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理论与中职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在这个理论的启示下,中职校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学习者己有的水平进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理论 数学分层教学 实施策略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在该理论中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从属发展,同样的学习对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的唯一标准的理解,所以学习者己有的发展水平(包括认知的与非认知的)是学习的决定因素,教学要结合学习者己有的水平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把握好这个教学理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对中职校的数学教学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数学分层教学的提出
  人的发展由于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先前知识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即学习动机)、智力的差异、能力倾向(素质)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和男女生的学习差异,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有所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分出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去实践分层教学呢?首先,我们必须做到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从教育的发展来看,最初,当成人向儿童传递他们的经验、技能,以及文化背景、文化价值时,是一个非常正规的过程。后来当学校和教师出现时,从古至今,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践着分层教学,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了如指掌,而且对每人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常有不同的回答。但是,自十七、八世纪班级授课制传布以后,许多教育家们做了很多努力去增强集体教学的效果,这样便带来了忽视班级中个性差异的倾向。在教育工作中,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比较重视共性,统一要求的,对发展学生各自的特点、特长方面则不够重视,也就是说,总是侧重于让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方面。虽然学生的弱点是不容忽视的,但教师既要注意其弱点,又要注意其特长。而弱点和特长又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教师就要有所针对地进行教学,并不是“千篇一律”地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是应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促成个体学习兴趣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示,可对数学学习能力不同的各类学生设置符合他们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中职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按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教学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教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以外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学生的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做必要的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案例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教学目标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C层学生达到①—③;B层学生达到①—④;A层学生达到①—⑤。在实际教学时,要求C层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层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A层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案例2]在“函数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
  ①什么叫函数?映射?
  ②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
  ③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
  ④x、y的取值范围与集合有何关系?是什么?
  ⑤映射与函数(初中)有共同点吗?有区别吗?我们能否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呢?
  ⑥如何表示函数?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
  要求C层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学生回答③④题,A层学生回答⑤⑥题。
  分析:通过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完成映射角度下函数概念的建构。
  四、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接受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权利,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对A层学生突出一个“扶”字;对B层学生突出一个“推”字;对C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最后是课堂标准设置。因为学生层次不同,数学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标准不可能一样,每位教师要悉心研究各个层次学生的状况,再确定每节课的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创新精神,这是数学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军.维果茨基对心理学的方法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刘儒德,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 周记写作是中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与其他训练方法相比,有难度适中、方法灵活、题材自由、贴近生活等明显优点。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周记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减负增效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写周记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作者在总结教学体会的基础上,指出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突破周记选材障碍、改进批改方式和多样激励三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 减负增效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而孩子们说假话、说空话,实在令人担忧。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学会观察,积累情感,加深体验,从而让学生的笔触回归生活,写出一个个属于他们的真实世界。  一、探寻生活化的习作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目标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素材源
4月29日下午,记者从海南省文昌市政府与中国500强企业宁波奥克斯集团举行的签约仪式上获悉,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型时尚文体旅游度假项目海南文昌国际现代五项城市体育公园将在著名的椰乡海南省文昌市落户。文昌市常务副市长符永丰与奥克斯集团副总裁蔡承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主任刘东生、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峻燕等领导以及文昌市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衡量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作文教学现状却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误区。一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不堪入目,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提高,作文成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这种“高投
摘 要: 本文总结了几个让职高学生“乐学”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理念;二、运用情感原理,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心;三、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四、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并举,让所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 职高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绝大部分职校学生在初中时期,成绩处全班中下游,因此职高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生数学基础也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把海南建设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南将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继续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在全国目光聚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时候,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形势,使海南旅游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之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
摘 要: 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在对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探讨上仍存在争议,本文从研究概况、课堂实施、教师角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  关键词: 发现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 研究概况 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  近年来的数学的教学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在课堂上提倡探究式学习与发现学习,但学者们对这两种教学方式仍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本文在分
摘 要: 本文作者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渗透数学史使学生把握数学的源与流,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运用辩证思想方法理解和学习高等数学,用美学的眼光欣赏高等数学,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数学史 数学家故事 辩证思想方法 数学美 高等数学教学  《高等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对发展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对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