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的智慧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教无类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最闪耀人性光辉的传统智慧,为我国人民大众享有公平教育机会首开先河,为我国优秀儒家文化的千年传承做出了重要功绩,为我国文明成为东方明珠贡献了独特基因。但是,我们对有教无类智慧历史价值的理解存在争辩与局限,所以要准确把握有教无类智慧的思想和内涵。
  有教无类智慧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学在官府是奴隶社会的传统,有教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贵族以外则无教。随着春秋晚期奴隶社会王权衰落,奴隶主阶级分封和宗法制度失序,社会动荡,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天下大乱,以致“官学”渐废,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境况。作为封建地主阶层的孔子,家道衰败使他产生迫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怀有强烈的济时救世精神。孔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让“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什么是有教?一是有教的机会,即强调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受教育的公平性。二是有教的课程,即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李充解释“四教”为:典籍辞义谓之文,孝悌恭睦谓之行,为人臣则忠,与朋友交则信,以文发其蒙,行以积其德,忠以立其节,信以全其终。三是有教的目标,即仁智勇的君子,后来经孟子发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为“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成为中华伦理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要素。所以有教是公平之教,是文行忠信之教,是仁义礼智信之教,是成就君子人格之教,是每个学人都向往之教。
  什么是无类?一是教育的对象无类。没有贵贱、贫富、智愚、地域、年龄的区别。二是教育的学制无类。夫子设科,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自行束修以上,未尝无诲,且诲人不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提倡自觉自知,自强自重,止于至善。三是培养的人才无类,经过教育都能成为君子。愚者能智,恶者能善,不肖者能贤,贱者能贵,贫者能富,从而改变世袭社会里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的现状。所以无类是无世袭之类,无天生之类,有教就可以打破有类,就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可以实现理想和抱负。
  有教无类是一种教育智慧。教育的本质是立人。有教无类培养具有君子完满人格的人,人人都能成人,人人都能为仁为善,人人都可成为君子,或者人人都在成为君子的路上。有教无类是一种昭示,一种指引,使人人都为拥有君子人格而努力学习,努力成长。有教无类作为教育智慧,肯定人的价值、提升人的能力、弘扬人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展示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有教无类是一种政治智慧。春秋时期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社会处在分化大变革时代。如何建立合理的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对于重建政治生态和社会价值体系就尤为重要。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为社会分化提供了一种“从身份到契约”的转换机制,为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创设了稳态运行的基础与环境,逐渐形成主流的政治认同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和族群关系准则,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一种开放、自由、平等、流动的社会分层机制,机会均等,从先赋转为自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实现自由流动。有教无类作为政治智慧,让每个人都能从身份社会转向契约社会,本质上是人的解放,是用法治取代人治,用后天努力取代对先赋特权,使社会成为一个互联互通的异质体系,使全体国民享有共同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理想。
  有教无类是一种文化智慧。中华各民族之间长时间、多层次、反复进行的族群、政治、文化的互动中,有教无类促成了一种“重文化关系而轻种族关系”的共识,使各民族共同接受华夏核心文化的秩序规范并传承千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中华一家亲的族群融合本质是一种政治、文化与价值观的融合。有教无类作为文化智慧,使两千年来的中国在面临多民族文化的竞争、政权交替时,族群仍融合,文化仍承续,呈现出文化为本体,政治为功用的社会发展格局,这既是中国模式,也是中国智慧。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有教无类作为一种中国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样例意义。国际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是科技经济的竞争,更是政治文化的竞争。科技经济竞争是一种硬实力的竞争,政治文化竞争是软实力的竞争。没有硬实力,一打就跨,没有软实力,不打自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国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精神家园,文治武功内外兼修,修得中国胸怀、中国视野和中国本领,修得治国平天下智慧,以中国类同实现天下大同。
其他文献
“探秘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项目中,活动以化学发展史为背景线索,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依托在科学史的背景下,体现阅读的思维活动,并注重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重视模型建构,通过搭建和绘画等方式外显学生模型建构的过程与结果。  本文以本项目任务一为例,介绍“认识水分子,构建分子模型”项目的实施策略。  一、任务一的地位及活动  项目“构建微观模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旨在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物质。(1)物质是由微
我国教育有一种偏向,就是过分注重智商培养,而忽视了情商培养。简单地说,情商就是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真正具备团队合作能力,需要强烈的公正意识和平等意识。一个团队领导,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个团队注定会成为一盘散沙,即便表面上一团和气,也很难做到同舟共济;一个团队的成员,如果不能辩证看待别人的优势与劣势,就不懂得包容他人的缺点,与其他人共同努力。 (摘自2016年8月8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省青岛河西小学位于张村河畔,地域特色鲜明,历史文化灿烂。在这里,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成长。  学校始建于1928年,80多年的历史传承,使得该校师生养成了“包容悦纳”的良好品质。青岛致力打造海洋特色教育,河西小学的“水滴文化”因势而生。学校秉持“滴水穿石”的拼搏精神,不断地丰富该校的文化内涵,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该校重视“水滴文化”中的“融合”品质,共同营造和谐、团结的教学氛围。以“包容
当下,全国不少地方都进入了“一贯制”学校发展的新时期。该模式把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发展而不在选拔上,较好地诠释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原则。但是,“一贯制”学校与单一的小学或中学相比,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需要完善的问题:一是学校人多、物多、事多,加上中小学教育规律不同、教师层次不同,加大了管理难度;二是在这样的学校里,6到15岁的学生同处一校,管理难度加大;三是小学阶段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对学生的教育灵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会沟通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体。研究大学生网络游戏状况,一方面有利于了解与解决游戏人群主体结构,更有利于以此为基础研究青少年与成人的网络游戏的存在的关系。大学生上网的时间逐年增加,上网原因各不相同,徐州工程学院以调查小组的形式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和拦截式调查,分析他们接触网络游戏的原因以及过程,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就教于读者,也希望能够给学校改善教学管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提出了“让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拥有机会,人人都体验欢乐与成功”的办学理念,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致力于构建温暖文化,力求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真正做到了“让办学理念落地”。  人人都得到尊重  校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把人心管好,把人心聚集起来,保持教师持久的工作热情。为此,莱山一中坚持
“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在文化路小学,孩子们相信这并非夸大其辞。  “今天小区又停水了。”  “我老家的水库干了。”  “我们都快没水喝了,东阳还玩水。”  “我也玩了。”  ……  “我们提议:在全校开展节水行动。”  2015年10月25日,学生自治委员会轮值组长柏文向“每月一事”辅导员焦玲老师提报会议纪要,还说:“今天我也浪费水了,小便后踩了好几下出水阀。”  于是,11月,从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教师可以分为智慧爱心型、爱心勤劳型、勤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成为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是笔者多年以来的目标,为此,笔者一直积极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并不断实践着。教育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身为班主任更有责任和义务去管理好自己的班集体,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促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广泛涉猎、学习其他辅助知识和生活基本常识;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
12月8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浇建的冰场正式启用。一年一度的冬季冰上运动课正式开课,吸引许多小学生积极参与。图为当日学生正在上滑冰课。  摄影报道/张春祥
重庆渝北区农业园区实验小学位于风景如画的重庆机场路旁,与西南政法大学、川外南方翻译学院、重庆鳄鱼中心风景区毗邻。学校建于2009年,是一所年轻、漂亮、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城市小学。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现有教学班37个,学生2200多人,教师103人。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建校伊始,學校就确立了“扬自信之帆,启成功之航”这一办学的文化理念,其核心要素就是培育学校师生的“自信”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