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人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出现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和根据运动处方,改变此类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和锻炼意识。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运动处方 制定
当前,脂肪性肝病患者在逐年增加,但是有相当多的患者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仍与酗酒、过量进食、生活不规律等不良习惯难以割舍。通过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肝病防治宣传活动表明: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预期寿命缩短。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已占到平均人口的10%,在肥胖、嗜酒和糖尿病人群中可高达50%-60%,当前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不但是临床医学问题,而且为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其已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大力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增加运动,少饮酒,谨慎用药等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尤其是运动疗法在脂肪性肝病的综合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
专家访谈的对象为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传染病医院共20位多年从事肝胆外科的资深专家。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系统查阅了近十年以来的体育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有关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文章,专家访谈法:访谈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阳市传染病医院有关资深专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害
机体免疫功能大大下降,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明显高于正常人;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如自接影响肝脏的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厌食,进食后常感到腹胀、恶心等。长期食欲不振,会使人精神不振,神经哀弱,皮肤干枯,面色暗淡,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据报告,一但发生肝硬化,预后与门脉性肝硬化相同,即预示着腹水、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等。部分肝硬化患者会转化为肝癌;个别患者会发生脂肪栓塞,甚至会出现急性重症肝炎或暴发性肝功能哀竭而危及生命;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现代医学成果表明: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极为密切,在中青年人群中尤其明显。肝病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流缓慢,全身大中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小,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弹性,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易形成血栓,心脏因此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如果脑部血管供血不足或破裂则引起脑梗塞或脑出血;影响视力。因为眼与肝脏有内在联系。肝功能是否正常,常常在眼睛上有所反应。肝病患者在视觉上常表现出下列现象:眼前出现黑蒙,看不见周围的物体,片刻后恢复,读书时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干涩,视力降低等。
3.2运动处方的制定
1995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为了更好地推行运动处方,提出一个运动处方的建议“FITTP”,它的内容为:频率、强度、时间、性质、进度。通常医生所开的处方包括药物的种类、服用量及服用方法等。在运动处方中也有运动的种类、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之分。有氧运动是健身的核心。因为进行有氧运动时,人体的需氧量与吸氧量之间在相对较高水平达到了动态平衡,体内不产生乳酸堆积,因而运动持续时间长,脂肪消耗的多,所以明显改善人体的循环、呼吸系统功能,发展和维持身体素质,而且安全性也高。运动强度:利用自行车记功计,计算每位研究对象的功能能力。开始运动强度采用40%~50%F.C,四周后逐渐增加至50%~60%F.C。分别用相对应的心率作为靶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开始每次20-30分钟,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四周后持续在40~60分钟(包括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和5~10分钟的整理活动)。运动时段:一般选择在早饭或者晚饭后1小时为宜。运动频率:每周4~5次,根据研究对象的反应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但每周不低于3次。
3.3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在制定运动处方之前,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系统的检查,获得较为全面的资料,才能制定出符合个人或小组要求的运动处方,其程序主要有:①了解病史、运动史进行一般体检,然后进行临床检查以及肝脏B超体脂测定。②初步制定运动处方步12周的运动实验作体力测验。③进行第二次肝脏B超体脂测定、体力测验及相关机能测试,改进运动处方,再进行12周的运动实验。④再次体检,并确定第一阶段的运动处方,安排训练计划。
3.4科学的运动结合健康的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减轻体重的最佳方法。对轻度肥胖者,一般限制饮食,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人,比较有效。对较重肥胖者,严格限制饮食减肥效果不能持久,其中限制饮食能控制体重者的一般不到20%,大约50%的人在2-3年内恢复以前的体重。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减肥进行比较,只限制饮食不进行有氧代谢运动锻炼,会导致肌肉减少,长期持续节食会导致体力降低和基础代谢降低,引起乏力泪青睡,使日常活动减少,身体能耗也下降,这实际上保存了能量,使减肥效果减弱。有氧运动可以改善饮食控制引起的基础代谢率的降低,防止去脂体重的减少,不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增进机体健康。因此,肥胖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维持能量平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要注意科学地制定运动处方,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整体健康水平,养成科学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 栾玉泉葛根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2 许寿生健步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陈峰,运动处方在防止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运动处方 制定
当前,脂肪性肝病患者在逐年增加,但是有相当多的患者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仍与酗酒、过量进食、生活不规律等不良习惯难以割舍。通过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肝病防治宣传活动表明: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预期寿命缩短。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已占到平均人口的10%,在肥胖、嗜酒和糖尿病人群中可高达50%-60%,当前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不但是临床医学问题,而且为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其已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大力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增加运动,少饮酒,谨慎用药等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尤其是运动疗法在脂肪性肝病的综合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
专家访谈的对象为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传染病医院共20位多年从事肝胆外科的资深专家。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系统查阅了近十年以来的体育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有关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文章,专家访谈法:访谈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阳市传染病医院有关资深专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害
机体免疫功能大大下降,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明显高于正常人;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如自接影响肝脏的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厌食,进食后常感到腹胀、恶心等。长期食欲不振,会使人精神不振,神经哀弱,皮肤干枯,面色暗淡,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据报告,一但发生肝硬化,预后与门脉性肝硬化相同,即预示着腹水、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等。部分肝硬化患者会转化为肝癌;个别患者会发生脂肪栓塞,甚至会出现急性重症肝炎或暴发性肝功能哀竭而危及生命;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现代医学成果表明: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极为密切,在中青年人群中尤其明显。肝病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流缓慢,全身大中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小,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弹性,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易形成血栓,心脏因此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如果脑部血管供血不足或破裂则引起脑梗塞或脑出血;影响视力。因为眼与肝脏有内在联系。肝功能是否正常,常常在眼睛上有所反应。肝病患者在视觉上常表现出下列现象:眼前出现黑蒙,看不见周围的物体,片刻后恢复,读书时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干涩,视力降低等。
3.2运动处方的制定
1995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为了更好地推行运动处方,提出一个运动处方的建议“FITTP”,它的内容为:频率、强度、时间、性质、进度。通常医生所开的处方包括药物的种类、服用量及服用方法等。在运动处方中也有运动的种类、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之分。有氧运动是健身的核心。因为进行有氧运动时,人体的需氧量与吸氧量之间在相对较高水平达到了动态平衡,体内不产生乳酸堆积,因而运动持续时间长,脂肪消耗的多,所以明显改善人体的循环、呼吸系统功能,发展和维持身体素质,而且安全性也高。运动强度:利用自行车记功计,计算每位研究对象的功能能力。开始运动强度采用40%~50%F.C,四周后逐渐增加至50%~60%F.C。分别用相对应的心率作为靶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开始每次20-30分钟,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四周后持续在40~60分钟(包括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和5~10分钟的整理活动)。运动时段:一般选择在早饭或者晚饭后1小时为宜。运动频率:每周4~5次,根据研究对象的反应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但每周不低于3次。
3.3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在制定运动处方之前,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系统的检查,获得较为全面的资料,才能制定出符合个人或小组要求的运动处方,其程序主要有:①了解病史、运动史进行一般体检,然后进行临床检查以及肝脏B超体脂测定。②初步制定运动处方步12周的运动实验作体力测验。③进行第二次肝脏B超体脂测定、体力测验及相关机能测试,改进运动处方,再进行12周的运动实验。④再次体检,并确定第一阶段的运动处方,安排训练计划。
3.4科学的运动结合健康的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减轻体重的最佳方法。对轻度肥胖者,一般限制饮食,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人,比较有效。对较重肥胖者,严格限制饮食减肥效果不能持久,其中限制饮食能控制体重者的一般不到20%,大约50%的人在2-3年内恢复以前的体重。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减肥进行比较,只限制饮食不进行有氧代谢运动锻炼,会导致肌肉减少,长期持续节食会导致体力降低和基础代谢降低,引起乏力泪青睡,使日常活动减少,身体能耗也下降,这实际上保存了能量,使减肥效果减弱。有氧运动可以改善饮食控制引起的基础代谢率的降低,防止去脂体重的减少,不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增进机体健康。因此,肥胖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维持能量平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要注意科学地制定运动处方,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整体健康水平,养成科学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 栾玉泉葛根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2 许寿生健步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陈峰,运动处方在防止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