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教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jg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教媒介不断应用于中学教学,地理学科也越来越重视电教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地理课堂中有效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生动地展示地理知识,图文并茂地开展地理教学,培养智能开拓型人才。
  [关键词]地理教学 电教手段 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119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有了这种新的电教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教起来方便,学生学起来也轻松。特别是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更是离不开电教手段的辅助,因为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一般教学难以克服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丰富而复杂的板书和图画,局限于一块小小的黑板,难以充分展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2.对于多数青年地理教师来说,要在地理课中完成丰富的板书板画内容要花费较多时间,而且由于教学经验欠缺,并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这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
  3.地理挂图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其繁杂的信息量和分不清主次加上能见度不高等因素,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阶梯式学习与提高。
  4.地理学科的名词概念甚多,加上规律原理也不少,因此需要更多的图文转换、对比推理和归纳总结,这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是很难完成的。
  5.地理教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兼顾各地的社会关系、民族特征及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中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些内容,必须从现象深入本质,从外貌形态特征到客观发展本身,一般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
  如果在地理课堂中有效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解决一般地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生动展示地理知识,实现学生认知发展
  在成熟的教育体系理论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所以,电教化的地理教学需要围绕实现以上六个目标来开展。所谓电教化教学,就是根据地理课程的内容,去选择合适的电教媒体形式如电影、视频、图片集等,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通过直观的教具可以将地理知识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地展现给学生,为其识记和理解添砖加瓦。相应的,这些也能够逐渐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习热情,主动开展学习,学习积极性骤然提升。
  具体的讲课流程是这样的,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抛出一些启示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保证学生的认知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这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学生最后的反馈,正确的要加以肯定,错误的要引导修正。最后,把教材重点、教学难点和关键内容等串联起来,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有效利用地理图形材料,图文并茂生动开展地理教学
  地理图形是地理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地理学科独有的有形材料,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骨架,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几乎撑起了所有的地理智慧。如何有效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只是通过一般的教学手段进行图形展示,难免会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电教化方式则可以有许多不同。比如,在用投影仪时可以灵活变换文字和图片的输入量,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变换图形大小虚实,由无到有,由虚入实,由近到远,以及图的亮度清晰度变化。这些对学生识图、辨图和图文切换都至关重要,能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尤其针对某些看上去无图又需要枯燥乏味背记的内容,如果通过图形的方式来强化理解,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到《城市环境问题》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学过程只是沿着教材文本按部就班讲下来,学生听了就会打瞌睡,但是当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现出一幅彩色画面时,那些城市中的工厂污水、汽车尾气、酸雨及城市绿化等地理环境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这时候再引导学生结合图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巩固知识。
  三、通过电教化教学方式,培养智能开拓型人才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比较好奇,求知欲望强,但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不易稳定。而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注意力,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助推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因为电教手段比起书本,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去探索和开拓,想象和创造。比如,在讲授《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时,教师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展现出城市周围的能源、交通、农业、江河、公园、住宅区等情况,然后提问:“如果要建造一个工厂,应该设计在什么位置,理由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又摒弃了传统的照本宣科,有利于帮助学生从观察思考中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开展地理教学,是培养智能开拓型人才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探索电教手段的尝试,是一种能够给传统地理教学带来生机的新形式,对整个地理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文章从知识经济与会计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对动态时点的影响等方面阐述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历来讲求“景(境)生情、情生智,情景(境)交融”的心与物关系。教师若在课堂活动中借助“景(境)”帮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既可有效地淡化课程形式,又能获得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高中政治课的导入、教学过程和收尾环节等方面,试作阐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意境教学导入课堂结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7
免疫抑制是指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引起的、以机体免疫系统损伤、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病和非传染。性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免疫抑制可以表现在先天性免疫抑制,也可表现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们存在的差距,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情境即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抽象和境地,而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和活动境地,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其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一、情境教学的提出  (一)情境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
如何高效利用教学时间,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最优?蔡林森校长给我们指出了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说明这一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课堂教学片断实录1.先学(10分钟)(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投影)①知道机械能的各种形式,能够分析动能与势能(包括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②能够根据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