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ll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阻碍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本文借助以往的数学教学经验,通过深入的思考分析,总结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后文中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数学;问题;经验;办法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
  现在谈论到教育,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应试教育的毒瘤一直侵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数学的教学也无法摆脱整个教学模式发展的瓶颈,并且中学数学在高考中占的比重又非常的大,因此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这种问题就更加严重。
  显然,以考试为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对一名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中学数学老师对高考有着深入的了解,通过对高考数学试题的揣摩然后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换言之,那些在高考数学中出现较多的知识才是老师教学的关键,而那些从未在高考中出现的知识老师一般都是敬而远之。数学的教学完全为考试服务、为高考服务,这将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学生的数学学习被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都非常不利。
  (二)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以老师说教为主
  中学的数学课堂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有的时候老师会在讲台上一直按照自己的计划不停地讲,很多时候都会讲的大汗淋漓。当然,我们对这些敬业的数学老师非常尊敬。但是另一方面,在讲课的时候只是按照老师自己的想法不停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恐怕也违背了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的初衷;同时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不注意跟学生进行互动,就无法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会发现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非常不利于老师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三)数学教学缺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传统的数学教学,总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涉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是我们都清楚的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准确的科学的解读,并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如果学习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那么也就失去了学习本身的目的。
  二、新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探寻
  (一)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启发学生去思考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思考。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一名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非是要教会学生多少死知识。一名学生在接受了中学的数学教育之后,需要在生活中能用数学思维解决一些问题。数学知识的多少是次要的,数学的思维不能没有,遇到一件复杂的事情是否能够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运用一些数学的方法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才是最关键的。
  因此,在中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不应当一味去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应当时时刻刻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进行思考,通过提出一些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数学思维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互动
  中学数学的课堂上,如果老师不能够和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互动,这样会造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不利于老师的数学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同时,加强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整个课堂看起来更加的有趣生动,更重要是的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学生将会越来越喜欢数学学习,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种享受,这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充分联系实际去开展数学教学
  数学永远是和生活分不开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去进一步解决人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人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总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例如牛顿正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才创立了微积分,圆周率计算从小数点后两位三位到如今的几千位之多也是基于人们对于圆的面积计算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数学知识的学习脱离生活将会让数学知识在一个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体系中不断地发展,数学知识将会和生活渐行渐远,而让数学知识失去了原有的去解决生活问题的意义。
  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数学教学永远要和实际挂钩,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也能让数学知识不断的进行完善并不断超前发展。
  三、总 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首先应该从数学教学的本质出发去不断的启发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然后需要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数学课堂互动,最后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的联系生活实际,保证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保证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苏婷。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85-87。
  [2]杨燕。浅析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J]。学理论,2013,24:264-265。
  [3]林洋。浅析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学周刊,2012,03:18。
  [4]李宝宝。师生互动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作用的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161-162。
  [5]傅海伦。对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9,03:56-58。
  [6]成继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5:97-99。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然而,高中生在认识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又错综复杂.本文对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的同时,对应对策略提出了几点思考,希望能对数学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 :数学学习;问题梳理;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有人这样形容数
研究了矿山灾难性事故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技术。给出了矿山灾难性事故模拟训练系统的原理,该系统的矿难环境模拟系统主要由模拟烟雾、高温加热、通风、光电模拟、矿山灾
漓渚铁矿利用历年积累的地质资料,开展成矿规律的深度研究,对该矿床深部、近外围找矿进行了探讨和预测,并通过适量探矿工程验证,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该矿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数学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 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
【摘要】高等数学作为工科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历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中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教育观方面、教材建设及教学大纲方面、教学环节设置方面、教学内容及方法方面、学生接受程度、课堂表现方面比较研究,转变教育观念,尝试制定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中美;比较研究;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一、引 言  高等数学是普通工科类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而工科高等院校培养的是具
运用力学、材料力学和波动力学理论,在分析钎杆结构对其抗疲劳寿命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与钎杆受力特点相适应的钎杆结构,为我国高效长寿命钎杆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新型钎
目前常用的概率积分法求参方法对参数初值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合适的初值将导致求参过程发散。相对于正交设计,均匀设计主要考虑将设计点均匀地分散在试验范围内,而不再考虑“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