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计算机具有表现、处理、存储多种信息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指导科学探究实验
  
  新课标中科学探究的形式多样,其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常使用实验器材,但因实验器材小,只有前面同学看见而后面同学看不清,教学效果差。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却可以改变这种不足,使同学们都能顺利进行科学实验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辅助课堂教学
  
  多媒体可以将教师所需传授的知识,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加深知识的记忆,并有助于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如八年级物理下册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教学,首先将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上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电流高低对人体的危害。而人体电阻是变化的,当人体双手间的电阻为500Ω,加在人体双手间的电压为36V时,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得到通过人体双手的电流为72mA。对照上表,36V电压不是绝对安全电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说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说电压越高越危险。
  
  
  三、代替演示实验
  
  以前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是由教师将实验器材带到课堂进行的,把实验过程“装、堵、倒、放、量”在学生面前演示。而水银有毒操作不当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新课标把这部分内容改为播放录像。教师在讲授这节课内容时可利用教师教学用书中九年级物理教学参考视频资料1—DVD光盘播放托里拆利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知道大气压的测量过程。从而理解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的大小跟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放置是否竖直等因素无关,只跟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有关。
  
  四、综合复习——知识归纳
  
  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为有了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课堂信息量。在中考复习中更能突出它的优势,不会使学生觉得中考复习就是“炒冷饭”。如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首先把这章中考考点内容用填空题的方式制作成课件对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如图1—3)。其次利用近两年梅州市物理中考试题(如图4),分析这章知识中考考什么、怎样考,使学生从侧面了解中考的要求。最后将与本节课复习知识有关的测练题发给学生当堂练习,巩固复习成果,提高复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新世纪伊始,知识经济正热切的期盼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唤着民族创新体系的建立;呼唤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应有的贡
作文价值主要有树人价值和树文价值两类。树文价值,侧重作文的外在价值,指通过作文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社会交际的初步的表达技能,帮助学生打好写作适应社会需要的文章的基础;而树人价值,侧重作文的内在价值,指通过作文滋养德性,启迪智慧,培育美感。前者指向实用性技能,是谋生的准备;后者指向主体性发展,是人生的奠基。树人和树文两重价值一项都不可缺失,缺失任何一项都是作文价值追求的偏
本文在简要介绍邰城西汉墓地及墓葬M132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头箱和壁龛两处位置随葬品的不同,并探讨这种不同所形成的原因及背后表明的现象,进而判断M132墓主的族属来源。通过对M1
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它们成为一对数学课堂中的“伴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
素质教育开展至今,作为班主任,如果还只把班主任的工作看成是对学生的管理,就未免有些狭隘和片面。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这样工作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班主任应该饰演好以下五种角色。  一、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中职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他们的心理可概括为:无奈、无望、无助。要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
乏味的课堂,学生只会一分一秒地计算着时间,等待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生动有趣的课,学生不仅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同时,也能得到情感上的享受、心灵上的熏陶。那么,怎样把枯燥的数学课上“活”,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有“味”呢?下面,笔者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导入促乐,诱使学生想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犹如百米赛跑中的起跑。如果教师采用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