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aro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我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探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关键词:兴趣培养、积极的、初中地理教学、尝试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年,但初中地理教学仍然不够受重视,地理学科在教学时间上,课时少、时间紧,且学生学习不够重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地理,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并且在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本人在包钢九中任职多年,发现对于失去中考应试压力的地理教育,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我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探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用多种方式引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如果具有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会大大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比如讲印度的时候,以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代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2、巧借古诗文、歌谣谚语教学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吴空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都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穿插趣味故事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例如,利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利用地理漫画教学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
  5、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只有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意义,才能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我们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生活和社会所关心的地理問题的讲解和中肯的分析,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这样,就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讲到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的时候,讲解原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糖炒栗子”,当炒栗子时总往锅里放沙子,原因就是因为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同学们一下子就能理解为什么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 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自然也就永远负有培养的重任。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經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校提出“三环式”语文教学模式。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一些细节上入手:首先要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其次要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最后要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要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同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开工。安全、高效地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促使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
摘要:口头语言是一项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且應在小学中抓起。而在实际中学生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素质较差的学生由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再加上孤僻的性格,常表现出不愿或是不敢开口讲话。因此,应对这部分学生引起重视,在口语交际中注重态度的评价,做好学生的保护神,增强他们开口说话的信心。  
摘要:化学学科的教学是建立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而且化学实验也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在农村,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上进行化学实验。基于此,本文对农村中学如何上好化学实验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也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对于初三的学生,化学属于一门新的学科,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也非常重要。在农村
摘要:大家普遍关注的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从正视学生心理变化,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念;指导语文预习与复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初中语文学习中的积累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如何实现“软着陆”。  关键词:中小衔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人才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加上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发展,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明确要求,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使得高中物理学习过程更需要注重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有其特殊的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生动地理解物理公式,发散我们的思维,增加我们物理学习的能力,对我们今后的个人发展都有
摘要:解決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要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基础,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每一个理论的推理过程,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教师应该注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较少,即使开展了实验操作也是教师枯燥地说教,将做实验上成了讲实验,且教师的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僵化,收不到良好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