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法:创新驱动服务体系的十种模式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是2014年9月策划设计、10月正式启动的,到2015年12月中国科协先后分五批批准了19个试点单位,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点链面”工作格局初步形成,19个创新驱动示范市作为“点”,14个全国学会示范单位作为“链”,3个省级、3个副省级示范单位作为“面”,基本形成了从点到链、结链成面,上下联运动、各有侧重的“点状分布、链状延伸、面状辐射”工作格局。二是“四方为主”的工作模式初见成效,政府主导是前提,科协主抓是基础,企业主体是核心,学会主力是关键,四方搭建平台、协同推动,让科技工作者在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出时代大戏中“唱主角”。三是科协服务地方和企业创新的新渠道初步打通,据不完全统计,77个全国学会参与了280次与地方对接活动,签订了515项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在推进地方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四是凝聚吸引科技工作者的新平台初步建立,一大批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柔性引进”到地方、企业,创立了科技人才引进新模式。目前参与助力工程的专家达到1900余人,中国科协助力工程专家库入库高层次专家300余名,各地方和全国学会也形成了自己的专家库。五是服务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初步明确,在助力工程试点单位中,有8个试点属于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范畴,10个试点属于“一带一路”战略范畴,2个试点属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范畴,7个试点属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范畴,还有一大批试点属于省市级战略发展核心,有效辐射了国家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中央领导同志对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十分重视,刘延东同志和李源潮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明确要求。中国科协尚勇书记亲自策划指导助力工程组织实施,主持广州、保定、鄂尔多斯等地的对接会,协调国家电网、神华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对接服务,并亲往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新疆、内蒙古等地指导工作;陈章良等党组书记处领导多次带队赴各地开展调研,积极推动有关项目落实。地方政府踊跃申报,全国学会积极支持,地方科协主动服务,创造了不少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形成了很多工作亮点。中国科协实施助力工程,就是要积极探索组织动员科协工作者服务地方和企业创新的长效机制和服务模式,引导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方式,形成富有科协特色的创新驱动服务体系,下面归纳总结出10种工作模式。
  一、服务(工作)站模式
  服务(工作)站模式是指全国学会根据地方单位需求,组织专家或院士以设置服务(工作)站的形式来解决其技术方面问题的合作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运作形式:一种是学会服务(工作)站,是全国学会根据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政府需求,利用其横向聚集的政、产、学、研、用等方面的高端人才,纵向联系的国家级、省级、区级、县市级科院机构关系密切的优势,推荐专家、组成具有解决需求能力的专家团队,提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科学试验、示范应用等多种服务方式的服务载体;第二种是院士(专家)工作站,是由院士或知名专家领衔,专家团队与企业科技人员或地方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咨询或研发工作的一种模式。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学会服务(工作)站的区别在于此种模式更注重专家的影响力,同时可借助院士及其团队吸引项目和金融资源。
  二、会展推介模式
  会展推介模式是以地方或是学会为主体,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将学术年会、专业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在学术交流基础上延伸出的科技成果展览展示会放到某一助力工程试点地区举行。试点地区借助学术交流及展览展示活动平台,将智力资源在短时间内集中引入地方,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资对接、签约发布、项目路演等,达到促进创投机构与创新项目的沟通互动、推进产业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直接对接、拓宽企业解决技术需求的渠道,助力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并带动区域科技进步。
  三、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是指在开展助力工作过程中,从单个企业与单个学会建立合作联系的基础上所发展出的由一个企业与若干个学会或学术机构、一个学会或学术机构对应若干个处于同一产业链或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的创新合作模式。
  四、信息集成平台模式
  信息集成平台模式是指科协组织或学会充分发挥网络化组织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并运用信息化工具,加速信息资源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建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创新资源供给模式。这是一个以信息为对象,信息资源为本体,服务为动力,网络技术为手段,协同作业为方法,把信息资源诸要素有机融合并使之优化的动态过程,依靠网络和移动终端将助力工程各个参与单位团结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实时互动。
  五、科研基地共建模式
  科研基地共建模式是指企业、学会分别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人力和设备共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这样做既可以为企业储备技术和人才,促进企业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又可以使企业对某些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进行持续投入,同时使科研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缩短了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还可使学会包括技术人员发挥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验手段先进、研发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发挥具备技术开发、生产过程技术化的优势。
  六、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模式
  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模式是由学会倡导或发起建立的,产业领域内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加的一种合作模式,联合体成员地位平等。作为有学术背景的联合体,产业联盟能在某一领域形成较大合力和影响力,能为成员企业带来新客户、市场和信息,也能以较低的风险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从而成为成员间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 产业或行业竞争力、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可以把相关产业领域中的院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等产业链整合在一起,有效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是做实产业链,拉长产业链的有效途径。
  七、智库服务模式
  智库服务模式指充分借助全国学会或地方科协的组织能力以及学会专家专业知识、战略眼光和对科技发展规律的研判能力,围绕地方或企业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新产品开发等事关全局、长远的前瞻性问题开展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为地方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升级规划、重点产业升级技术路线图等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八、科技金融汇聚模式
  科技金融汇聚模式是指以科协为主体,根据国家财政政策,利用其组织优势和公信力,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工作模式。通过提供开展科技创新的金融工具、制度、政策与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金融资本向地方区域和企业汇聚,从而促进地区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九、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会充分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根据地方单位的发展需求或政府部门的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和接受优秀技术人员学习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十、项目攻关模式
  项目攻关模式是指企业提出需求并辅以资金支持,以联合 或独立形式与科研院所、学会、企业、专家个人等共同开展技术难题攻关。该模式可充分发挥合作双方优势资源,加快对科研课题项目的攻关;有利于企业与学会的合作网络关系,使企业界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企业在提供资金、承担风险的同时,可能会获得具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科研院所、学会、企业、专家个人在获得科研经费后,就有动力开展对课题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新时期,强化科技社团党建须深刻领会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要义,全面加强江苏省科协系统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推动科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省属普通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强卫书记对我省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在省委第87次常委
运用仿射变换对现行北江干货船的线型进行变换.建立船舶阻力计算模型。采用随机函数产生一组随机参数.根据阻力计算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换算出新船型的阻力.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新船型
一、问题的提出本所研究的单头双球尾多用途货船在珠江三角洲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适应水运形势的发展需要,我所对千吨级江海直达船型进
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中,还是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只要考前花点时间去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成绩照样不会差,甚至有时还会有好的分数。这样的思想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态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