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經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随之发生了空前深刻的变化。从事教学十几年来,我发现兴趣是学好会计学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成功地运用兴趣教学,并保持兴趣于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会计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墓础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与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讲好课。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初学者来说,概念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资料,收集补充教学教材,根据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适当地组织和调整,确定每次讲课内容的分量、重点和难点,并动手写讲义或教学提纲,用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语言来对理论、概念进行阐述。讲义要体现出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思想水平。如:在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将一本书的内容归纳成两条线索,一条是理论线索,从“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一复式记账法”,另一条是实务线索,从“发生经济业务,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报表”,两条主线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大的体系,讲课时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是一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只有经过精细地备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讲课才能从容自如,顺理成章。
二. 创设情趣,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导入要讲究趣味性、启发性,要有吸引力。如果教师在教前能精心设计好,使学生既轻松自然,又饶有趣味地进入学习情境,就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像磁铁一样牢牢吸住,起到先声夺人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会计教学现金的核算这节内容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艺术地采用了投石问路的教学方法,首先问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你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那么你是如何管理的?”问题刚一剖出,同学们各自谈了自己压岁钱的管理方法,好象一盘点燃的爆竹在教室炸响。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人人争相发言,为下面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马上投入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在激起学习动机,产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以趣导学,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模拟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出纳、会计、审核、主管人员等。不同人员承担不同职责,需要完成不同任务。教师留给学生的任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任务;一种是小组任务。在个人任务中,注重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是类似于我们注重强调的刚刚所学的具体知识和问题。在小组任务中,可以将四至五个学生分为一组,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以财务会计核算为例,这种项目既可以是某一完整任务,比如从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收回资金,也可以是专题任务,比如某种主要产品的成本核算。一个任务完成后,在下一个任务学生互换角色,以达到不同内容练习的目的。这种任务要求大家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成,不允许搭便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在工作中与人沟通和协调能力。学生有真实做财会工作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四、事例形象,比喻新颖,激发学习兴趣
初学会计专业课的学生,往往感到概念抽象,会计术语多,教师若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新鲜而别致的比喻、富于情趣的语言,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烦琐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就可以消除学生的乏味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理,掌握知识。例如:讲解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怎样才能不影响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问题。我利用学生在中学所学知识提出:从数学理论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一个等量公式,如要变动,必须严格遵循数学原理,即:等量两边同增或同减一个数,等式不变;等量一边增减同一数,等式也不变的原理。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客观形成。同理,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只要明确该公式实际体现的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只要严格运用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进行帐务处理,就可以始终保持资金的平衡关系,学生一听,感到新鲜好懂,容易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如:在讲解“固定资产折旧”这一概念之前,假设这样一个事例:我买了一件价格为240元的上衣,估计穿两年,平均每月磨损价值为10元,就每月从工资中留存10元,以便两年后再买一双新皮鞋,这每月留存的10元,就视同为折旧。然后,再讲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分期从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学生听起来通俗易懂,饶有兴趣。
五、及时反馈评价,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及时感受到成功与失败,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所教的科目有会计考证科《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本技能》等课程中,会计考证过关率88%-97%,统考成绩显著,得到财政局、学校、学生较高的评价。
总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好会计的浓厚兴趣和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和保证会计的教学质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墓础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与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讲好课。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初学者来说,概念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资料,收集补充教学教材,根据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适当地组织和调整,确定每次讲课内容的分量、重点和难点,并动手写讲义或教学提纲,用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语言来对理论、概念进行阐述。讲义要体现出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思想水平。如:在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将一本书的内容归纳成两条线索,一条是理论线索,从“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一复式记账法”,另一条是实务线索,从“发生经济业务,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报表”,两条主线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大的体系,讲课时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是一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只有经过精细地备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讲课才能从容自如,顺理成章。
二. 创设情趣,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导入要讲究趣味性、启发性,要有吸引力。如果教师在教前能精心设计好,使学生既轻松自然,又饶有趣味地进入学习情境,就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像磁铁一样牢牢吸住,起到先声夺人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会计教学现金的核算这节内容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艺术地采用了投石问路的教学方法,首先问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你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那么你是如何管理的?”问题刚一剖出,同学们各自谈了自己压岁钱的管理方法,好象一盘点燃的爆竹在教室炸响。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人人争相发言,为下面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马上投入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在激起学习动机,产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以趣导学,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模拟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出纳、会计、审核、主管人员等。不同人员承担不同职责,需要完成不同任务。教师留给学生的任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任务;一种是小组任务。在个人任务中,注重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是类似于我们注重强调的刚刚所学的具体知识和问题。在小组任务中,可以将四至五个学生分为一组,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以财务会计核算为例,这种项目既可以是某一完整任务,比如从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收回资金,也可以是专题任务,比如某种主要产品的成本核算。一个任务完成后,在下一个任务学生互换角色,以达到不同内容练习的目的。这种任务要求大家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成,不允许搭便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在工作中与人沟通和协调能力。学生有真实做财会工作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四、事例形象,比喻新颖,激发学习兴趣
初学会计专业课的学生,往往感到概念抽象,会计术语多,教师若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新鲜而别致的比喻、富于情趣的语言,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烦琐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就可以消除学生的乏味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理,掌握知识。例如:讲解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怎样才能不影响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问题。我利用学生在中学所学知识提出:从数学理论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一个等量公式,如要变动,必须严格遵循数学原理,即:等量两边同增或同减一个数,等式不变;等量一边增减同一数,等式也不变的原理。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客观形成。同理,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只要明确该公式实际体现的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只要严格运用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进行帐务处理,就可以始终保持资金的平衡关系,学生一听,感到新鲜好懂,容易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如:在讲解“固定资产折旧”这一概念之前,假设这样一个事例:我买了一件价格为240元的上衣,估计穿两年,平均每月磨损价值为10元,就每月从工资中留存10元,以便两年后再买一双新皮鞋,这每月留存的10元,就视同为折旧。然后,再讲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分期从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学生听起来通俗易懂,饶有兴趣。
五、及时反馈评价,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及时感受到成功与失败,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所教的科目有会计考证科《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本技能》等课程中,会计考证过关率88%-97%,统考成绩显著,得到财政局、学校、学生较高的评价。
总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好会计的浓厚兴趣和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和保证会计的教学质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