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鉴中规范 在实践中提升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精准地表情达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语用意识,并通过语言运用巩固课堂所学。
  一、借鉴课文经典,规范仿写
  仿写是规范的前提,也是创新的基础,好的仿写不亚于独创,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仿写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王诗的影响力比庾诗更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经典语句或语段,甚至仿写经典文章,因为课文是作家或专家精心打磨的优秀作品,不仅在思想上有独到见解,而且在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上均有借鉴意义,更暗含了作家思维的脉络,仿写经典课文语句、片段等有助于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
  笔者在教学《社戏》时,精选了“月夜行船”这个经典让学生仿写。为了让学生从仿写中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笔者首先指名学生回答语段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这一问题很容易,学生纷纷举手,学生张鑫回答得比较全面:“语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句中,作者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而‘踊跃’和‘跑’两个字赋予‘连山’人格化,两种修辞的运用使‘月夜行船’显得形象而生动。”接着,笔者让学生咀嚼语段,引导学生讨论其写作视角。经过短时间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笔者结合各小组发言,整理出“月夜行船”的描写视角:综合运用了视觉(月色朦胧、连山起伏)、嗅觉(夹杂着水气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和听觉(横笛宛转、悠扬)。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动词的妙用。有学生回答:“‘朦胧’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活用成动词,写出了月色与水气的迷蒙,增添了月夜的美感和梦幻般的情趣。”有学生回答:“‘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中的‘跑’照应了前文的‘飞’,表现了船行之快。”有学生回答:“‘踊跃的铁的兽脊’的‘踊跃’非常精准,写出了‘连山’欢欣鼓舞、争先恐后的情态,也侧面表现了船行之速。”
  最后,笔者总结:“作者运用了新奇贴切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写作视角入手,精准地运用动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水乡风情、洋溢着欢乐的月夜行船图。你能借鉴作者的写法,从修辞、写作视角和动词运用三个方面仿写一段话吗?”有了前面的解读和分析,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纷纷埋头思索。10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交来仿写任务。学生刘麗是这样仿写的:
  村东那条河边的杂树和水底里的水草,飘散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清香,与家家户户晚炊的菜香缠绕在一起,扑鼻而来。傍晚时分的夕阳裹挟着或紫或红的色彩,在河面上揽镜自照;河岸边绵延起伏、或高或低的小丘在河水的眼里,就像蠕动前进的毛毛虫一样缓缓地向自己身后挪去。看到这里,河水竟不自觉地笑出了声,原来,河水在观察小丘时,没有注意到前面的桥墩,竟然直接撞了上去,“哗——哗”,这声音里充满了欢乐。
  这个语段紧扣河水来写,想象丰富,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且能从不同的视角入手,词语运用也很准确,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对家乡小河的热爱。更可贵的是,小作者能够在借鉴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真正将课堂所学迁移到实际语用中。
  二、借助语文活动,拓展语用
  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用意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除了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语文实践活动。
  一是不定期举办“语用技能竞赛”活动,就是通过仿写、化用、补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提高学生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比如,笔者在2021年1月4日的“语用技能竞赛”中,给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题目。
  1.仿照例句,写一组句子。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2.在下列横线上,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其他文献
随着进口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进口跨境电商物流成为制约进口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进口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零售背景下进口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方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患者肌肉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与该病相关基因。方法选取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GSE21497芯片,通过R语言软件筛选出差异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两相整合,不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版)》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将这一手段运用
一二次融合的智能柱上断路器设备,实现了配网线路开关的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开关的在线状态监测,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方便运维检修工作,提高线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