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成为了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从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兴趣化教学模式是最受学生喜爱且教学效果最优质的创新教育模式。为了落实兴趣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实现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激发,进行兴趣化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
  一、以兴趣化教学为前提,做好课堂导入设计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做好兴趣化教学在此环节中的设计应用,能够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带来重要助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在课堂导入设计时,先对学生的认知兴趣予以了解,然后结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分析开展导入工作,以确保课堂导入能够以符合学生认知兴趣和思维水平的方式出现,实现对他们的学习动力调动和激发。例如,在学习《大洲和大洋》这节内容时,通过前面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点,在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启发方式,通过图片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示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挥舞国旗的画面,图片背景中有小半个蔚蓝色的地球,之后提出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所看到的地球是蔚蓝色的星球,但它看上起更像是水球,那么大家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呢?通过航天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之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卫星图片颜色,在图片观察中,学生发现地球是以蓝色为主调的,这表明什么呢?此时,教师告诉学生,除了我们脚下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海洋,以此引导学生探究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最后延伸到四大洋、七大洲的内容,使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更全面地掌握本节知识点。
  二、以兴趣化教学为方式,提升师生课堂互动
  兴趣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做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激发,能够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兴趣需求,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予以满足,由此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地图的阅读》一课教学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本节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有山不见石和崖,有地不见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学生在谜语的调动下开始积极思考。此外,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考查和锻炼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就不再进行课堂知识讲解,而是直接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地图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由此来实现对学生“读图”能力的锻炼。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教师对他们的学习状态予以观察,并对他们优秀和不足的学习表现予以记录,以用于之后的课堂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高效学习。完成学习后,教师随机挑选学生进行“读图”,并让其他同学对“读图”结果予以判断,由此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根本上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基础学习目标,并为他们的地理素养构建提供助力。
  三、以兴趣化教学为模式,强化课堂训练效果
  以兴趣化教学为模式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能够实现对课堂训练效果的强化,因此教师可以做好兴趣元素在训练环节中的设计与应用。例如,在完成《民族》一课的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我国民族结构的认知,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教师为他们设计了“对对碰”游戏。在实际游戏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信息,具体包括一件衣服、一个节目、一种食物等,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信息回答出对应的民族及其相关信息,由此做到借助答题游戏的方式来实现对课堂学习知识的考查,并带给学生良好的课堂训练体验,强化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兴趣。在完成《多变的天气》一课学习后,教师随机挑选学生,让他们变身“气象主播”,给学生播放天气预报,由此做到借助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来完成对学生的训练,考查他们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做好对他们的地理素质进行培养。
  四、以兴趣化教学为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做好课堂环节中的元素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发现地理知识的魅力,由此获得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地理素质培养。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这节内容时,在课堂伊始为学生在黑板中展示中国地形图模型,并让学生们观察,之后提出问题大家可以看出中国地势有哪些特征?学生认为通过模型并不能看出来,这时教师将模型劈开,取下模型的一半,有点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们很惊讶,这时将模型的剖面展示给学生,再提出问题这时你能看出地势特征吗?学生们兴致昂扬地回答“能”。“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图还可以叫地形图吗?如果不叫地形图,应该叫什么图呢?”在这种连续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集中精神去思考,还会进一步感受到地理知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由此获得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兴趣教育的应用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的认知兴趣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让地理知识能够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呈現,在对他们学习主动性予以激发的同时,提升他们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开展,为初中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为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深度推进现代化教育名市建设,努力为学生创设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我校深入开展了研学旅行课程,以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有效地沟通书本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一、措施到位  研学旅行的保障方,决策者、组
在充分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我们的教育理念从教师主导幼儿学习阶段,开始逐渐放手,发展到更加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一个阶段。在这其中,我们尝试从环境、游戏材料、游戏评价等各个方面,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支持,现在,要發挥幼儿的主动性、以幼儿为主体、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些教育观经常挂在老师口中。但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幼儿的自主探究往往会缺少系统的、有品质的学习经验提升。于是,我们逐渐发现:
短篇小说:  清早的阳光,《山西文学》,1995.1  不惑之年,《太原日报》, 1995.1  局外人,《大家》,2000.5;由《短篇小说选刊版》2000年第11期转载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存在与虚无,《山西文学》,2001.2-4  解决,《山西文学》,2002.6;由《小说精选》2002年第7期转载;收入人民文学杂志社选编、李敬泽主编《2002年文学精品·短篇小说卷》,敦煌文艺出版社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基于对这一理念的深刻认识,结合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笔者进行了多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围绕几个方面进行,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借助实践主题深入进行研究、对接地区实践基地活动课程、深化发展形成特色教育等进行系列改革举措,这一举措聚焦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素养,依托秦皇岛市地区优势资源,借力综合实践基地活动,紧扣
【摘 要】 本文是针对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展问题的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然后就具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民族音乐;小学音乐教学;传承和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文和民族风俗,不仅具有独特的时代印痕,更加丰富了音乐的类型和内容。我国民族音乐内
【摘 要】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索为中心、以实践为延伸的综合性学科,通过这门课程小学生可以从有限的书本知识中去探索未知大自然的种种神奇和奥秘,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踏上漫长的求知旅途。科学的探索对象是生活,这也决定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当紧密联系实践。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重点探讨了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课堂教学;科学知识;创新意识  一、小
【摘 要】 一个国家的内涵取决于这个国家身后的历史性,倘若没有悠久的历史又哪里有当今强大而又厚重的中国。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轻视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教学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而现代化教学所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写作方法以及学习理念,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且现代化教学是一种全方面的教学方式,将现代化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思维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促使学生身心同步健康成长。
【摘 要】 微课是一种新颖、个性的教学形式,还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能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满足他们的实际学习需要,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巧用“微”力,构建精彩又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 微课;小学美术;课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多个领域刮起“微”风,这为教育教学也带来新的突破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以微视频为载体巧用“微”力
【摘 要】 戏剧游戏是近年来在学前教育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表演活动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戏剧游戏中一种形式——创意工坊为主要讨论对象,分析其积极作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针对其具体应用提出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创意工坊;问题;有效应用  戏剧游戏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创意工坊作为幼儿
【摘 要】 构建快乐课堂是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水平进步的重要方法。文章以小学体育课堂为切入点,从课堂导入、师生互动、趣味训练和体育生活四个方面对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的策略予以讨论。  【关键词】 小学体育;快乐课堂;体育素养  快乐课堂是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做好快乐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小学各学科的主要工作目标。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深远,但从当前的体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