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卷作文满分借鉴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再现
  重读深思子自知
  天津一考生
  父亲就是一部厚厚的书,每次重新翻阅,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苏轼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每一次细细重读父亲时,我的疑惑,或许可以在他那里找到答案;我的快乐,或许可以在他那里绽放光彩;而我的痛苦,或许可以在他那里得到缓解……
  孝敬长辈,以孝待人,这是大书教我的。小时候,一家人吃饭时,父亲总会让奶奶吃第一口饭;安排座位时,他总会让奶奶坐最舒适的沙发。他有什么事首先都会想着奶奶,有什么话也都是向着她。那时我真不明白,明明我才应该是父亲最宠爱的人,可他为什么那样呢?那个双鬓斑白的老人为什么比我还要重要呢?而如今已十八岁的我当然早已明白原因,再重读这本书时,我就更通透了。父亲很少对我讲,儿女要孝顺父母。但是,他早已用孝顺奶奶的行为,使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了“百善孝为先”,更懂得了“身教重于言教”。
  友爱他人,以礼待人,这是大书教我的。犹记得父亲曾这样跟我说过:“生活中要多让着别人,吃点亏没什么。”那时,我只是暗暗地想:没有人可以为了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吧,而且,凭什么我一定要对他人好啊?而现在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后,我才发现,原来他说的是对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爱是相互的。友爱他人,以礼待人,才可以生活得更加美好。
  不说谎话,以诚待人,这是大书育我的。有一次,为了钱的事我对父亲说了谎,他几经周折,终于给我凑足了钱。看着父亲满头大汗的样子,我拿钱的手竟有点发抖。但我还是咬咬牙,没说要钱的原因。谁料到,父亲倒开口了:“你是想报名参赛吧?你不用找借口说学校要补交费用。你想去,爸爸会尽力想办法的。家里开支虽然大,但钱花了还可以再挣。”听到这里,我顿时脸红了。是啊,参赛费是有点多,但我也应该直接对父亲说啊,不行就不行,行就行,为什么要撒谎呢?瞅着父亲虽不生气但很在意的样子,我明白了,待人以诚,远比金钱珍贵。父亲用宽容与爱,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
  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每一次重读他这本博大精深的大书,都会获得一些新的感悟,会发现原来他当时教我的远不止我当时理解的那些,只是我当时没有感受到而已。“故书不厌百回读,重读深思子自知”,重读父亲这本大书,让我越读越深知,将来,我仍会继续细细重读。
  满分分析
  [1][巧借诗句作题目,意蕴题旨两相宜]
  本文的题目拟得相当好,作者巧借苏轼关于读书的诗句,将本次作文的话题“重读长辈这部书”与苏轼的读书观合而为一,既增添了文章的底蕴,又紧紧扣住了本次作文的关键词——“重读”。特别是一个“子”字,苏轼的原意是“你”,而作者这里特指“子女、儿子”,这样,就和“重读长辈这部书”高度一致了,这一点非常高明。
  [2][并列说理条理清,叙议结合道理明]
  本文采取了并列式结构,作者从父亲“这部书”中“重读”出了“孝敬长辈,以孝待人”“友爱他人,以礼待人”“不说谎话,以诚待人”三个“人生的事理”,而这三个“人生的事理”又以并列式呈现出来,既显得条理清晰,又给读者明确的指示。同时,针对这三个方面的记叙,作者并非一味罗列事件,而是先叙后议,有叙有议,这样,就使道理更加明晰。
  [3][引用恰当又切旨,首尾两引扣题紧]
  在作文中引用名言名句,看似很简单,其实,还是很有技巧的:引用不仅仅是充实内容,增加权威性,更重要的是要契合并体现主旨思想,本文作者很会引用,苏轼诗句强调要反复读旧书,本文则强调“重读长辈”,苏轼诗句强调读多了自然就明白了道理,本文则强调,“重读父亲并深思”,“子女”自然能从中得到人生感悟与人生事理。不唯如此,作者在开篇和结尾两处引用苏轼诗,既可使首尾照应,又能使前后文紧紧扣题,显得自然而然。
  写作借鉴
  对这篇作文,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学习借鉴:1.拟题当巧;2.说理要明;3.引用须切;4.首尾务应。限于篇幅,我们只从“拟题当巧”角度加以阐述。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题目的拟制要遵循三点:贴切,即题目与作文内容高度一致;简练,即简短精练,有高度概括性,不宜过长;独特,即独特、醒目。一般的拟题方法有找关键词句法,即以“材料中的关键词”为题,此不赘述。
  要想让自己的题目吸人眼球,必须创新拟题,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手法使文题新颖,不落俗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巧用修辞,匠心独运]
  修辞手法能增加语言的形象和色彩;能增强表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生动鲜明地表达内容。因此考生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思想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就能让标题含蓄隽永、文采飞扬,使文章锦上添花。如利用对比手法所拟之题《海纳百川,我纳千言》,用比喻手法拟《霜重绿愈浓》等。
  [引用入题,意蕴深远]
  引用与所给材料题意相关联的名言警句、诗词俗语、电影电视片名、歌词广告词、成语谚语,把它们直接引用或化用为文章标题。如《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對面的老师看过来》等。
  [移花接木,妙趣横生]
  移花接木就是移植化用,移植就是把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行业术语植入作文标题中,成为标题的一部分;化用则是化用名作名著、电影电视、戏剧歌曲、广告媒体等艺术形式中的标题或名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运用网络术语拟《点击关键词》,用广告术语拟《纯天然诚信口服液》等。
  [翻新名著,推陈出新]
  对古今名著书(篇)名进行灵活机智地修改、翻新,故事新编,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围绕“社会公德”话题,可以拟为《道德苦旅》等。
  [反弹琵琶,出其不意]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家都从正面入手,我何不来个反弹琵琶,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反向思考,出其不意,题目自然新颖。如《感谢你——我的敌人》《对手——实现梦想的另一只手》等。
其他文献
给未来的自己:  2040年的你,过得还好吗?  当你展开这封信时,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回归故里。16岁的我坐在窗前满怀感触地为你写下这封信,只待你亲启……  20年前,2020年。新的一年的开启。“爱你爱你”,本该充满爱,但是在1月3日,美国3枚火箭弹袭击伊朗,至少15人死亡;8日,伊朗击落乌克兰民用客机,死亡176人;12日,菲律宾火山喷发,数万居民撤离;14日,克什米尔雪崩,至少76人死亡;2
4月12日下午3点,《〈三体〉中的物理学》首发式在广州方所书店隆重举行,这是本书全国巡回签售活动的第一站。  本次活动由《科幻世界》副主编杨枫主持。本书作者李淼、责任编辑姚海军、特邀编辑李剑龙和刘慈欣老师悉数出席。  首发式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随后的签售更是长达三个小时。以下是我们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精选出来的文字资料,希望能借此让没能到场的广大读者感受到各位嘉宾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李淼:大刘的
隔着布满灰尘的窗户,阴沉天空下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偶尔巡逻的警车发出几声鸣笛。这时,门响了,原来是父亲回来了,我们相视良久,却终究没有说上一句话。  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在这非常时期,他却在我心中愈显高大。  这段时间,全国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主战场,医疗人员前赴后继,势将这狂妄之徒斩于马下。目前全国已确诊60000多例,死亡1500多人,仅十二号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其本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教学内容为媒介有计划有目的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让学生去认识、体验社会的过程。学生在什么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职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9岁之间,正值青春期,具有青春期学生所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孤独冷漠、情绪焦虑、人格缺陷等心理障碍。如何在体育课堂上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实现与社会
通过狭窄又幽暗的走廊,又左拐右拐了几个弯,导演把我带到了一个试衣间。这里温度很低,不知哪来的阴风吹拂着我的小腿,如果我屏住呼吸,寂静得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我看到试衣间门牌上有汉语、英语、阿拉伯语写成的说明,我只看得懂汉语——强殖装甲部。  “你先进去,挑选合适的衣服,我去处理点儿事情,随后就来。”导演通过一个悬浮的金属球对我说,它悬停在了试衣间门口。这个直径三十厘米,无限接近正圆的暗金色金属球就是“
一颗孤星,在无边的黑暗里,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冰心  晚云在暮天上撒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谁用寂寞给我盖了一座迷宫,让我这么久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只好静下心来,欣赏时光斑驳深处,演绎得如此绚烂的沉默。  日复一日的忙碌,夜夜难寐的煎熬,一丝一缕织就的情绪,由忧愁转入喧嚣,又陷入无尽的沉默哀叹中。未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更加沉默。我好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  整个世界像是变成了无声的黑白默
我是天上的星河,坠落在冰凉的地面上,看这世界荒芜一片,我便用滚烫的星光交织出春的希望,然后我流淌过,创造出莺飞草长。我的目的地是渺远的远方,然后一路寻觅,一路瞭望。身前,沧海桑田;身后,万物更迭。每次日落,每处花开,宁静的背后,它们悄然诉说着心灵深处的感悟……  坚守  我路过亘古的土地,将思念的隐秘收藏。“我答应过会等你,那就会永远等下去。”等他的归来,也是等这个国家的回归。  她与他,在河岸边
林克想回家了。  当这个想法从他脑袋里蹦出来的时候,他刚要为城堡搭上最后一块积木。他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实上,父母在做出决定上所花的时间已经长到令他吃惊了。毕竟,弟弟出生已有三个月,而林克本来预计自己在两周内就会收到通知。  父亲出现在客厅门口,抄着手,一动不动地看着林克。母亲站在父亲背后,越过他的肩膀盯着林克,她的眼神混合着悲伤和无奈。林克转过头,眨了眨那双黑得透蓝的漂亮眼睛,目光从父亲滑向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中国的“脊梁”。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脊梁”是钟南山院士,2003年临危受命抗击非典的国之栋梁;17年后的今天,他毅然奔赴前线,在飞机上仍不停查看资料,碰到过敏的小朋友亲自查看,确认无事后才放下心来。“脊梁”是身
不知你听说没,最近,有一批年轻人成佛了。  尽管佛似乎没出具书面同意,佛的弟子也没有发出相关通稿,但是这些新晋佛门人员凭着“有没有都行”的人生信条,创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范式,譬如佛系工作,佛系追星,佛系打车,佛系蹦迪。中心思想就是:丧就一个字,怎么着都行。  但是我要实话实说,尽管这很时髦,也是当今社交网络的“政治正确”,我却不愿你做一个佛系小孩,不愿你过佛系人生,斗战胜佛也不行。  不瞒你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