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0-01
  
  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出现,一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实施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 设计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够最佳地接受和处理教学信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生活中的数学情景,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感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价值。
  二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论知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的教材当中蕴涵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应当挖掘出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因此,在知识的情景引入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把握数学信息,准确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数学分析和解释,说明其合理性、正确性,形成数学结论和理论,并用之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干扰信息、次要信息、主要信息,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能力。
  新课标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数学新课标》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 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在情景问题设置、例题设置、作业设置这三个方面,要层层铺垫、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维的合理性、严密性、完整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数学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必须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本《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四 创新作业设计与评价体制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为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练习设计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价是教学的一個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性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激励学习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激励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励性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就此,笔者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099-01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
摘 要:若干个不等的实数a1、a2…an的算术平均值为k,则这些实数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k和一个数小于k。使用该数学原理解化学题的方法姑且称为“平均值法”。  关键词:化学计算 平均值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098-01    所谓平均值法,就是根据“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性质,进行互逆推算,在化学中常用于定性求
目的:调查贵州民航某公司空中乘务员膳食中营养素摄入情况以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分析影响空中乘务员膳食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了解其膳食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