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奶奶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熏陶出的温柔女人。 我小时候便跟在她身边,在幽美的江南小院里长大。门前的石板爬上星星点点的青苔,一点儿一点儿地连接起来,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门前的小溪水波很轻,泛起了翠色。奶奶多年前种下的石榴树已经很高了。 “奶奶,这是什么花呀?”我歪着脑袋,没等到在青石阶边捣衣的奶奶的回答,就暗自琢磨起来:红红的,还有一个小果子,奶奶好像告诉过我……嗯……是……石榴!是会咧开嘴的大红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熏陶出的温柔女人。
我小时候便跟在她身边,在幽美的江南小院里长大。门前的石板爬上星星点点的青苔,一点儿一点儿地连接起来,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门前的小溪水波很轻,泛起了翠色。奶奶多年前种下的石榴树已经很高了。
“奶奶,这是什么花呀?”我歪着脑袋,没等到在青石阶边捣衣的奶奶的回答,就暗自琢磨起来:红红的,还有一个小果子,奶奶好像告诉过我……嗯……是……石榴!是会咧开嘴的大红石榴!我凑过去仔细嗅了嗅,哦,还有香味,好浓好香啊……
“奶奶,奶奶!”我边喊边跑到奶奶身边问,“石榴花好香,我可以摘一朵吗?”
奶奶扭过身来甩了甩手上的水,突然乐个不停:“不能摘哟,石榴花是要怀小宝宝的……小傻瓜,石榴花没有香味的。”
我闻言,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皱在了一起:“怎么没有?好香的!我闻得可真了呢!”
“好、好、好,有、有、有,满崽说什么就是什么。”奶奶拗不过我,只好作罢,索性埋头干活儿了。
“我说吧,哼,哼!”我快活地哼着小曲,将奶奶的“石榴花要怀小宝宝”的话抛到了脑后,潇洒地辣手摧花,摘了一朵最大、最红的夹在了耳侧,模仿着奶奶穿着旗袍的样子,袅袅婷婷地走进屋里,开心极了。
奶奶对旗袍情有独钟。那个年代能做旗袍的裁缝店寥寥无几,而奶奶总是满心欢喜地流连其中。看到奶奶穿旗袍的样子,我总是忍不住想:奶奶好漂亮啊!虽然我那时穿不了奶奶身上的漂亮衣服,但我总喜欢模仿奶奶穿旗袍的样子。
进屋后,想着奶奶挺珍爱她那棵“香香的”石榴树,我便悄悄地跑到屋后,用小铲子挖了个小坑,撇着嘴把那朵石榴花“毁尸灭迹”了。奶奶的石榴花香消玉殒了不少,但奶奶愣是一点儿也没发现。
不过我没有调皮捣蛋多久,父母就接我到城里上学了。
奶奶婀娜的身姿,奶奶的音容笑貌,奶奶的嗔怪,奶奶巧手下的糍粑……都晕染在了江南水乡的烟雨里,只化开点点墨痕,恍若前世了。
前几天我回到老家。老家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路已经修过了,那棵石榴树也被拦腰斩断,将骨肉还给了大地。我这才意识到,我弄丢了我最纯真的童年。
老屋旁还有几棵橘子树,橘子树上米白色的花瓣飘荡在风里,一股花香弥漫开来。哦,是被記忆掩埋的那棵石榴树的花香。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十分耐读。作者选取了童年与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调、田园牧歌式的舒缓节奏,追忆了两人相处的温馨画面。童稚和慈爱交相辉映,美好与逝去互为因果,一花一木皆有情,一颦一笑皆成爱。童年的纯真破碎于世事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行文始于童真,终于伤感,制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味。(甘健)
其他文献
明代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写到其少时“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迨及明亡,唯余断案残几,“必也寻三外野人,方晓我之衷曲”。细细品味,则可见其处世之可爱。身为纨绔子弟时,张岱保持着孩子般的真性情,恣意洒脱;国破家亡,面对人生风雨,张岱隐居四明山中,安贫乐道,潜心著述《石匮书》。 两种身份的转变,透露出张岱高明的人生态度:风雨里做个大人,阳光下做个孩子。 所以为大人者,欲以坚强之心面对挫折。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写作指导 一精准审题
“立德树人”可谓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的核心,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全面贯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高考对考生的道德引领作用。如:2017年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2017年山东卷“24小时书店”,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生活”,2016年山东卷“我的行囊”,2015年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这些都是对考生“德”方面的考查。那么,怎样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充满“道德意识”呢?
“缺月掛疏桐,漏断人初静。”初夏的月光是极好的,月色荡漾,竹影憧憧,白日里喧嚣的湖旁只有我一个人的脚步声轻轻回响,周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氛围,令人心绪宁静。 风是和煦的,而且因为从竹柏里吹过来,便带着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丝滋润的水汽摩挲着面颊,轻绕着肩腰,仅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悦。一月一竹一人,和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我想,多年前朱自清先生赏过的荷塘月色也大抵如此吧。 走在马路上,发现
“据说几百年前,人类很喜欢穿越。”小流兴奋地告诉我,“他们总幻想自己穿越到其他时空,去改变历史,大显身手!你也赶紧发明个时光机,我们也来一回穿越。”她眼睛里放着光,嘴里喋喋不休,抱着我的胳膊不停地摇。 穿越?那么可不可以……不行。所有人都喜欢现在和未来,怎么能想着回到那么久远的以前呢?但是…… 我这样想着,连连答应了小流叫我发明个时光机的要求。不错,我是个发明家,虽然年龄不大,却具有天才的发明
来自20世纪“世纪伟人”的一封信,熔断了本应束缚在战争眼前的一道枷锁,它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凶恶利用着这位心忧苍生的科学家。 ———题记 科学,本不应被如此揪扯着推上历史舞台;舞者,在踏出舞步的那一刻可能便已知晓,厚重的幕布因他而打开。此举 本是好意 核試验的最新进展惊醒了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的爱因斯坦。他很快看出了其中的深远意义,于是将一封信呈送到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手上。在信中,他小心翼翼
亲爱的同学们,由新蕾出版社联合国内第一家杂志订阅网———杂志铺举办的第五届“未来作家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圆满闭幕! 在比赛期间,我们收到了许多同学的参赛作品。这些作品或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或用笔记录了自己美好的成长经历,或用思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祝贺在本次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也感谢积极参与本次比赛的同学。无论是否获奖,我们都真诚地希望你们能通过这次大赛,爱上写作、爱上阅读,为我们记
酸奶、奶酪、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咸鸭蛋……2019年初,浙江大学一门充满美食元素的“吃货课”在网络上走红。在这门名为“动物产品加工实验”的课堂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为常规操作,与食材的亲密接触让不少选了这门课的同学大呼过瘾。 这门课的授课教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任大喜介绍,这是一门实验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乳、肉、蛋制品的加工原理和技术。课程按照乳
时至今日,我把2020年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看了又看,也读了很多评论它的文章,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考场作文想要走出套路不容易,但也没有必要在用词上费尽心思,在举例上力求生僻和高远,在思想上故意拔高。 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一文中曾戏谑说: 作“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
新一轮的造词运动在2010达到顶峰,随着“给力”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人们赫然发现,网络对于现代社会绝不仅限于围观,还开始着重于表达。 在网络社会,从单纯的发帖灌水到形成大量的热词,网络产生一种质变。我们不认为,网络仅仅是在围观中国,他们以一种非常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力”,隐藏在背后的是民意的集体发泄。 我们常规的新闻稿件中,被采访对象常常限于学者、专家,在拥有权威性的同时,容易缺少了民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