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路街道:激活志愿热情,讲好美丽学院路的故事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院路街道辖区常住人口约23万人,辖区内有9所高校、11家科研院所,是海淀区科技、文化、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学院路街道充分整合地区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协调联动,以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为落脚点助推基层治理,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融合的新路子。
  在实际工作中,学院路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筹规划、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队伍各展所长、志愿服务站点承接落地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街道下设的30个实践站和2个实践基地,开展各主题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

院长讲习——打造初心教育大讲堂


  依据辖区资源特点,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设“党建引领 四区联动”模式,依托地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构建“一体双向三维多平台”的地区柔性关系网络,整合激活街区、校区、园区、社区资源,扎实做好社会宣传动员,建设融理论传播、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工作体系。
  学院路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基地开展理论传播,依托党校学院路分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课程;组建“学院路街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习团”,开发“院长讲习”品牌栏目;结合企事业单位和群众需要,持续开发开设“学院e课堂”系列线上党课;开创“传承红色精神之石油精神”主题党课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高举思想旗帜,把实践所建设成为理论传播、思想引领的大众平台。
  2020年8月28日上午,由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的2020年海淀区百姓宣讲“名家讲堂”系列活动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宣讲活动特邀“学院路街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宣讲团”成员、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成茂开展宣讲。活动现场,许多观众都来自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正在成长的科技创新企业的员工,这些企业与前沿科技距离最近,也是最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企业和自身发展方向的一个群体。
  “学院路街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习团”,是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深化校地合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学院路街道辖区内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8所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组建了“学院路街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习团”。 “学院路街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习团”的专家们,从理论层面,深入浅出地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当下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加以实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厚重的理论得到故事性的传播效果,引人入胜的案例剖析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院路街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习团”自成立以来已经举办7次有规模性的宣讲活动,宣讲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与任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受众群体涵盖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企业管理人员和创业人员、区委宣传部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学院路街道理论中心组成员、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等。

文明实践——让基层志愿服务“冒热气”


  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持续推动“30+6+N”志愿服务立体化建设工作(30指地区30个社区,6指地区6所高校,N指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以加强阵地建设为基础,多层面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让基层志愿服务“冒热气”,从新时代文明實践所阵地建设上,延伸志愿服务“广度”;从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上,增加志愿服务“宽度”。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注重发挥本地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群众性活动带头人作用,依托社区楼门微信群、志愿服务组织社群,建立“街道—社区—楼门—家庭”四级志愿服务动员体系;鼓励各社区实践站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带领指导下,自行组织策划更符合社区居民需求、具有社区特色的个性化实践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到活动策划中来,进一步参与到社区治理进程中。
  2020年3月,北京疫情还处于焦灼状态,一名皮肤黝黑、戴着口罩、身材瘦长、胳膊上别着志愿者红袖标的黑人小伙出现在学院路富润家园社区值守岗位上,并不时地为进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和进行交流。这个来自尼日尔的黑人小伙子中文名叫阿里,目前在尼日尔驻中国大使馆工作,已经在富润家园社区租住了七八个年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当时,阿里看到社区微信群里发布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决定加入社区志愿者的队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阿里为进入社区的居民进行测温,当居民有疑惑时,阿里会用流利的普通话给予解答。
  社区工作人员统计,学院路街道富润家园社区居住84名外籍人士,分别来自26个国家,疫情期间留在社区的外籍人士有33名。阿里的加入,带动社区志愿者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他的影响下,有6位外籍人士一起值守社区。
  在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靠四级动员体系,广泛动员和发动志愿者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各实践站涌现出诸如老党员先锋岗、志愿家庭服务队、博士后志愿队、巾帼志愿队等先进志愿服务团队……志愿精神在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中被激发、被传承。

学史崇德——传承红色经典,讲好街道故事


  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平台,开创“品颂经典”品牌栏目活动,旨在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背后的故事、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重温经典的颂读活动,街道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受鼓舞,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是增强了大家对革命传统文化的热爱。
  4月2日,学院路街道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同时启动了“京华红色基地进党校”系列党课活动,活动依托党史学习,深入挖掘北京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地区党员学习北京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活动中,邀请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香山革命纪念馆教育部副主任孟超,讲解基地红色历史和红色故事。课程通过线下授课和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学院路街道全体党员同时收看学习,在线直播收看人数达73053人。
  据了解,此次活动系列党课计划举办10场,将打破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全市首次尝试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规模、有组织地走进街道社区,让学院路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中追溯伟大历程、传承红色精神、书写奋斗新篇。
  雷评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根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目标直指基层治理,核心是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在于依靠群众,在于发动群众,在于让群众自觉地为自己谋幸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本质上是做群众工作,主旨是着眼实现中国梦、塑造共同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夏一萌)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振兴乡村,咱们村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不愁今后的好日子没盼头!”11月6日一早,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刘宋营村的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大院内,已经是座无虚席,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团长梁海磊,又一次用带着“泥土味儿”的话语和糅进大道理的小故事,赢得在场村民的阵阵掌声。  “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搞大水‘漫灌’往往费力不讨好,只有采
期刊
从2013年1月开始,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会同中国民政部,派人到全国各县市统计征集核实抗美援朝烈士的分布情况。截至2019年底,已核准有名有姓的志愿军烈士总计183108人。以下是该馆核定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烈士分布表:  為抗美援朝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献身的英烈,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淡忘。原国家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截至2014年10月29日,统计志愿军烈士总数(含无名烈士)为19765
期刊
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胜利召开之际,由青岛西海岸新区关工委创作的《“五老”志愿者之歌》问世,并迅速在“五老”队伍中传唱,引起积极的反响。  青岛西海岸新区有1万多名“五老”志愿者。他们以关心下一代的博大胸怀和履职尽责的无悔担当,组成不同特色的“五老”志愿者团队,活跃在新区的每一处角落。他们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宣传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普及
期刊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这是周总理对雷锋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的重要一条。论及言与行,这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荀子有句名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由此可见,荀子对言行一致看得多么重要。按此标准,雷锋绝对是中国国宝。与此相反,“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古往今来,人们对此类言善行恶的国妖们看得太多了吧。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雷锋不愧是个好榜样。他对党对人民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忠诚老实,表里如
期刊
2020年11月4日上午,上海莘城学校美丽的校园内,29 00余名身着盛装的师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见证了上海首所雷锋学校的隆重授牌。与莘城学校师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的,还有40余位来沪出席“新时代雷锋学校建设研讨会”的全国部分省市雷锋学校负责人和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雷锋学校开启崭新征程  自20世纪70年代全国首所雷锋学校——抚顺市雷锋小学诞生,全国雷锋学校的创建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征程。  
期刊
儿童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做好儿童的教育培养,不仅事关能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队伍,而且关系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爱心启航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央财政支持,经评审并经民政部批准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小太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志愿行动计划项目”启动仪式暨培训会议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举行。  
期刊
从小事入手,播撒爱与美的种子,这粒种子将变成一种责任,一种关怀,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染与熏陶,最后成为一种精神。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朴素的教育思想,沪、鲁、蒙三地的三所小学分别尝试用多种有益方式,强调从德育和美育着手,打造新时代的接班人,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在成绩面前,三所学校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寻求更大的突破与进步。雷锋精神作为大爱与大美的化身,无疑是学校兴教育人以及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用雷锋精神去
期刊
说到童谣,每个人都不会陌生,朗朗上口的韵律使人易学难忘,“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儿头儿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儿头;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有多少绚烂的童年回忆,就有多少童谣与之相匹配。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口中的绿色童谣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变了味的古诗、儿歌。近日,有几位家长给杂志社寄来了这样一封信——  尊敬的雷锋杂志社领导:  前
期刊
人间激情五月天,神州遍下汗水雨。  翻开百年党史,浏览一个个英模的故事,感受一个个时代的变迁,无不掺和着劳动的号子、奏响着劳动的音符。  在雷锋心中,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雷锋一生把工作当作快乐、当作奉献,满腔热情地投入每一项工作中去。雷锋认为:“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无论组织安排哪项工作,雷锋都欣然接受,不拈轻怕重、不得过且过
期刊
2020年七一之际,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启动仪式在北京外研书店成功举行,北京外研书店东升科技园店成为海淀实体书店中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杨军昌参加仪式并致辞。他表示,北京外研书店(东升科技园店)作为第一批成功入选海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之一,充分说明了书店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中起到的作用。希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同新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