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教学设计、实施步骤等展开讨论,并通过“超外差收音机的装配项目”这一实际案例对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能课中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电子技能课
近年来“普高热”持续升温,加之企业、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都给我们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加大改革力度、转变办学思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这成了当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展开各种尝试,在实践中摸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具有生命力的、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 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它的宗旨是把学生的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去,通过对一个具体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达到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以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技能,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因此,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故教学设计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 认真选取项目,这是开展项目教学的关键。
2. 强调学生主体,这是实施项目教学的中心。
3. 突出协作学习,这是完成项目教学的保证。
三、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根据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理念,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大体可分为如下四步:
1. 设置情景,示范操作,为项目教学开展作铺垫。教师首先选择合适的小项目进行示范操作,通过创设学生当前所学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近的情景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项目情境中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掌握示范项目的要点,为解决接下来的项目打下基础。
2. 确定项目,制订计划,为项目教学实施作准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搜集后,与教师一起分析探讨,确定具体的项目内容。学生再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制订项目计划,为顺利完成项目工程充分作好准备。
3. 分工合作,实施计划,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程。项目确定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源整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并形成合作关系,根据计划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程。
4. 学习交流,总结评估,提高项目教学质量。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共享,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与评估,发现相互间的差异,将项目成果总结提炼,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在电子技能课中的应用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步骤,我在电子技能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下面就以《电子装配工艺》课程中超外差收音机的装配项目为例作简单介绍。
该项目的教学应在学生掌握了电子领域中各种基本元器件知识及装配技能后进行。教师可在此之前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该项目内容。项目内容确定后,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各组学生自己分工对照收音机套件进行资料采集,具体分组如下:
1. 超外差收音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资料采集组。该组负责收集超外差收音机的组成框图,进行工作原理的简单分析;
2. 超外差收音机特殊元器件资料采集组。这组学生负责查找和整理收音机中一些特殊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主要技术参数等资料。如振荡线圈、中周、变压器、调谐电容、音量电位器等;
3. 超外差收音机装配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资料采集组。他们负责采集装配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如元件的成型、安装位置、焊接的注意事项等;
4. 超外差收音机的调试方法资料采集组。他们负责制定超外差收音机整机调试的步骤,为同学们提供正确的调试方法。
在分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以及学生之间的搭配,每组选出一到两个负责人,由负责人来具体协调组内人员的分工。对采集的资料先由各组组长进行筛选与汇总,然后提交给教师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各组推荐学生上台交流并统一整理成文,让每位同学共享。资料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装配与调试。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核心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发现问题,特别是要启发出现故障的学生去查找原因,利用现代化工具搜集排除故障的方法,然后整理成文,相互交流,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排故解难。
最后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总结与评估,根据每个学生在收音机装配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就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差异,让评估的过程成为总结旧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五、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须注意的问题
1. 选择项目时要给学生创新的空间。项目的选择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要给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创新空间,让他们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另外项目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提出项目时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项目确定后,教师应预先实施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知道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在哪里。
3. 评估项目时教师是关键。教师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由于受知识的限制,学生的设计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
可以说,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2]胡志红,李忠华,宋维源.项目教学法在力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
(江苏省苏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电子技能课
近年来“普高热”持续升温,加之企业、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都给我们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加大改革力度、转变办学思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这成了当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展开各种尝试,在实践中摸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具有生命力的、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 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它的宗旨是把学生的学习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去,通过对一个具体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达到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以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技能,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因此,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故教学设计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 认真选取项目,这是开展项目教学的关键。
2. 强调学生主体,这是实施项目教学的中心。
3. 突出协作学习,这是完成项目教学的保证。
三、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根据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理念,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大体可分为如下四步:
1. 设置情景,示范操作,为项目教学开展作铺垫。教师首先选择合适的小项目进行示范操作,通过创设学生当前所学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近的情景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项目情境中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掌握示范项目的要点,为解决接下来的项目打下基础。
2. 确定项目,制订计划,为项目教学实施作准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搜集后,与教师一起分析探讨,确定具体的项目内容。学生再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制订项目计划,为顺利完成项目工程充分作好准备。
3. 分工合作,实施计划,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程。项目确定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源整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并形成合作关系,根据计划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程。
4. 学习交流,总结评估,提高项目教学质量。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共享,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与评估,发现相互间的差异,将项目成果总结提炼,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在电子技能课中的应用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步骤,我在电子技能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下面就以《电子装配工艺》课程中超外差收音机的装配项目为例作简单介绍。
该项目的教学应在学生掌握了电子领域中各种基本元器件知识及装配技能后进行。教师可在此之前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该项目内容。项目内容确定后,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各组学生自己分工对照收音机套件进行资料采集,具体分组如下:
1. 超外差收音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资料采集组。该组负责收集超外差收音机的组成框图,进行工作原理的简单分析;
2. 超外差收音机特殊元器件资料采集组。这组学生负责查找和整理收音机中一些特殊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主要技术参数等资料。如振荡线圈、中周、变压器、调谐电容、音量电位器等;
3. 超外差收音机装配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资料采集组。他们负责采集装配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如元件的成型、安装位置、焊接的注意事项等;
4. 超外差收音机的调试方法资料采集组。他们负责制定超外差收音机整机调试的步骤,为同学们提供正确的调试方法。
在分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以及学生之间的搭配,每组选出一到两个负责人,由负责人来具体协调组内人员的分工。对采集的资料先由各组组长进行筛选与汇总,然后提交给教师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各组推荐学生上台交流并统一整理成文,让每位同学共享。资料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装配与调试。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核心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发现问题,特别是要启发出现故障的学生去查找原因,利用现代化工具搜集排除故障的方法,然后整理成文,相互交流,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排故解难。
最后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总结与评估,根据每个学生在收音机装配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就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差异,让评估的过程成为总结旧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五、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须注意的问题
1. 选择项目时要给学生创新的空间。项目的选择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要给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创新空间,让他们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另外项目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提出项目时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项目确定后,教师应预先实施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知道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在哪里。
3. 评估项目时教师是关键。教师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由于受知识的限制,学生的设计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
可以说,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2]胡志红,李忠华,宋维源.项目教学法在力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
(江苏省苏州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