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髓系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0年1月—2005年2月外检诊断的82例(102个样本)髓系肉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按 WHO(2001)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采用11种抗原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 法)并作生存分析。结果(1)本组病例的中位年龄为35.5岁,男女比为1.4:1。病变部位以淋巴结(43.1%)、皮肤(16.7%)、鼻(7.8%)、软组织(7.8%)和骨(6.9%)多见;以骨髓疾病相关性髓系肉瘤(51例,62.2%)多见,孤立性髓系肉瘤25例(30.5%);(2)82例中有79例(96.3%)为粒细胞肉瘤,其中母细胞型、幼稚型和分化型分别占51.9%、31.6%和16.5%;有3例(3.7%)为原始单核细胞肉瘤。51例(64.6%)粒细胞肉瘤之病变组织中可见数量不等的幼稚嗜酸性粒细胞,以幼稚型和分化型者多见,13例(31.7%)母细胞型粒细胞肉瘤中可见个别幼稚嗜酸性粒细胞;(3)95.9%(70/73)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95.5%(63/66)表达溶菌酶,95.2%(60/63)表达 CD68(KP1),90.8%(59/65)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LCA),85.7%(54/63)表达 CD43,77.8%(49/63)表达 CD117,58.7%(37/63)表达 CD99,54.0%(34/63)表达 CD15,22.2%(14/63)表达 CD34,4.7%(3/64)表达 CD68(PG-M1)。Ki-67增殖指数为0.49±0.22;(4)本组资料的随访率为72.0%。患者的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和17.3%,未发现有意义的预后相关因素。结论髓系肉瘤可孤立出现或发生于各种骨髓增生性疾病的病程中或经治疗缓解后。病变组织中存在幼稚嗜酸性粒细胞,提示粒细胞肉瘤的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手段。MPO 是粒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记,CD68(PG-M1)是单核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血象和骨髓象等情况,可大大减少髓系肉瘤的漏诊和误诊。
其他文献
最近,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对非洲大陆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溢出效应。具体来说,虽然中国的投资有益于非洲经济的可获得性和消费品价格的降低,但许多非洲经济体由于中国企业的巨大
对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期望水平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测量研究表明:学业成就不同组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期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呈显著正向关系,学业优秀组学生
财务报告是用来反映会计实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是传输财务信息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载体。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
<正>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中国边境地区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上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跨境电商成为边境经济贸易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近来年,中国的
本研究为了解运动员赛前的竞技状态,选取山东省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的283名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分为对抗组(摔柔)、竞速组(皮划赛)、集体组(排球)。连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简称PE)是妊娠期特有的全身性疾病。鉴于子痫前期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远期的危害,对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及相应治疗方案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治
<正> 慢性浅表性溃疡,以下肢多见。多由下肢静脉曲张引起,治疗较困难。我们应用松花粉治疗10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病例分析:100例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大
目的掌握沈阳市城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城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5年沈阳市城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情况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是否能明显减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肾脏的损伤,并考察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择60例择
所谓电刺激加强肌力的作用就是人为地应用某些不同参数的电流刺激正常或者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使其收缩,以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过去这