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之声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四大音乐体系之一的印度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古典音乐体系可以分为北印度的“印度斯坦音乐”和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音乐”。这两种音乐本源自同一个音乐传统,到13世纪开始走向分化,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音乐风格、理论基础与表演形式。北印度斯坦音乐流行于文底耶山脉以北地区,它吸收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的音乐元素,并以王公贵族的宫廷作为表演中心。卡纳塔克音乐指卡纳塔克各邦的音乐,包括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它更多地延续了印度本土的传统,很少受到外来音乐元素的影响,其演唱、演奏由旋律、节奏和持续音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维纳、班苏利笛、纳格斯瓦拉姆是旋律乐器,木丹加鼓、格塔姆是节奏乐器,坦布拉是持续音乐器。
  似乎所有的文明都充满着幻想性的神话,它将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蒙上了奇异的色彩,维纳、班苏利笛的起源就蕴含在印度古老而美丽的神话中。维纳是大梵天的妻子——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的化身,象征着萨拉斯瓦蒂的身体。萨拉斯瓦蒂从大梵天的左手大拇指上出生,掌管诗歌、音乐,是艺术与科学的保护者,能给人带来财富、后代和勇气,是读书人必定礼敬、冥想的神祇,其地位和功能类似于中国道教的文昌帝君,凡关于学习之事,都要向萨拉斯瓦蒂女神好好祈请一番,以保佑学业顺利。班苏利笛往往与克里希纳大神联系在一起,他是保护之神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幼年时是个可爱的牧童,手持班苏利笛,喜欢和牧牛女嬉戏。他乐于助人、嫉恶如仇,与其兄大力罗摩进城,杀死国王,救出被囚禁的父母。长大后,夺回爱他而被迫嫁给别人的挤奶女郎罗陀。克里希纳常用班苏利笛悠扬的旋律召唤虔诚的信徒和自己的情人。
  纳格斯瓦拉姆是一种双簧类长唢呐,过去只在印度教的寺庙中演奏,现常用于婚礼等喜庆节日场合,因此,它的演奏者拥有很好的收入。坦布拉为器乐演奏者或歌者提供一种背景性或衬托性的持续音效果。它的拥有者可能是王宫贵族、富裕人家,也可能是贫困人家,甚至乞丐。如今,在卡纳塔克音乐会中,坦布拉的演奏者通常是主奏者的学生或年轻的演奏家,他们怀揣着敬意为老师伴奏。木丹加鼓是一种桶形的双面鼓,演奏者可将其水平置于膝上或地面上,用手掌和手指演奏。格塔姆是一种特制的陶罐鼓,演奏者可用手腕、手指或指甲敲击陶罐的不同部位,发出富于变化的音色。
  宗教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出印度人的精神层面,而且还影响着印度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由于卡纳塔克音乐与宗教一样,完全由位于种姓制度塔尖的婆罗门僧侣所掌控,因此,音乐与宗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婆罗门僧侣认为,音乐是与神交流、对话、取悦于神的方式,没有哪种形式比音乐更能如此完美地表现对神的虔诚与崇敬。如:类似于练习曲的音乐体裁“瓦纳姆”,歌词大多表现对神的祈祷。在卡纳塔克音乐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克里提”,是18世纪以来最具活力的声乐体裁,其歌词主题也大多洋溢着庄严肃穆的英雄性与高贵虔诚的宗教感。卡纳塔克音乐很少单纯地涉及世俗的喜、怒、哀、乐,即使表现爱情的主题,也仅限于神与神或神与人之间产生的情感火花。正如克里希纳与罗陀的爱情一样,强烈地暗示着人类灵魂对与神结合的追求。
  在卡纳塔克音乐会中,表演者与听众期待的是“梵我合一”的理想境界,追求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解脱。当表演者拨动坦布拉的琴弦时,音乐的轮回开始了,深邃的音响,将听众带入了朦胧而混沌的宇宙。听众在主题呈示与回旋中进入了冥想的沉思状态,他们的喝彩与赞叹表现在展示表演者功底的插部,这象征着修行中的“超越”。
  卡纳塔克音乐的传承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沿袭下来的——师傅传给徒弟或父亲传给儿子,因此,没有相应的记谱法。印度人认为,即兴演奏不适合记谱,谱子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表演者的发展空间。然而,卡纳塔克音乐的即兴也不完全是随意性的,它必须遵循印度的美学理论——拉斯。拉斯在梵文中意为“情绪”或“韵味”,包括:情欲的、喜剧的、悲情的、愤怒的、英雄的、恐怖的、排拒的、惊喜的、宁静的,即兴性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味道”而采用的。
  在古代印度,卡纳塔克音乐的表演有严格的季节和时间规定,如:马亚马拉夫格乌拉只能在黎明表演;斯里只能在黄昏表演,正像印度著名学者查坦亚·戴维所说:“人在黎明或黄昏时的心理状态往往处于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这也是一个人坐下来祈祷或沉思的时候,此时由降音Db、Ab、Bb等音形成的不协和气氛对于梦境般的心情是合适的。”印度人认为,某种音乐只有在某一时间段表演才有效果,不然就会失去或降低它的价值,甚至带来灾难。但是,如今随着印度旅游业、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卡纳塔克音乐的时间界限已经打破,时间学说也正处于消亡的过程中。
其他文献
如果说哥伦比亚画家、雕塑家费尔南多·波特罗以“胖”赢人,因其特有的“肥胖”风格而独树一帜的话,那么瑞士雕塑家、画家贾科梅蒂和德国画家彭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瘦”取胜,反映了同时代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灾难与痛苦,以及冷战时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抑与迷惘彷徨,从而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世界一流艺术家。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出生于上个世纪的第一年,世界艺术正酝酿着一场大革命。他父亲虽然是个小有成就
据古巴共产党机关报《格拉玛报》报道,近25年来,古巴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的趋势,同时,出生率在下降,老龄化在加剧。  人口统计学专家指出,2006年古巴的人口为11239536人,与上年相比减少了4300人。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6.2%,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剧。  此外,出生人口数为111084人,比上年的120716人减少了8%。   古巴每个女性一生内生育子女数也在减少,现在平
到京都旅游,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有变身“舞伎”的照相服务,不仅是外国人,很多日本女性也愿意花上1万多日元,在京都有名的鸭川边,拍下自己变身舞伎后的艳丽身影。  “舞伎”到底是什么呢?  “艺伎”这个词可以让人马上联想起日本。她们涂着厚厚的白色粉底,穿着和服,在客人的身边陪酒。或者有人会联想到一些不堪的事情。但是有很多文章揭示了她们真正的生活,从她们身上透析了日本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艺伎
对中国读者而言,“沙漠之狐”隆美尔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而对于 “沼泽之狐”,知道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    从影片说起    2000年7月,正值美国独立日前夕,好莱坞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制作的史诗大片《爱国者》隆重上映。影片叙述了一个美国式的“逼上梁山”的故事:主人公本杰明·马丁是一个热爱家庭、早已告别戎马生涯的老战士,虽然他先前曾经同英国人并肩与法国人和印第安人浴血奋战过,但终于有一天,他发现残
野生动物偶尔也会克服害怕心理,将人类看作友善的动物。它们为什么与人亲近呢?    作为一名野外生物学家,30多年来,我每年都要前往秘鲁的亚马孙流域考察。在秘鲁摩奴国家公园里,我们有一个生物研究工作站。我发现,有许多动物常常在工作站前面的开阔场地上漫游,有些动物甚至就栖伏在工作站窗户前面的树枝上,几乎一伸手就可以抓到它们。小小的工作站竟然成为一些动物可以利用的安全场所。    在遇见人时,野生动物并
科學家最近在非洲发现了一种新的蝙蝠物种,其身体和翅膀上的皮毛都呈橙色。这种蝙蝠属于鼠耳蝠属,因在与世隔绝的宁巴山被发现,所以被命名为“宁巴鼠耳蝠”。早在2018年,科学家就在西非几内亚的濒危蝙蝠栖息地发现了这种蝙蝠,但科学家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确认它是一种新蝙蝠。基因检测表明,宁巴鼠耳蝠与其最近的近亲至少有5%的基因差异。  科学家认为,这种特殊的蝙蝠可能只在宁巴山这个非常特殊的地方生活。他们将更多了
二十世纪是一个价值的颠覆与重建的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非理性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方社会泛滥开来。当西方社会逐渐由工业进入后工业时代,旧的社会矛盾没有解决,新的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各国发生了普遍的信仰危机,人们对以往深信不疑的理性追求发生了动摇。从尼采喊出“上帝死了”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人们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之后,转入自我和虚无中寻求
野生河马喜欢在夜间進食,一晚上要吃掉数十千克的新鲜草叶。在白天,它们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在河流和湖泊“泡澡”,这不但能帮助它们躲避敌人,还能防止皮肤快速脱水。此时河马的消化系统开始处理夜晚吃下的草叶,大量河马粪便被排入水体。  大多数生活在草原的食草动物排便后,粪便中没有被完全吸收的营养物质会回馈给草原上的植物。但河马却不同,它们在陆地上进食,却在水体中排便。有研究人员发现,肯尼亚马拉河中生活的一群河
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近日公布的“2008/2009年城市人口”报告显示,巴西圣保罗的人口目前为1890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2140万人,成为世界城市人口排名第5位的城市。  以2007年和2025年的城市人口看,目前排在首位的东京为3570万人,到2025年人口将达3640万人,位居榜首的名次不会发生变化。目前排名第2位的墨西哥城人口届时将由现在的1900万人增加到2100万人,退居世界
生前没有许多形容词来点缀她的名字,也没有多少桂冠来为她装饰扮靓;数十年如一日,她平静地以打字机为伴,笔耕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淡泊的心态、执著的追求,创造了奇迹。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她为全世界第二位读者数最多的西班牙语作家,仅次于塞万提斯;1994年,因其丰厚的作品,她的名字正式被纳入西文版“吉尼斯纪录”。她,就是已故西班牙言情小说家科琳·特利亚多:一生撰写了4000部小说,销量达4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