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1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其中42例感染)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感染率、感染疾病和部位分布,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进行预防。结果:本次调研中,42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4.56%;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分离出83株),患者主要以呼吸道、肺部感染为主,共有59株病原菌,占71.1%;83株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65株,占78.3%)。结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较高,其感染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休克、基础病变等,患者病变主要病菌为白色念珠菌等。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24-01
ICU在医院中占据重要位置,ICU中的患者病情也比较复杂,多数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快,随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上探讨有效的方法降低感染率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我院诊治的92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1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其中42例感染)资料进行分析,男28例,女14例,其年龄在65-84岁,平均年龄为70.54.5岁。患者病因为3例腹部感染,6例左心衰竭,4例脑出血,12例肺部感染,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脑梗塞,3例其他原因。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并将患者安排如ICU,本次调研中医院安排有关负责人对患者在ICU期间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患者的:姓名、性别、疾病种类、治疗方法、是否感染等,分析患者出现概率概率、患者感染部位、出现感染的原因等。实验中,从患者感染部位对病原菌进行常规分离和M-H培养基。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NCCLS标准判断结果(实验中,对感染的诊断标准采用我国2011年所制定的《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所规定的标准进行判断)[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 17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921例ICU患者有42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4.56%;感染患者中,肺部感染率最高为%,其次为多发伤为%,见表1。
表1 不同疾病感染率(%)及构成比(%)
本次调研中,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分离出83株),患者主要以呼吸道、肺部感染为主,共有59株(71.1%)病原菌;尿路12株(14.46%)病原菌;腹腔分泌物9株(10.84%)病原菌;粪便3株(3.61%)病原菌;83株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65株,占78.3%)。
本文将可能存在的5个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见表2。
表3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ICU患者发生真菌感染较高。本次实验中921例患者中有4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56%,实验结果与大量文献结果相似。本次实验中,肺部感染率最高为6.68%。ICU患者部分患者伴有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它能够为病原菌入侵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患者在感染后,患者的抗感染免疫力有所下降,继而会引发其他疾病[3]。
根据本人经验:ICU是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这个科室中的疾病病情变化较快,且多以老年为主,从而导致其为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因此,为了降低患者肺部真菌发生感染,患者治疗时在调节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使用针对性较强的窄谱抗菌药物。此外,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病菌样本检测,降低死亡率[4]。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较高,其感染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休克、基础病变等,患者病变主要病菌为白色念珠菌,临床上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冯文莉,杨静,张荣丽,等.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747-750.
[2]高 平,陈正贤,黄 禹.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感染 17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3):239-240.
[3]《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7-700.
[4]范和红,田冬梅,孙永习,等.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家相关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394-3397.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24-01
ICU在医院中占据重要位置,ICU中的患者病情也比较复杂,多数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快,随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上探讨有效的方法降低感染率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我院诊治的92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1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其中42例感染)资料进行分析,男28例,女14例,其年龄在65-84岁,平均年龄为70.54.5岁。患者病因为3例腹部感染,6例左心衰竭,4例脑出血,12例肺部感染,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脑梗塞,3例其他原因。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并将患者安排如ICU,本次调研中医院安排有关负责人对患者在ICU期间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患者的:姓名、性别、疾病种类、治疗方法、是否感染等,分析患者出现概率概率、患者感染部位、出现感染的原因等。实验中,从患者感染部位对病原菌进行常规分离和M-H培养基。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NCCLS标准判断结果(实验中,对感染的诊断标准采用我国2011年所制定的《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所规定的标准进行判断)[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 17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921例ICU患者有42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4.56%;感染患者中,肺部感染率最高为%,其次为多发伤为%,见表1。
表1 不同疾病感染率(%)及构成比(%)
本次调研中,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分离出83株),患者主要以呼吸道、肺部感染为主,共有59株(71.1%)病原菌;尿路12株(14.46%)病原菌;腹腔分泌物9株(10.84%)病原菌;粪便3株(3.61%)病原菌;83株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65株,占78.3%)。
本文将可能存在的5个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见表2。
表3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ICU患者发生真菌感染较高。本次实验中921例患者中有4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56%,实验结果与大量文献结果相似。本次实验中,肺部感染率最高为6.68%。ICU患者部分患者伴有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它能够为病原菌入侵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患者在感染后,患者的抗感染免疫力有所下降,继而会引发其他疾病[3]。
根据本人经验:ICU是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这个科室中的疾病病情变化较快,且多以老年为主,从而导致其为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因此,为了降低患者肺部真菌发生感染,患者治疗时在调节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使用针对性较强的窄谱抗菌药物。此外,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病菌样本检测,降低死亡率[4]。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较高,其感染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休克、基础病变等,患者病变主要病菌为白色念珠菌,临床上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冯文莉,杨静,张荣丽,等.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747-750.
[2]高 平,陈正贤,黄 禹.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感染 17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3):239-240.
[3]《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7-700.
[4]范和红,田冬梅,孙永习,等.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家相关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394-3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