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瘤病伴重度颈椎后凸畸形的中长期随访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病伴重度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策略和中长期疗效。

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上海长征医院手术治疗的13例神经纤维瘤病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中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2~61岁,平均(28±15)岁。单纯前路手术(A组)共8例,前后路联合手术(A+P组)共5例。对颈椎后凸Cobb角度的矫形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随访,并对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比较分析采用χ2、Fisher精确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本组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128个月,平均(80±2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神经症状及颈肩部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3、-5.19、8.63、-4.75,均P<0.01)。术后所有患者颈椎后凸畸形明显改善。A组后凸Cobb角由术前64°±24°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2°±11°,颈椎Cobb角矫正率为82.6%;A+P组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55°±10°改善至末次随访的7°±9°,颈椎Cobb角矫正率为88.3%。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11.92、-6.52,均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后凸Cobb角、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9、0.94、1.02,均P>0.05)。

结论

前路手术和前后联合手术治疗神经纤维瘤病伴重度颈椎后凸畸形中长期随访疗效满意。颈椎后凸的适度矫形能够满足手术效果,同时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神经损伤并发症。

其他文献
睡眠呼吸疾病与呼吸肌功能密切相关。一些疾病如神经肌肉疾病累及呼吸肌或手术损伤膈神经造成膈肌麻痹,可导致呼吸肌功能降低,诱发或者加重睡眠呼吸疾病。呼吸肌受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其确诊有赖于呼吸肌功能检测。呼吸功能检查尚可帮助鉴别不同类型的睡眠呼吸暂停,合理设置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时的压力,评价上气道阻力和呼吸中枢驱动的变化。在睡眠呼吸疾病诊治及研究中应进一步强调呼吸肌功能检测的价值。
本文报道一例肠系膜异位骨化伴肠梗阻反复发作的罕见案例。经过腹腔镜下切除肠系膜异位骨化病灶,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目的对比杂交技术与单纯腹腔镜技术在难复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疝和腹壁外科共计60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的资料,30例患者应用杂交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应用单纯腹腔镜技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数手术时间分别为45(35~6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客观嗜睡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至12月因打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经整夜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为中重度OSA[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并接受首夜CPAP治疗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基线时完成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MSLT)、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
目的分析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发病原因。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74例,其中男36例,女38例,年龄18~75(40.5±6.5)岁。按内耳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分为内耳出血(IEH)和非IEH(NIEH)组,比较两组患者耳聋、眩晕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随访结果。结果IEH组26例,耳聋与眩晕同时发生22例(84.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低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贵州省7家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成人患者。收集并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作为基线数据。根据基线血清IBIL水平四分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Q1~Q4组),并随访至2018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各组患者
目的观测慢性肾功能不全幼鼠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初级纤毛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雄性2周龄SD幼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开暴露左侧输尿管)和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组(左侧输尿管结扎),每组10只。术后2周处死幼鼠,测量胫骨全长并行组织学切片观测生长板增殖区细胞生长状态及细胞初级纤毛表达率。分别提取两组胫骨生长板区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至P3代,检测细胞24 h增殖率,细胞初级纤毛表达率和纤毛长
失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两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二者常常合并存在,增加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及躯体疾病患病风险,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在临床诊疗方面,应注重两者共病的筛查,对共病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结合不同强度有氧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地选取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OSAHS合并T2DM的患者112例[男53例,女59例,年龄(66.9±7.8)岁],根据是否采用经鼻CPAP治疗,分成经鼻CPAP+有氧训练组(50例)和有氧
目的总结起搏治疗(P)、循环支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Impella和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呼吸管理(R)和血运重建(R)(PIE-2R)模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实践经验。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应用以呼吸、心率/律管理,机械循环支持(MCS)和紧急血运重建为核心的PIE-2R模式救治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