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书包”是一种以大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集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为一体,支持学习者实现个性化无缝学习的智能移动终端。電子书包支持的教学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的发挥,更加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独特优势,推送学习任务,引导课前预习;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自主探究;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书包 教育信息化 儿童幸福发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0-01
儿童幸福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心舒展自由,充满童心、童真、童趣,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获得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有充实的内心,有对探索的热爱,有收获的喜悦,真正体会到认知外部世界的美妙和快乐,潜能、天赋和才华得以充分开发。
“电子书包”是一种以大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集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为一体,支持学习者实现个性化无缝学习的智能移动终端。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的发挥,更加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在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不再拘泥于学校与教师的限制,也不完全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而是使现实世界的物品互为连通,实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互联。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将电子书包的独特功能与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让“电子书包”成为儿童幸福发展的“贴心伙伴”。
一、推送学习任务,引导课前预习。
《三顾茅庐》一文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预习效果,教师先行通过电子书包构建的虚拟课堂向学生推送“预习指导”与“学习帮助”,链接文本、音频或视频,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指导生字词学习的微课,课文范读的录音,预习自我检测题等,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得、议而不决时可以按需取用。如学生对“顾、茅庐”等生词含义不理解,这时就可以点开了电脑屏幕上的“词典”,输入了这些关键词,屏幕就跳出了这些词语的解释,再用笔点到这个单词上时,“电子书包”就发出了标准的读音。预习自检作业直接显示在学生们的“电子书包”屏幕上,学生做完这道题后,系统自动给出了“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对做对的给予表扬的图标和悦耳的音乐,对做错的题目还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兴趣盎然,长此以往,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自主探究。
电子书包凭借其强大的通讯功能和便携特征作为人体的延伸,与学习者形影相伴,学习者在真实与虚拟相交融的大环境中总是处于最佳学习状态。“电子书包”既是一个具有读写功能的书包,又是一个移动的即时交流工具,它既能提供学习的数字资源,也是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书包的功能,在课堂上实施个性化学习和以学定教、技术促教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检测的统计结果,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多主题的学习活动和设计多层面的学习任务,带领学生相互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学习检测中设计分层作业,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文本等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也可以多角度自由表达,可以给课文动画配音,还可以在了解诸葛亮、刘备人物形象后,设计微视频,并达到在同学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评价学习收获。电子书包的录音上传功能和评价奖励功能,既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朗读、背诵情况,还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与评议中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技巧,从而在语言情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拓展阅读。
“电子书包”的海量信息是学生语文学习拓展视野、培养能力的有力支持。电子书包中大量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读写的素材。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在学完课文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可先让学生在电子书包听配乐朗读《出师表》,然后要求学生写下几句话送给诸葛亮,最后读一读同一学习小组组员所写的话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发挥电子书包“网络运维平台,应用软件云端部署,海量资源所需随取,满足多种应用模式要求”的功能,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教育和教学,可以促进儿童和谐、幸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斐,《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结构系统性变革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3(下)
[2]蒋鸣和,《从电子书包到数字化学习》,中国教育报,2010-12-7
【关键词】电子书包 教育信息化 儿童幸福发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0-01
儿童幸福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心舒展自由,充满童心、童真、童趣,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获得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有充实的内心,有对探索的热爱,有收获的喜悦,真正体会到认知外部世界的美妙和快乐,潜能、天赋和才华得以充分开发。
“电子书包”是一种以大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集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为一体,支持学习者实现个性化无缝学习的智能移动终端。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的发挥,更加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在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不再拘泥于学校与教师的限制,也不完全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而是使现实世界的物品互为连通,实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互联。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将电子书包的独特功能与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让“电子书包”成为儿童幸福发展的“贴心伙伴”。
一、推送学习任务,引导课前预习。
《三顾茅庐》一文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预习效果,教师先行通过电子书包构建的虚拟课堂向学生推送“预习指导”与“学习帮助”,链接文本、音频或视频,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指导生字词学习的微课,课文范读的录音,预习自我检测题等,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得、议而不决时可以按需取用。如学生对“顾、茅庐”等生词含义不理解,这时就可以点开了电脑屏幕上的“词典”,输入了这些关键词,屏幕就跳出了这些词语的解释,再用笔点到这个单词上时,“电子书包”就发出了标准的读音。预习自检作业直接显示在学生们的“电子书包”屏幕上,学生做完这道题后,系统自动给出了“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对做对的给予表扬的图标和悦耳的音乐,对做错的题目还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兴趣盎然,长此以往,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自主探究。
电子书包凭借其强大的通讯功能和便携特征作为人体的延伸,与学习者形影相伴,学习者在真实与虚拟相交融的大环境中总是处于最佳学习状态。“电子书包”既是一个具有读写功能的书包,又是一个移动的即时交流工具,它既能提供学习的数字资源,也是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书包的功能,在课堂上实施个性化学习和以学定教、技术促教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检测的统计结果,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多主题的学习活动和设计多层面的学习任务,带领学生相互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学习检测中设计分层作业,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文本等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也可以多角度自由表达,可以给课文动画配音,还可以在了解诸葛亮、刘备人物形象后,设计微视频,并达到在同学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评价学习收获。电子书包的录音上传功能和评价奖励功能,既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朗读、背诵情况,还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与评议中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技巧,从而在语言情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拓展阅读。
“电子书包”的海量信息是学生语文学习拓展视野、培养能力的有力支持。电子书包中大量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读写的素材。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在学完课文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可先让学生在电子书包听配乐朗读《出师表》,然后要求学生写下几句话送给诸葛亮,最后读一读同一学习小组组员所写的话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发挥电子书包“网络运维平台,应用软件云端部署,海量资源所需随取,满足多种应用模式要求”的功能,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教育和教学,可以促进儿童和谐、幸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斐,《电子书包支持的教学结构系统性变革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3(下)
[2]蒋鸣和,《从电子书包到数字化学习》,中国教育报,20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