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Forbidden, 你只是看起来很忙!

来源 :高考金刊·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建勋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理科状元,毕业于南宁市第三中学,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度强迫症患者,喜欢把一切都搞得井井有条。“嗜睡如命”,半吊子佛系青年,永远无法停止异想天开的幻想家。
  保“量”增“质”
  学习不是一个盲目追求数量的过程,它更像一个工厂流水线,不仅要保证产量,还要通过调节加工环节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一味地追求题目的数量不见得能提升自己的水准。
  高考的最后阶段,刷错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同学不相信我是那种刷题不算多的人,觉得我“留一手”。我不是不刷题,只是不滥刷。当时我的数学成绩基本稳定在140分左右,失分的地方就只有导数压轴题。在做一些套卷的时候,我会重点写导数题,其余题目简单写一下思路或是对着答案过一遍。当然,每个周末我会按正常考试完成一套试题以保持手感。
  临考Three Tips
  除了选择性地做题,下面是我高中时觉得颇有益处的tips,与大家分享。
  资料的分类整理很重要。我有一铁哥们儿同桌,用“书山”来形容他的桌面真是再贴切不过。找资料,走运时花几分钟就能找到;不走运时资料找不到,那座“书山”也会轰然倒塌。我喜欢把东西(包括学习资料、文具和杂物)分类整理。我的班主任有言:“从一个人的桌面便可以看出他对学习的态度。”
  考前复习时间,很多学校都采取了自习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查漏补缺。有些时候,也不乏某位老师借机渗透,占了晚自习来讲解题目或做其他安排。本来计划晚自习写作业,老师这一搅和,什么作业也别想写完,真是非常揪心。无可奈何之余我们得有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后来我发现了便利贴这一神奇工具。通常我会把当日需要完成的任务按照重要程度在便利贴上排下来,不标明时间,尽量保证当天完成大部分较重要的任务。有计划、有质量、重效果,每天学有所获就好。
  重要的考试前,一定要睡好覺。我个人嗜睡如命,高三学习紧张,晚上的睡眠时间只有六个多小时。为了满足心理和生理需求,我一定会在中午补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觉。为了晚上能好好入睡,我会给自己施加诸如“结果如何还未可知”“今天已经过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定会更好”此类的心理暗示,或者听几首歌来缓解压力。
  一人,一月,一教室
  无论方法如何,真正的修行还得在于个人,坚持和努力缺一不可。我曾参加过物理竞赛,也幸运地进入了省队。那段备战竞赛的日子,用我班主任的话,就是“一个人,一间教室,一个月”,确实如此。累吗?累!孤单吗?孤单!但这一个月的体验是有价值的,为我后来备战高考打下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其他文献
“空杯”心态  我以全市第六的成绩为高二求学生涯画上了自认为很圆满的句号。结果高三第一次百校联盟考试,我就狠狠地摔了一个跟头,掉到了年级45名。与老师交流,再結合自己上了高三的一些感受,我才恍然:“高二以前的学习,强调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到了高三,面对全国卷的题型,知识储备派不上太多用场,更多强调临场的思维分析能力。”高二的学习方法在高三使不上,这时候就要用“空杯”心态,放空原来的学习方法,才
期刊
你甘心吗?  高一分科,我毅然选了文科,因为我对政治和历史很感兴趣。之后我的成绩却并不理想,排名一直处于中下游,年级一共700多人,我一直在400多名徘徊。  在强手如林的环境里,我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光彩和骄傲。放弃吗?高一下期是我最灰暗的时光。苦苦挣扎,任我如何听讲,刷多少题都无济于事,成绩还是那么差劲。我一度想要放弃,逃避和远离让我迷茫的学习。父亲发现了我的不适,注意到我日益下滑的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