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时代人对自然和未来的责任——约纳斯责任伦理之内在进路探析

来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在根本上是由现代科技的实用主义实践造成的,其理论根源在于西方传统哲学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性理解。汉斯·约纳斯拒斥现代科技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作一种“利用”关系来对待,反思并批判了西方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论理解,进而用人本论解释康德的绝对命令,提出了独特的环境伦理理论:一方面,在一般哲学问题上将心灵哲学推进并转变为超越传统二元分立的人类本体论;另一方面,在环境问题上指出人类对于后代乃至整个生物圈都负有责任。约纳斯的论点对于思考科技发展以及环境伦理问题提供了颇有
其他文献
当代青年生命及其认知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性,其身心发展变化剧烈化、健康意识弱化、责任意识淡漠化、适应能力弱化、生活方式霸权化,而青年生命观教育范式的构建,必须
1关于"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教育.在中师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应大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开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我以为应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行为.
瑞典历次的公民选举都达到了较高的参与率,探究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在公民选举制度的设计上较为合理,重视选举活动的组织与准备,并且在选举活动过程中坚持便民、普遍、简便、经
我国《合同法》将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界定为拟制成年人,其所订合同为有效合同。但是,仅以劳动并获取收入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克服以往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要地不要人的发展方式,尊重城乡居民的主体地位,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解决进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