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e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一味地讲解知识,会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深入落实童话教学策略,展示多种童话,引导学生扮演童话中的角色,以及根据童话内容提问,或者详细讲解童话中的寓意,以此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学习中不仅理解和掌握童话渗透的主旨,还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诸多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中有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人物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投入到童话学习中,使学生认真读童话书,学生边诵读边思考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力,并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问、展示不同的童话,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故事,同时学生对童话感兴趣,有了兴趣后,学生积极学习童话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必然会加强学习能力,说明运用童话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一、 引导学生扮演童话中的角色
  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并塑造很多虚拟的人物形象,以及蕴含很多道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童话中的知识、道理、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童话故事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扮演童话中的角色,促使学生认真读故事,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人物,扮演的过程中积极联想童话故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逐渐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會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童话中蕴含的道理,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例如:学习《狼和小羊》时,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读童话故事,而后,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人数4到5人,耐心指导学生扮演狼和小羊,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表演台词,整个过程中学生想象饿狼的形象,认真思考小羊遇到狼的场景,并将自己联想的画面表演出来,并说出狼心里的想法,表现出狼如何诱惑小羊上当,以及扮演羊遇到狼应该怎样去做,学生渐渐地明白如何拒绝诱惑,同时明确如何分辨坏人,说明学生扮演中理解和掌握童话中的深层意义,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可见落实有效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二、 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述童话
  童话故事人物较多、故事内容丰富,学生学习中一时间难以快速理解童话故事的内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童话中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应以讲解故事的方式表述童话,阐述童话故事当中的主人公、场景,在讲故事时,模仿人物的语气,使学生快速融入童话教学中认真听,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逐渐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学习童话时,教师应根据童话的内容编成小故事,一边表述一边剖析故事情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说出童话故事情节,学生听讲过程中快速理解故事内容,学生在完全理解后,轻松记忆和掌握童话故事抒发的思想感情和主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理解能力。同时,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增强,由此可知,童话教学中创新授课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讲童话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认真听讲,使学生结合教师表述的童话故事,积极想象和思考,并主动探索童话故事的寓意,探索中明确故事以描写虚幻人物为主,充分了解童话的内涵,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童话蕴含的寓意。此外,听故事时,学生认真归纳故事情节,整理得出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渗透出主人公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克服困难等品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向主人公学习良好的品质,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 立足于童话进行德育教育
  许多童话故事都蕴含很多道理,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童话教学时,教师应发挥出童话教育作用,从而立足于童话,详细讲解和分析童话中的道理和故事情节,以及引导学生童话中主人公的品质和良好的品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童话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例如:学习《夸父逐日》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读童话内容,学生品读中初步了解童话故事根据神话故事编写,并明确故事中夸父勇于挑战大自然,朝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向前,体现出主人公性格非常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等品格,使学生清楚故事情节的内涵和寓意,同时使学生主动学习主人公身上的品质,促进学生性格勇敢、坚强。此外,教师应告诉学生生活中一定要切合实际制定目标,盲目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很难实现,使学生认清现实,懂得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朝着梦想努力奋斗,始终充满正能量。说明讲解童话故事时,发挥童话教育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童话故事,使学生思维活跃,更加认真学习故事的内涵,必然会提高思维能力。
  四、 引导学生说出童话中的故事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讲解童话时,应注重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课堂上应预留时间,引导学生说出童话故事内容,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阐释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热情高涨,进而主动投入到教学中表述、学习、思考等等,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提高。
  例如:学习《乌鸦和狐狸》时,教师先带领学生读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之后,要求学生组织语言说出童话内涵,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阐释表达观点,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观念以及学生对童话故事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详细分析故事中人物、情节蕴含的道理,并告诉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品读童话,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讲解不同的童话,指导学生自主总结童话故事内容,同时说出童话的寓意,必然会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和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时,先提出问题,或者以讲解故事的方式表述故事内容,以及剖析故事寓意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主动思考童话内容,逐渐理解和掌握故事当中人物抒发的情感、蕴含的知识,必然会提高童话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爱华.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35.
  [2]宋颖.探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75.
  作者简介:
  靳晓敏,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镇郭城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占有着不可忽略的篇幅,寓言教学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寓言故事,是在让学生体会寓言文章中文字的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感悟和体会,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重视小学语文中对寓言故事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故事;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的寓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主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主要目的之一,这种能力不仅对于高考或者大学后的继续深造有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上也都会产生重要意义,由此,这篇文章简单的介绍这种教学思维,希望广大的高中语文老师能够采用这个教学思维,更大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维可视化;运用  一、 引言  意识决定物质,而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意识,我们在做事之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也是主要的三大学科之一,语文教学不但是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还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仍处于发育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培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和领悟情感。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关
摘 要:由于高考分数至上的教学环境,导致高中语文越来越边缘化发展,毕竟语文的差距不会像其他学科那么明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重新喜爱这门学科,这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应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焕发新的姿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显著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新课改  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异常活跃、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任何学科都
摘 要: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寻找和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介绍了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和策略,希望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阅读能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开发新思维,认识新世界。学生阅读的文章是课本课文也好,其他课外读物也好,都会在文章的思想内容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促进其形成正确
目的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内毒素致胎鼠脑白质损伤的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变化,为临床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