸引周围人们的合理意见相联系的。
2、果断性就是指一个人能在需要立即行动时,豪不犹豫,甚至有生命危险也敢作敢为,适时而迅速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不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
3、自制性指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实际行动中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促使自己去执行一经采取的决定,并且能够战胜与执行决定有妨碍的种种因素。它是以组织性、纪律性和情感的稳定性为前提条件的。
4、坚定性又称顽强性。它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具有坚定性的人,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坚定的表现。
二、在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的策略
1、师在课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头吃苦耐劳,不畏严寒酷暑,与学生一起做准备活动,示范动作要准确、规范、语言表达要清晰,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练习时要认真辅导,耐心帮助后进的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面对种种困难,要坚持到底,敢于拼搏,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去激发后进生,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2、在教学过程中,用规程和规则规范学生动作,增强学生的自学性和自制性。
从体育教学的集合、整队、队形变换、队列练习、动作的学习到比赛,都有相应的规程和规则。特别是在比赛中有了规则,才能有输赢之分,才能做到公正、合理,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参加运动的学生的行为也就受到了规则的约束,懂得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如何做什么等等,这就增强了他们行动的自觉性和自制性。体育运动离不开竞赛,而一切竞赛都订立了不同的规程和规则,如田径、球类、体操等。尤其是一些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射击等,练习更为严格、规范性更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体育运动的规程、规则作为学生行为的规范,使其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
3、区别对待。
教学中要因人而异,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个性不同。有的沉默寡言,情绪平淡;有的活泼好动,性格急躁;有的适应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这些个性对意志品质的培养各有利弊。如第一种稳沉、自制力强,但缺乏勇气,拼搏精神;第二种好胜心强,勇敢,但自制力差,易波动;第三种,善于思考问题,但容易思想分散,练习不够认真,怕吃苦,根据这些特点,教师要善于下面引导,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决不能作曲主观意识去磨平每个人的“棱角”。
4、在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早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加早操锻炼,人人严格遵守纪律,不能无故缺席。要严格考勤制度。另外,体育组以及学生干部要协助学生配合班主任,共同监督,互相检查评比,杜绝早操时间学生睡懒觉的坏现象。另外,根据季节气候变化,早操内容,夏天安排集体在规定操场做广播体操之外,不可以安排其他项目:如定位操、武术操等。冬天安排跑步,在校田径场跑,或外出跑。外出跑要注意安全,班上的优育委员、班干、每个宿舍的小组长要负责起来。要求每人参加锻炼,除了有病之外不得缺席,形成一个制度。
课外活动是全面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黄金时间,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途径之一,除有病的学生外,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教师要和班主任、学生会、体育部配合好,合理安排场地,组织班与班、年级与年级的体育比赛活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拔河等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5、在疲劳状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是惰性、畏难、恐惧、抑制性,而我们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是克服肌肉的惰性和抑制,如每学年的中长跑教学,学生常有恐惧感,不愿参加跑步。但中长跑教学最能锻炼学生的坚持性、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虽然中长跑最后都是疲劳状况下完成,但是学生能否坚持到底,最终还是依靠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完成。如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缩短跑距,增加练习组数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完成任务。也可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赛紧张、激烈的气氛下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改变跑的环境,带领学生到郊外进行越野跑,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在环境的改变中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教学 意志品质
优秀的意志品质是构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要素之一,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青少年良好个性的重要内容,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
一、意志及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意志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行动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不同,构成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合称为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定性。
1、独立性就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獨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独立性不同于武断。武断表现为置周围人们的意见于不顾,而一意孤行。独立性是和理智地分析吸引周围人们的合理意见相联系的。
2、果断性就是指一个人能在需要立即行动时,豪不犹豫,甚至有生命危险也敢作敢为,适时而迅速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不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
3、自制性指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实际行动中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促使自己去执行一经采取的决定,并且能够战胜与执行决定有妨碍的种种因素。它是以组织性、纪律性和情感的稳定性为前提条件的。
4、坚定性又称顽强性。它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具有坚定性的人,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坚定的表现。
二、在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的策略
1、师在课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头吃苦耐劳,不畏严寒酷暑,与学生一起做准备活动,示范动作要准确、规范、语言表达要清晰,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练习时要认真辅导,耐心帮助后进的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面对种种困难,要坚持到底,敢于拼搏,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去激发后进生,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2、在教学过程中,用规程和规则规范学生动作,增强学生的自学性和自制性。
从体育教学的集合、整队、队形变换、队列练习、动作的学习到比赛,都有相应的规程和规则。特别是在比赛中有了规则,才能有输赢之分,才能做到公正、合理,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参加运动的学生的行为也就受到了规则的约束,懂得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如何做什么等等,这就增强了他们行动的自觉性和自制性。体育运动离不开竞赛,而一切竞赛都订立了不同的规程和规则,如田径、球类、体操等。尤其是一些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射击等,练习更为严格、规范性更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体育运动的规程、规则作为学生行为的规范,使其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
3、区别对待。
教学中要因人而异,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个性不同。有的沉默寡言,情绪平淡;有的活泼好动,性格急躁;有的适应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这些个性对意志品质的培养各有利弊。如第一种稳沉、自制力强,但缺乏勇气,拼搏精神;第二种好胜心强,勇敢,但自制力差,易波动;第三种,善于思考问题,但容易思想分散,练习不够认真,怕吃苦,根据这些特点,教师要善于下面引导,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决不能作曲主观意识去磨平每个人的“棱角”。
4、在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早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加早操锻炼,人人严格遵守纪律,不能无故缺席。要严格考勤制度。另外,体育组以及学生干部要协助学生配合班主任,共同监督,互相检查评比,杜绝早操时间学生睡懒觉的坏现象。另外,根据季节气候变化,早操内容,夏天安排集体在规定操场做广播体操之外,不可以安排其他项目:如定位操、武术操等。冬天安排跑步,在校田径场跑,或外出跑。外出跑要注意安全,班上的优育委员、班干、每个宿舍的小组长要负责起来。要求每人参加锻炼,除了有病之外不得缺席,形成一个制度。
课外活动是全面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黄金时间,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途径之一,除有病的学生外,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教师要和班主任、学生会、体育部配合好,合理安排场地,组织班与班、年级与年级的体育比赛活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拔河等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5、在疲劳状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是惰性、畏难、恐惧、抑制性,而我们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是克服肌肉的惰性和抑制,如每学年的中长跑教学,学生常有恐惧感,不愿参加跑步。但中长跑教学最能锻炼学生的坚持性、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虽然中长跑最后都是疲劳状况下完成,但是学生能否坚持到底,最终还是依靠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完成。如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缩短跑距,增加练习组数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完成任务。也可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赛紧张、激烈的气氛下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改变跑的环境,带领学生到郊外进行越野跑,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在环境的改变中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