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儿童幸福发展的“贴心伙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chang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书包”是一种以大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集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为一体,支持学习者实现个性化无缝学习的智能移动终端。電子书包支持的教学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的发挥,更加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独特优势,推送学习任务,引导课前预习;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自主探究;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书包 教育信息化 儿童幸福发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0-01
  儿童幸福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心舒展自由,充满童心、童真、童趣,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获得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有充实的内心,有对探索的热爱,有收获的喜悦,真正体会到认知外部世界的美妙和快乐,潜能、天赋和才华得以充分开发。
  “电子书包”是一种以大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集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为一体,支持学习者实现个性化无缝学习的智能移动终端。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的发挥,更加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在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不再拘泥于学校与教师的限制,也不完全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而是使现实世界的物品互为连通,实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互联。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将电子书包的独特功能与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让“电子书包”成为儿童幸福发展的“贴心伙伴”。
  一、推送学习任务,引导课前预习。
  《三顾茅庐》一文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预习效果,教师先行通过电子书包构建的虚拟课堂向学生推送“预习指导”与“学习帮助”,链接文本、音频或视频,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指导生字词学习的微课,课文范读的录音,预习自我检测题等,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得、议而不决时可以按需取用。如学生对“顾、茅庐”等生词含义不理解,这时就可以点开了电脑屏幕上的“词典”,输入了这些关键词,屏幕就跳出了这些词语的解释,再用笔点到这个单词上时,“电子书包”就发出了标准的读音。预习自检作业直接显示在学生们的“电子书包”屏幕上,学生做完这道题后,系统自动给出了“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对做对的给予表扬的图标和悦耳的音乐,对做错的题目还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兴趣盎然,长此以往,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自主探究。
  电子书包凭借其强大的通讯功能和便携特征作为人体的延伸,与学习者形影相伴,学习者在真实与虚拟相交融的大环境中总是处于最佳学习状态。“电子书包”既是一个具有读写功能的书包,又是一个移动的即时交流工具,它既能提供学习的数字资源,也是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书包的功能,在课堂上实施个性化学习和以学定教、技术促教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检测的统计结果,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多主题的学习活动和设计多层面的学习任务,带领学生相互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学习检测中设计分层作业,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文本等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也可以多角度自由表达,可以给课文动画配音,还可以在了解诸葛亮、刘备人物形象后,设计微视频,并达到在同学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评价学习收获。电子书包的录音上传功能和评价奖励功能,既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朗读、背诵情况,还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与评议中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技巧,从而在语言情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拓展阅读。
  “电子书包”的海量信息是学生语文学习拓展视野、培养能力的有力支持。电子书包中大量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读写的素材。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在学完课文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可先让学生在电子书包听配乐朗读《出师表》,然后要求学生写下几句话送给诸葛亮,最后读一读同一学习小组组员所写的话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发挥电子书包“网络运维平台,应用软件云端部署,海量资源所需随取,满足多种应用模式要求”的功能,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教育和教学,可以促进儿童和谐、幸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斐,《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结构系统性变革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3(下)
  [2]蒋鸣和,《从电子书包到数字化学习》,中国教育报,2010-12-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44-01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学科能力培养是中学教学三大任务的中心环节,而思维能力培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学生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独立的学习历史知识并很好地运用历史知识。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思维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期刊
【摘要】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存、进步和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为推动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普及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追求进步、可塑性强,在高校教育阶段开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往往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將浅析高校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当前现状并提出一些实施建议,希望能促进高校环境
期刊
【摘要】在智慧校园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将面临管理理念、服务形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促进学习,促进信息交流,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指引下,顺应智慧校园的发展,改变图书馆简单服务部门的角色定位是当务之急。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可以从图书馆服务能力构建层次中获得启发。  【关键词】图书馆 智慧校园 高职院校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苏轼其人,一生坎坷跌宕。特别是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期间,苏轼游历赤壁,作上下两赋,千古传诵;垦城东一坡,以种田为生,悠然洒脱。然而苏轼的豁达洒脱不仅仅体现在诗词歌赋抑或流传下来的事迹之中。例如苏轼所做的美食“东坡肉”,从其来源、后世评论看,其中流露的不仅有黄州饮食文化,也有苏轼别样的情怀。  【关键词】东坡肉 苏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介绍了当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激励政策和科学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提
期刊
【摘要】随着深入的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也成为大家探讨的重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教学效益 课堂氛围 兴趣 多媒体教学 课文朗读 有效提问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43-0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形容新课程改革一点也不为过。
期刊
【摘要】物联网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为借阅者以及管理人员带来了便利,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图书的安全,为借阅者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本文从物联网技术概述展开研究,分析了智能图书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现实意义,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图书馆发展突出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机制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促进智能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图书馆 现实意义 突出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将翻译伦理与精神分析联系起来,对翻译中译者的移情进行精神分析。通过对探析译者在移情翻译过程中实现翻译伦理的过程,对译者的心理过程进行精神分析。  【关键词】精神分析 移情 翻译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1-01  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完全无意识
期刊
【摘要】鉴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条件各方面的限制,初中语文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目前有效教学的概念去衡量和观察现今的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学科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深入挖掘并有效运用现有的语文教学资源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初中语文 教学现状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出示媒体图片的时机。一般来说,主张出示媒体图片应当在语言文字之后。媒体图片必须是源于语言文字,又能超越语言文字。当描述内容较脱离学生的实际或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时,一般可采用媒体图片来辅助理解。媒体的设计要合理,既能“进”,又能“退”。  【关键词】时机 多媒体图片 语言文字 设计合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42-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