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下数学史渗透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将数学史与数学概念、数学内容等相对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晓知识的历史,掌握其中的思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笔者对人教版下数学史在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学史 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22-02
  数学史作为一门研究数学概念、数学内容、数学思维起源、完善及应用的学科,可以很好的反应数学知识发展的全过程,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讲解,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认为将数学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还原数学知识的历史,告知学生数学知识的背景,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
  1.典故法
  典故法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在课堂给学生创设的一种学习情境,通过为学生讲解著名数学家的一些奇闻轶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较高的学习热情完成最终的学习。在讲解数学概念、数学内容等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的情景,将问题的来龙去脉完全展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健全学生的学习品格,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如在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来源及其产生的意义,就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个惨案故事--关于无理数的发现。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数字,都可以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并将此作为他们的信条。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一名成员,名叫希伯斯的学者经过努力研究后,发现当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时候,该正方形的对角线是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是一个奇怪的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违背了毕达哥拉斯信条。毕达哥拉斯命令希伯斯保守该发现,在其泄露无理数的存在后,毕达哥拉斯将逃亡中的希伯斯抓住并扔进大海。希伯斯为了无理数的发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引发了数学危机,推动了数学的进步。关于无理数的发现,我们可以得知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形成,都是人类积极探索出来的,蕴含着不懈追求的精神。在数学概念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以典故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的生活含义,再创学生的生活知识。
  2.历史追踪法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都非常简单,但是却又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人类在不懈的精神下创新性的应用数学思维。历史追溯法是指将数学概念的起源、数学内容的背景以及数学推导的条件和过程全部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知晓数学知识产生的历史原因,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推导理论,熟练数学知识的思维,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
  如在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黄金分割的完善过程就充满了数学魅力。黄金分割最初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公元前六世纪发现的,但是后来人类发现这与菲薄那列数列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随后德国数学家弗希纳又经过"矩形展览会"的试验,验证了黄金分割比--0.618。这是非常神秘而又奇异的数学美,人类最终将黄金分割思想扩充,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如艺术家对艺术品的创作、建筑师对建筑的设计等,甚至还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得出人类最适应的温度环境和人体体温之间的比值为23:37;还有乐器的声码也放置于琴弦的黄金比值位置,画图主题位于画面的黄金比值位置等。
  3.思维揭示法
  数学思维是人类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对数学概念、数学推理以及数学理论形成的一种理想认识,是人类数学思维形式形成的一个过程。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为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数学思维,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沿着科学的方向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前人的思维提点下,承袭他们的灵感,在数学思维的启迪下,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不仅拓宽了自身的数学知识,还有效解决了数学问题。
  如在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极限的求解方法、求解技巧,在教学中采用思维揭示法讲解了刘徽的"割圆"思想及其在圆周长计算中的应用。公元263年,《九章算术》中对刘徽的"割圆"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明白了π近似值的计算,还明白了一种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讲解,为学生提供思维规律,打破学生传统的学习限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史渗透策略,充分发挥数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一项强有力的教学改革措施,也是一项较艰巨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史教学的作用,积极应用数学史讲解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蔡虹.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尝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4).
  [2]刘超.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调查分析[J].中学数学杂志,2011(06).
  [3]冯晓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中的师培问题[C].全国第二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论文集,2007(19).
其他文献
摘要: 中等职业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进一步发展、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培养模式要立足体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体育的需求。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等内容,在办学主体、培养目标、角色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产学结合形式等方面都要科学规划,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创新思路,构建中等职业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质量的技
一rn五十多年前,土匪猖獗,烧杀奸淫,打家劫舍,闹得村庄不宁.为躲土匪,每到黄昏,富户都携带银钱细软,去有寨的邻村避难,贫寒人家则到村外地里过夜.
摘要: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快速发展,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更是密不可分。建筑行业参与国际化项目的机会也与日俱增,建筑行业英语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建筑行业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服务,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筑行业英语;中原经济区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发展的载体,是河南加强对
问题作为师生沟通最基本的形式,不仅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而及时进行教学策略调整,从而让课堂在问题中不断展开,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从传
一、案例背景2012年4月南通数学年会的同课异构活动在南通市东方中学进行.本次课题共有5个,具体是:二次函数、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概率初步、图表信息问题以及图形的变换.分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美数学是真善美的结合.当你将审美的视野转向数学世界时,一个巧思云集、群芳斗妍的科学“伊甸园”就会呈现于你眼前.如何指导学生发现数
摘要:高校的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对于培养高校学前专业学生创造力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为中心,阐述了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必要性,而后提出了创新美术手工教学的策略,建议创新美术手工教学的方法、手工材料以及挖掘和融入民间美术资源。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创新研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更好地提高初中学生对解答数学题的能力,将实际的问题转变成数学知识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对于题意的理解与把握,就是说,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
圆这一章主要考查圆的重要性质以及和圆有关的角、线段、环长和面积的计算,另外也会考查圆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