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飞逝如电,不知不觉间已经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岗位上辛勤工作十个年头了。十年的辛苦与付出,让我深切认识到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真的极不简单,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特殊教育学校十年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与同行共勉。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特殊学生,每一个都伴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也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存在着极大的个别差异,仅表现在对体育的兴趣上,也呈现着不同的倾向:有的对速度项目感兴趣,有的则喜欢投掷项目;有的喜欢弹跳项目,有的则喜欢游戏项目……作为特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尊重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充分尊重每一个特殊学生,信任他们,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异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他们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比如,我到特校后,发现他们因为住校,课余生活非常单调。他们的精力充沛,愿意参加一些他们喜欢的体育锻炼。所以我就组建了田径和男子篮球两支课余训练队,并针对聋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精心编制训练计划,组织训练。他们进步很快,通过四年的努力,田径队代表渝北区参加市残运会,夺得田径单项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聋人男子篮球队也在市残运会上,勇夺银杯,使渝北区残疾人代表团的成绩一下就从前一届的倒数第三,上升到顺数第三。
2.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特殊学生的健康心态
游戏这种教学形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特殊学生,由于自身一定的生理缺陷,处处性格是极其怪异的。他们一言不合,就容易发生极其尖锐的矛盾。通过游戏这种教学形式,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养成作用异常明显。
3.积极培养特殊学生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拔河比赛中,因我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意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賽的机会。我训练的男子篮球队中有一名学生叫卢强,这个学生个性很强,眼里揉不得沙子,经常在学校的教学比赛中,因为我的裁判等原因,与其他学生起冲突。我就常常主动找他谈心,同时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他,使他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他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4.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特殊学生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
5.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6.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特殊学生,每一个都伴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也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存在着极大的个别差异,仅表现在对体育的兴趣上,也呈现着不同的倾向:有的对速度项目感兴趣,有的则喜欢投掷项目;有的喜欢弹跳项目,有的则喜欢游戏项目……作为特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尊重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充分尊重每一个特殊学生,信任他们,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异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他们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比如,我到特校后,发现他们因为住校,课余生活非常单调。他们的精力充沛,愿意参加一些他们喜欢的体育锻炼。所以我就组建了田径和男子篮球两支课余训练队,并针对聋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精心编制训练计划,组织训练。他们进步很快,通过四年的努力,田径队代表渝北区参加市残运会,夺得田径单项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聋人男子篮球队也在市残运会上,勇夺银杯,使渝北区残疾人代表团的成绩一下就从前一届的倒数第三,上升到顺数第三。
2.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特殊学生的健康心态
游戏这种教学形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特殊学生,由于自身一定的生理缺陷,处处性格是极其怪异的。他们一言不合,就容易发生极其尖锐的矛盾。通过游戏这种教学形式,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养成作用异常明显。
3.积极培养特殊学生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拔河比赛中,因我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意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賽的机会。我训练的男子篮球队中有一名学生叫卢强,这个学生个性很强,眼里揉不得沙子,经常在学校的教学比赛中,因为我的裁判等原因,与其他学生起冲突。我就常常主动找他谈心,同时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他,使他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他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4.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特殊学生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
5.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6.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